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淳 《东宇经纬》2000,(3):42-44
怎样的孩子才是一个出色的小学生?关于这个问题,好像我以前从没认真想过,又好像这是一个人尽皆知的答案。记得那是女儿在国内一年级期末考试结束后的一次家长会,当时每个家长都像小学生那样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注视着孩子们的班主任老师。老师的手里拿着两叠成绩单,  相似文献   

2.
王晓慧 《新财经》2010,(10):62-62
专注于做早教的高翔自己也是一位家长,他有一个6岁的女儿。他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女儿的? 《新财经》:您有一个6岁的女儿,您觉得对自己孩子的早期教育是否成功? 高翔:我觉得算比较成功的。这主要得益于我的父亲,我从我父亲那里继承的一个理念就是:不要强迫孩子学什么。  相似文献   

3.
<正>"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曾经得到了众多家长的共鸣,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什么都希望能从娃娃抓起,足球、舞蹈、钢琴、武术、奥数、英语、主持、美术等等兴趣班报了个遍,就连幼儿园的孩子都不是在幼儿园就是在上兴趣班的路上,更不要说小学、中学生了,孩子们忙于各种学习,可以说是苦不堪。于是有人就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产生了疑,他们认为:"人生是场马拉松,并不是短跑。起跑得再快再猛也不能保证在马拉松途中一直保持着强劲,也不能保证赢得后的胜利。"文章在报纸上一出,又引起了众人的附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4.
张洪英 《开放潮》2008,(4):81-81
昨天,我们一年级召开了第一次家长会,刚送完最后一批家长,邻班的老师就跑过来不高兴地说:“什么家长会,分明就是吵着调位置的集中会。”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游戏     
为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和另一个学校"竞赛",陕西一小学老师将考试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并且叫学生"不要告诉家长,谁说开除谁"。孩子们回家得意地说,期末考试一定能拿个好成绩。(据1月14日《华商报》)我们当前的教育是什么?答曰:是一场设计完美的网络数码游戏。老师和  相似文献   

6.
黄鉴古 《中国西部》2014,(32):74-75
<正>我们这里有一句流传已久的俗言俚语:男服学堂女服嫁。前半句是说男孩子生性顽劣调皮,家长不易教好,必须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去教,他们才能"成人"。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的提高,关于子女教育,人们又有了新的、完全相反的说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男服学堂"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表明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家长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  相似文献   

7.
<正>我曾听到过家长跟我说:"如果我女儿敢在中学耍朋友,我就打断她的腿。"我当时想,就冲这句话,估计他就没机会知道女儿是否在中学谈恋爱,谈到了何种程度,是否出现了严重后果,如何善后的。"打断你的腿",这样一句话,看似家教严格,好像是对孩子进行了严厉的教育——高压政策一下达,你不敢谈恋爱了,万事大吉!但是,实际上,这是眼睁睁地在孩子的"感情教育"阵地上全面放弃。退一万步说,即使自己女儿是"尼姑转世",绝不喜欢任何男生,包括女生,那也挡不住有人会喜欢她,频频示好,如何应对,如何拒绝,难道不该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两人相处、选择、拒绝之道吗?所以,"打断你的腿"负作用很大:其一,堵上了和孩子平等交流的渠道,对于孩子的真实情况没机会掌握;其二,孩子如何面对情感,面对性困惑?这其中的底线把握、应对策略是一条也没教给孩子。家长们往往会因为孩子成绩都不错而"万事大吉",啥都不多说。至于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周惠惠的女儿今年10岁,在海曙区外国语学校读四年级。由于夫妻二人工作比较忙,双方父母又不在身边,她只好请校外托管机构接送、照看孩子。今年暑假,她收到了学校开展托管服务的通知,了解过后她第一时间就给女儿报了名。"校外托管机构每月要1200元,现在学校托管每月只需100元,同样是照看孩子写作业,一个多月下来,我觉得100元的服务与1200元的服务差不多。"周惠惠说。"放学了,孩子谁接送?谁照管?"一直以来,孩子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不匹配,让"三点半难题"成为不少家庭的烦恼。今年初,宁波市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不断有朋友问我:孩子出现学习问题怎么办?我在回答的时候,很少直接针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做出回答,而是先会问家长自己是怎么做的,孩子的生活是怎么安排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否顺畅,孩子对学习一直以来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当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时,一个主要方面是学习方法需要调整;另外一个更大的方面,就是孩子的生活、情绪、情感或精神世界有一些内容需要调整。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和孩子做朋友,不要老盯着孩子成绩的  相似文献   

10.
彭海萌 《中国西部》2012,(36):83-85
上周,三年级的一些孩子在来校上"专注力课程"的某机构的那里做了专注力测试,许多家长来学校拿测试结果,跟徐老师做交流。我抽时间在办公室里旁听发现,孩子的许多问题都反映出家长的状态有改进空间,尤其是家长的急躁和负面评价。  相似文献   

11.
曾经有一位家长对我说过一句话:这些孩子对你们老师来说,只是你们教的成百上千学生中的一个,但对我们家长来说,那就是我们家族的一代人啊。是啊,一个孩子,是一个家族的一代人,这一个个孩子加起来,不就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一代人吗?  相似文献   

12.
彭海萌 《中国西部》2014,(24):62-65
<正>某天下午六点,我们正在书城里闲逛,手机响了,某个班的QQ群里,小宇在问:"有谁看见浩文了?他妈妈正在找他,请他马上跟他妈妈联系。"我当时想:这孩子,一定是玩起来忘了时间,过会儿就会乖乖回家吃饭的。回家吃过晚饭后,八点了,QQ又响了,是浩文妈妈发的:"我还在找浩文,有看见他的同学跟我联系。"咦!这可不对了,都八点了。浩文妈妈说:"早上他说要去同学家玩儿,带了手机和iPad出门,后来楼下邻居说,他好像弄掉了手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不敢回家。"QQ群里,男生的家长纷纷互相打听浩文有没有去同学家,但是都没有消息。这一算下来,已经出门八九个小时了,真让人着急。我问浩文妈妈:"如果真丢了手机,他有没有可能怕责备怕到不敢回家这个程度?"她说:"应该也不至于。"这就让人不安了,会出什么事儿呢?  相似文献   

13.
对于昆明女中学生卖淫案,女学生、嫖客、家长、学校、老师,都有责任,我们不应该逃避。因为逃避的结果,很可能是嫖客愈加猖狂,学生卖淫之风愈演愈烈,而最后,你我的姐妹,女儿走上这条路。这不是耸人听闻,因为女中学生总是有父母亲人的,父母总会伤心,关键是伤心的人会不会是自己。鲁迅先生的呐喊再次响起:救救孩子! 今天,我们要说:“救救少女!”  相似文献   

14.
午餐难——一个学生、家长烦心的问题济南市舜玉六居的一个叫成蹊的小学生,由于家长工作单位离家远,中午顾不上给他做饭,从上一年级起,他就在地摊上买着吃。他母亲说:"没办法,我和他爸都上班太远,开始我们托邻居帮忙照看着孩子,时间一长,我们也不好意思,再说人家平时也不能说没点自己的事儿,我只好让孩子自己从外面买着吃。"1995年12月,小成蹊因中午在外玩耍出了车祸,右腿骨折。家长后悔莫及,没办法只好雇了个保姆。从家门走入校门,又从校门返回家门。中小学生日复一日地在这段或长或短的路上,往返着,成长着。伴随着学生们脚步的是家长的心、老师的心。家长老师无一日不在为孩子们上学途中的安全牵肠挂肚、提心吊胆。这不是多余的忧虑,统计数字表明:1996年全国中学生因交通事故死亡1289人,受伤3539人;小学生因交通事故死亡2835人,受伤1637人;其中,中小学生上下学途中死亡1713人,受伤3597人。  相似文献   

15.
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部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你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相似文献   

16.
盈盈 《新财经》2010,(1):21-21
马女士的女儿是2009“小升初”的学生,但至今没有学上.还在家待着。“我要对明年小升初孩子的家长说的话就是:千万别听教育局怎么说。我就是相信了教育局的说法.结果害得孩子至今无学可上。”马女士气愤、无奈,也很后悔。马女士家住北京西城,女儿是西城某小学学生。在今年“小升初”之前,马女士从来为女儿的学习操过心。六年了,孩子年年成绩全优,  相似文献   

17.
自由与理性     
<正>孩子丧失了自由的空间和时间,流逝了快乐的童年生活,其过错不在孩子,而在我们的教育,在我们的老师,在我们的家长,因为我们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那就是:缺乏理性的急功近利。好的教育必然是孩子自由地学习。此中"自由",就是教育应该回到每  相似文献   

18.
张振华 《宁波通讯》2012,(16):69-69
朋友给我讲过一个小故事。他家是顶楼,正计划把露台封包成阳台,不料被才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制止"了。孩子一本正经说:"老师讲过这是违法的,我不要爸爸妈妈被抓进监狱!"眼看孩子都急得眼泪汪汪了,于是此事作罢。这位朋友开车从不系安全带,也是被,  相似文献   

19.
一天放学回家,女儿对我说:"今天发生了一件让人气愤的事。"我问她什么事。她愤愤不平地说:"我们学校一个名叫小凌的初二学生竟然抄袭我的文章发表在校刊上,真是不知羞耻!"我又问:"什么文章,怎么个抄法?"女儿答道:"他把我在《初中生必读》上发表的《守望那片星空》的文章抄袭了,大部分内容一样,少数地方有些改动。这样的抄袭实在无耻,要抄也抄远一点,抄本校学生的文章真是自己找骂。而且《初中生必读》杂志我们学  相似文献   

20.
引子我的孩子12岁,就读于鄞州邱隘实验小学五年级。前几日放学回家时,她非常认真地跟我说:"妈妈,我要给教育局领导和学校领导写一封感谢信!"她看着我纳闷疑惑的眼神说:"我们学校从去年开始到现在,饭菜每天都很热,不再是以前冰冷的了,我很喜欢吃。我们小朋友都很开心!所以想写封感谢信,表示我们的谢意!"。听完孩子的话,我竟非常感动和开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