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位于中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全区土地面积为122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8%。截至2009年,西藏总人口290.0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75.9%,约为220万人。西藏经济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2.
    
田靖琦 《投资与理财》2014,(15):106-108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因为纯净的环境与耀眼直射的阳光,那里的盲人数量远远超过其他省市。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末期,西藏有高达1万名的视觉障碍者。盲人的生活是痛苦和饱受煎熬的,但一位德国女孩萨布利亚·坦贝肯的到来,却改变了这一切。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府采购》2006,(10):24-29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每当听到这首高亢嘹亮、响彻云宵、令人叫绝的《青藏高原》,我们就会想到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北连青海和新疆,东南与云南毗连,西和南分别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接壤,东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相邻。南北最大宽约1000公里,东西长约1900公里。面积122多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仅次于新疆,居第二位。人口277多万,其中藏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自治区人口的96%左右。西藏位于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境内分布有东西向.南北向两组高大山脉,山势雄伟壮观,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西藏由于地理、历史和交通等原因,长期以农牧业为主,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对外贸易及旅游业的兴起,西藏城乡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经历了一次新的崛起。本刊记者特别前往这片遥远而神秘的雪域高原,对这些年西藏的政府采购工作进行系统的了解,现在,就为大家揭开西藏政府采购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4.
帅旭  杨雪 《西南金融》2011,(12):20-22
对川藏相邻六县特殊优惠金融政策及其实施效应的对比分析表明,按照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能够有效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但特殊优惠金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弱化金融机构市场动力的问题。应将西藏特殊优惠金融政策扩大到与西藏自然地理条件相类似的青藏高原其它地区,补贴政策的制定应遵循"补贴适度、正向激励"的原则,通过实施辅助性的监管措施来避免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以降低财政激励的制度成本。  相似文献   

5.
《青海金融》2007,(4):29-32
青藏铁路的全面建成开通将带动西藏、青海等西部省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望形成青藏高原新的经济带,青海海西地区恰好位于这个经济带的核心位置,因而对促进改善海西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尤其是优化柴达木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汪胜  薛梅 《青海金融》2006,(B10):40-42
古老而神秘的青藏高原一直是令世人心仪神往的地方。但由于受交通和卫生保障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国内外游客只能望而生畏。2006年7月1日,被国际社会誉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一全长2000公里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了。古老而神秘的青藏高原从此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示她美丽而神秘的面孔。修建青藏铁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开发西藏、青海两省的旅游资源。根据海西州“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7.
李玉雄 《青海金融》2006,(B10):45-46
柴达木循环经济区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南通西藏,北达甘肃,西出新疆,东临本省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是进出西藏、新疆、甘肃的交通要道,点多、线长、面广,特别是农牧区居民居住分散,对人民币的宣传和反假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如何在柴达木经济循环区建立长效的反假机制,使最新的反假信息和反假知识畅通无阻地传达到循环经济区的千家万户,是我们目前和今后反假工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西藏藏族长期生活于青藏高原,其生活方式与饮食文化具有明显的高原特征与宗教色彩。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内地与藏族地区的交往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藏餐,内地的瓜果、蔬菜以及厨艺等也开始逐渐传入藏区,与藏区藏餐相互融合,藏餐开始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外界,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及特征。  相似文献   

9.
王际朝 《青海金融》2007,(B08):53-54
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它位于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之上。从公元1791年(藏历第13饶迥第45年)西藏地方政府第一枚“久松西阿”银币的铸造到1959年8月10日藏币作废止,藏币流通使用达168年之久(藏铜币流通史有50年之久)。同时人民币在西藏地区开始流通。  相似文献   

10.
我们是来自青藏高原的、《金融电子化》的忠实读者,在《金融电子化》创刊10周年之际,请允许我们首先向贵刊表示诚挚的祝贺!1995年,我们是在不经意间同《金融电子化》结下了友情。在当时信息闭塞,通信手段落后的西藏,它犹如一位启蒙老师,不断给予我们金融信息化方面的知识,让我们在信息化知识的海洋里吸取"营养";它又如一位亲密朋友,在解决一些技术难  相似文献   

11.
2006年7月1日,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将全线通车,西藏自治区也将正式结束不通火车的历史。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的背后,是5年的建设大会战,长达半个世纪的勘查和历经“两次下马、三次上马”的艰辛。第一次“上马”与“下马”青藏高原雄踞世界屋脊,冰山雪峰相连,荒原大漠阻隔,交通极为不便。千百年来,闭塞落后的交通阻碍着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更严重制约着西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951年5月25日,即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签署后第三天,毛泽东以非凡的气魄,下令修筑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1954年12月,两条进藏公路抵达拉萨。然…  相似文献   

12.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近年来农村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青藏高原农牧区社会保障建设更为至关重要。现阶段青藏高原农牧区的社会保障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反思青藏高原农牧区社会保障内在因素与解决对策。本文旨在从青藏高原农牧区社会保障的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出发,探究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完善青藏高原农牧区社会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果洛是地球上仅存的几个雪山秘境之一。当热爱旅行的人们纷纷前往藏地"放逐心灵",使雪域高原的大多数地方逐渐变得熙熙攘攘,同处青藏高原的青海果洛却依然静谧空旷,人烟稀少。当西藏变得越发喧嚣,果洛就成了人们另一个寄托心灵的所在。这里不仅有藏地"四大神山"之首的阿尼玛卿雪山,也是黄河发源地以及格萨尔王成长的地方。不光有雪山、圣湖、草原、骏马构成的世间美景,更有随母亲河流淌千古的美丽传  相似文献   

14.
谷睿莹 《时代金融》2013,(11):101+104
小额信贷在西藏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西藏农村的发展建设。本文正是从西藏的现状出发,阐述了西藏实行小额信贷对西藏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就小额信贷在西藏各地农村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必要性的分析,进而提出的有效促进西藏小额信贷良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西藏银行业承担着服务西藏地方经济建设的职责,扮演着西藏经济发展助推手的角色.西藏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西藏银行业及监管部门应积极作为,做出责献.本文从西藏银行业和银行业监管方面阐述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旺堆 《西南金融》2012,(1):48-50
近年来,西藏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西藏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力量。本文结合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融资困境,就新时期西藏银行业如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包容性发展进行探讨,对于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了重要安排部署,开启了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的新征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农业银行党委站在维护西藏稳定发展全局的高度,专门召开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工作推进会,  相似文献   

18.
一、中央赋予西藏特殊优惠金融政策回顾西藏属于欠发达地区,长期面临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并做出全国支援西藏的重大决策和  相似文献   

19.
农牧业是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服务农牧区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是西藏农业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目前西藏农业银行既无归口的农牧信贷管理机构,也无切实可行的农牧业贷款管理办法.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西藏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西藏农牧业贷款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李波 《征信》2011,(1):67-69
西藏是一个传统的农牧大区,健全的信用体系是做好西藏农牧区金融工作的重要保障,研究西藏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全面分析目前西藏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西藏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制度保障缺乏、农户信息系统建立条件不具备、农户信用评价方式存在缺陷等问题和困难,提出推进西藏农牧区信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