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汉电信十分重视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建成了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农村信息服务网、农村信息服务热线,开发了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和生产营销的农村固定电话信息化服务包,农村信息化示范服务站遍及乡村。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省长罗清泉,信息产业部长王旭东,武汉市长李宪生等领导先后视察了武汉电信“新农村建设网”,武汉市主管农业副市长张学忙专门点击开通了“武汉农村信息服务网”。武汉电信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成果受到社会各界和农民朋友的欢迎。武汉电信在农村信息化的实践与逐步探索中,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形式和情况,总结出在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和经济较好地区的以适应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应用服务快速推进模式;以满足农村通信基本需求的信息化服务培育模式;以激发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典型示范模式等,有效地推动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邮电企业管理》2007,(8):23-23
作为湖北省通信发展的主导运营商,湖北电信长期以来以推进全省农村信息化为己任,充分发挥网络、技术、营销服务体系和人才等优势,积极致力于基础网络、信息化平台、内容与应用服务开发等基础性工作,继2006年提前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村通工程”建设目标,实现“村村通电话”的历史性跨越之后,又于2006年全面启动了“1234兴农计划”,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息化建设空间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电信农村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据统计,武汉市目前共有行政村2053个,农村人口350万,农村固定电话入户率达57%以上,具备宽带放号能力的行政村575个,占全市行政村的28%.武汉电信确定农村“信息化村”的建设标准为:行政村电话入户率达到60%以上,公话入村率达到80%以上,代办点覆盖率达到70%以上,10户以上住户自然村的宽带入村率达到60%以上.“信息化镇(乡)”标准为:60%的村达到“信息化村”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通信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逐步实现农村信息化的必备条件。信息产业部提出的“村通工程”目标计划和2020年基本实现电话家家通的电信小康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服务“三农”,全面促进经济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村市场成了各家电信运营商逐鹿的战略要地。虽然市场的“蛋糕”做大了.但运营商在农村市场的份额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电信安徽池州分公司通过推进“村村通电话”、”行政村宽带覆盖”、“党员远程教育”等项目,在改善农村通信条件.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邮电企业管理》2008,(2):11-11
2007年,信息产业部从行政村通电话、自然村通电话、农村信息服务三个方面加大力度,全力实施村通电话工程,并取得突出成效,年度目标圆满实现。在六大基础电信企业的努力下,共为3759个无电话行政村开通了电话,使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例达到99.5%,29个省区市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电话,  相似文献   

7.
《中国邮政》2009,(12):5-5
为切实提升信息化服务“三农”水平,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农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用“12316”短信息服务专用代码,并以“12316”代码为纽带,统筹规划语音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全力打造“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树立农业系统信息服务的统一品牌和形象,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  相似文献   

8.
截至2008年底,我国三大运营商当年直接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资共计122亿元.全面实现了年初预定的“村村通电话”、“乡乡通宽带”、“信息服务平台”工程的各项指标。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农村信息化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任务依然繁重。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息化是中国信息化建设中最大的“短板”.但地处西北、经济欠发达的宁夏却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在全区农村的“三网融合”,实现了村村通互联网、村村有信息服务站的目标。“三网融合”一直是一道难题。宁夏是如何破解的?怎样实现的“一网打天下”?在部门间利益冲突的协调中做了哪些工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宁夏信息产业办公室主任周金柱。  相似文献   

10.
菊人 《当代通信》2004,(9):31-32
从2004年起,我国全面启动了“村村通电话”工程。这是一项具有服务经济性,产业带动性,社会发展性的大型基础工程。这一工程的启动,为各大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11.
完全信息服务指由一家电信运营二商对一户家庭提供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网络连接、移动上网服务等在内的全部信息服务,其特点在于针对家庭用户群和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将各项电信业务分开来看,每一项业务都对应一个目标客户群。固定电话与宽带网络对应家庭用户,移动电话、移动上网等则对应个人用户。完全信息服务作为各种电信业务的整合,以多项电信业务对应家庭用户,实现“一家公司、一次办理、一个账号、完全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通信作为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农村跨越式发展,是通信业在助推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村村通电话”目标,保证村村电话畅通,中国电信每年须投入巨大的人力与财力。但受经济水平所限,很多农户即使装了电话也很少打电话,通话收入尚不足以补偿每年的运维成本,农话亏损严重。  相似文献   

14.
山东联通作为山东省内规模最大、实力雄厚的基础通信运营企业,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工信部的部署,以推进农村信息化、消除"数字鸿沟"为己任,以实际行动履行着山东省信息化建设主力军的光荣使命。近年来,山东联通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通信设施的投资,实现了从"电话村村通"到"宽带村村通"的历史性跨越,同时还围绕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管理和农民信息服务,大力推进宽带信息"进村入户",积极促进农产品网上交易和平安互助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和平安稳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建设和谐山东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地域非常广阔的国家,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我国的固定电话总数和移动电话总数均达到了世界第一,到2002年底,电话普及率达到了33.74%,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了16.8%,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了16.19%。但目前全国仍有14.796左右的人口得不到基本的语音服务,甚至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也没有实现全部行政村“村村通电话”。电信是发展经济的强大推动力,实行电信普遍服务,是世界各国缩小信息贫富差距进而缩小贫富差距的主要手段,也是电信管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信息产业部日前透露,在六大电信运营商的大力支持下,一个以实现未通电话地区农村通信从无到有为主要目的的”村通工程”试点工作正在九州大地展开。按计划,到2005年我国至少再有4万个行政村开通电话,实现95%行政村开通电话的目标,这将极大推动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落实。目前.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亟待建立一种有效的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促进农村及边远.贫困地区通信的发展。因此在明确发展目标和计划的同时,普遍服务的推进更需要建立一整套有效的电信普遍服务政策。  相似文献   

17.
地处武汉市西郊东西湖区的慈惠农场石榴红村占地200亩,居民总户数73户,共210人,是一个以培育和种植绿色蔬菜为主的农业自然村,也是国家级“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近两年来,武汉电信与石榴红村携手,共同建设“新农村信息服务站”,为农场主、农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积极探索信息化应用创新,大力推动农贸行业信息化,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广阔的通信与信息平台,取得了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8.
村通在路上     
2004年初,信息产业部启动了“村村通电话工程”,在全国广大农村建设通信设施,为无电话的行政村开通电话。4年来,在各方支持和电信运营企业的努力下,“村村通电话工程”投入200多亿元,为8万多个行政村开通了电话,使成千上万的偏远农村结束了世代信息闭塞的历史,享受到了与世界同步的现代通信与信息服务成果。日前,本刊主编郭小红应邀主持了信息产业部网站关于“村村通电话工程”热点话题的在线访谈,和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韩夏就“村村通电话工程”的最新进展及下一步发展等情况与网友进行了交流。本文精选了网上直播之中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拜读胡鞍钢教授《加快农村电信普遍服务,缩小城乡信息差距》一文后,对其忧国忧民之情怀深表钦佩。正如胡教授所言:‘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只有建立农村电信普遍服务,消除数字鸿沟,才能实现信息流通,资源共享,尽快消除城乡差距。”对此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信业》2011,(5):34-35
"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在陕西的农民朋友看来,今年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显得特别有意义。在古老的三秦大地上,早已织就了一张现代化的信息大网,近年来,随着农村信息咨讯的丰富,农民朋友已经过上了现代化的信息新生活。2007年5月25日,历时3余载、覆盖全省的陕西电信"村通工程"终于胜利告捷。由中国电信陕西公司承担的8市村通电话工程及宝鸡、汉中两市部分村通工程全部完成,实现了行政村100%通电话。"村通工程"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其强劲马力的推动下,陕西农村信息化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入发展的快车道。2011年4月23日,记者来到革命老区延安,展现在眼前的,早已不是数年前那个贫困落后的延安农村。如今,延安农村山青水绿,农业经济极具特色,农民生活富裕美满,尤其是绝大部分农民朋友都用上了现代通信工具,丰富的信息资讯彻底改变了革命老区的农村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