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按揭是众多的按揭风险的一种。按揭风险是什么,如何防范按揭风险?让保险业全面介入楼宇按揭法律关系,使保险与按揭各方利益得到最佳组合。随着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蓬勃发展,按揭风险也逐渐显现出来,假按揭便是众多的按揭风险的一种。按揭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造成的危害后果也非常严重,往往会给国家,特别是银行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会给开发商及申请银行贷款的借款人带来风险。那么,这些风险是什么,如何防范这些风险呢?本文将从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两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2.
《蜀都房地产》2004,(10):42-43
随着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发展,按揭风险也逐渐显现出来,按揭风险不仅给国家和银行造成巨大损失,同时给开发商及借款人带来风险。如何防范这些风险?本文将从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两个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美国住房按揭贷款在有信用评级的情况下,都出现问题,那么中国住房按揭贷款在没有信用评级的情况下其风险是不是会更高?  相似文献   

4.
刘丹  吴边 《中国审计》2004,(6):17-18
原本用于助民置业的按揭贷款何以变成不法分子套取、骗取银行资金的手段?普遍认为低风险的住房按揭业务何以使银行信贷资金风险再次高悬?现行的法律法规及银行管理机制能否从根本上遏制虚假按揭现象?现象的背后是一系列令人深思的问题,剖析现象的本质须追溯导致现象的根源。虚假按揭涉及按揭银行、开发商、中介机构、业主及房管部门等,但最终,银行成了风险的主要载体,导致虚假按揭现象频频发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三个风险。一、外部经营环境不容乐观,为虚假按揭提供了温床,弱势银行成为不法分子的首选目标1、社会信用风险。由于我国…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对二手房按揭贷款风险种类和风险原因的深刻分析,结合本地区二手房按揭市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对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技术手段,并在金融机构、房地产经纪评估机构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针对性地就如何有效地规避各类风险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探讨,以试图抛砖引玉,为目前各地逐渐发展的二手房按揭贷款业务提供一些识别、评估和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与做法。  相似文献   

6.
手里有房,但房屋仍处在按揭中的业主应该如何出售自己的房产呢?转按揭业务到底如何操作,还存在哪些风险,这些都是按揭中商品房业主十分关心的问题。现在我们所谓的转按揭一般是指仍处在按揭中的房屋进行再次买卖,该房屋的买方仍需要通过贷款来还清房屋的前一次按揭房款。例如:某业主手中有一套房屋,该房屋在建行的贷款仍有18万元没有还清。由于急需用钱,将该房屋委托房产中介公司代其出售。某客户欲购此房,双方通过房产中介公司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同意以30万元的价格成交该套房屋。买主先期支付10万元作为购房首付款。然后,业主前往建行办…  相似文献   

7.
次级贷款导致的过度放贷是造成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这场危机对我国的按揭贷款市场有着重要警示。我国房贷市场发展迅猛,而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内部,怎么防范和化解聚集在商业银行内部的违约风险,这是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特点和风险来源进行深入分析,对商业银行按揭贷款的风险防范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假按揭的特征、利益及风险 假按揭系开发商假借关系人名义与自己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虚构购房事实,同时以关系人名义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逐渐增加,但是对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还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还款问题在当前的商业银行发展中成为逐渐关注的问题,如果按揭贷款还款问题处理不当将会对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是对当前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还款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银监会有关人士日前明确表示,目前银行逐渐进入个人住房按揭的风险释放期,在市场环境低迷的情况下,个人住房按揭的风险会更高。此举表明,个人住房按揭的风险已经为银行管理阶层所关注,如何防范和规避个人住房贷款中存在的风险亦成为各大银行面临的现实问题。 加息、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信贷调控,并将资金风险尽可能冻结在源头,房地产业再度面临一场资金“寒冬”。 然而,就在中央三令五申房地产类银行贷款需严控风险时,一些商业银行的地方政策却打起“小九九”,房地产类信贷仍在一些地方以各种变相方式操作着。 据统计,今年二季度国内所有银行的新增贷款中,只有15%来自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余均来自各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如果这一数据属实,则股份制银行的放贷冲动仍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商业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总量的迅速增加,住房按揭贷款逾期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在住房按揭贷款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重要信用风险之一。在回顾国内外有关住房按揭贷款逾期风险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建立Logistic函数回归模型,应用因子分析、判别分析等技术,剖析了影响住房按揭贷款产生逾期风险的因素,并对商业银行的正常与逾期按揭贷款样本进行了计量分析,提出了加强住房按揭贷款逾期风险预警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各商业银行为了控制贷款高速增长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开始着手紧缩贷款规模。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业务由于风险较低、收益较高,并没有列入限制范围,一些开发商便抓住银行政策的漏洞,通过“假按揭”为房地产开发融资,部分购房者也与房地产中介合谋,通过抬高房屋单价等手段,骗取银行资金。“假按揭”增加了银行的贷款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房地产市场正常的供求秩序,商业银行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以所购期房作抵押,由开发商提供阶段性担保,是目前各地发放商业性住房按揭贷款,防范房贷风险的有效的形式之一。作为政策性的个人住房公积金按揭贷款也不例外。然而,从期房贷款发放开始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取得抵押的瞎屋他项权证》、确立抵押权人的权益之前,还存在不小的潜在风险。因此,有必要探索风险的防范,寻求化解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按揭的方式购买商品房,这无疑大大地便利和促进了商品房买卖活动的进行,但同时也引起了很多法律纠纷的产生。其中,按揭贷款未获批而导致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以及其他相关合同的违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频频出现,房屋出卖人和买受人往往因定金是否返还以及违约赔偿问题发生纠纷。若在二手房按揭买卖中还会牵扯到中介费用支付等相关问题的纠纷。本文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出发,运用民法学的相关理论,厘清各方当事人在这种情况下的责任承担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以后商品房按揭买卖风险防范以及司法实践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香港楼宇按揭的风险探讨申立银,俞明轩,朱岩按揭的内涵及其与抵押贷款的关系在香港的各大报刊地产广合中,“按揭”一词频繁出现正显著的位置,这是因为,香港楼价昂贵,即使是普通住宅,每个单位一般也在非万元以上,很少有人能以现金一次支付全部楼价,因而,按渴贷款...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产市场》2006,(7):42-43
银监会:银行个人房贷步入风险释放期前不久,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2006届年会上,来自银监会政策法规部的代表徐立军说,银行逐渐进入个人住房按揭的风险释放期,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个人住房按揭的风险可能会更高。他透露,上海2006年一季度个人住房按揭不良贷款的数据比去年有所提高。引起银监会高度警惕的情况是,今年一季度,伴随着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过热,房地产贷款的增幅使得比重有所增加,直接来自于银行贷款的资金占40%左右,比上年回升了约10%。银监会有关部门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去年的房地产走势不太好,各银行的信贷增长都偏缓,今年会有一…  相似文献   

17.
国际经济形势经常会风云突变,这是中国政府不得不防的事情。现在,到底有多少人可以意识到希腊这个欧洲小国的债务问题会发展到怎样的程度?而—旦最坏的情况——债务违约发生,世界经济会因此而遭受怎样的痛苦?我们经常用“不确定”作为“没有能力判断”的说辞,却意识不到“不确定”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房价持续走高和银行住房贷款增长过快的现象仍然严重。笔者认为,我国以按揭房产的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按揭贷款价值是我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政策存在的重大制度缺陷,也是导致我国房地产市场过热、价格高企的根本原因。由此导致商业银行在盲目扩大信贷规模、承担了房地产市场绝大部分风险的同时,也不自觉地成为一个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假按揭正在成为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最大风险之一。所谓个人住房贷款假按揭是指不以真实的购买住房为目的,开发商以本单位职工及其他关系人冒充客户作为购房人,通过虚假销售(购买)方式,套取银行贷款的行为。如今,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尤其是针对房地产行业的银根紧缩策略和最近的利率加息,各大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信贷全面紧缩,房地产业资金全线告急,假按揭因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殷氏中兴 一年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5,(10):84-87
在继承与求变同时推进的过程中,中兴会面临怎样的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