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农村金融组织在农村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也有一个生存、发展的制度变迁过程。本文在研究了合作经济及农村金融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法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在法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生存条件、制度变迁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安徽省太湖县的个案为例,分析了农民的金融制度需求和现行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以及金融制度供求的适应性,比较了作为农村金融改革方向的两大类型金融组织。得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供求不均衡,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是制度变迁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回顾经济转型中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历程及其特征,得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存在产权制度缺陷、组织管理混乱、缺乏市场竞争主体及监管不力等问题,故应从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引入竞争主体及监管制度等方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金融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机构变迁频繁,尽管有良好的发展农村金融的愿望,但是在层层矛盾之下,都未能实现根本的转变.本文以普惠制为视角,探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设计及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构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改革是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是一种非需求导向型的机制演进。虽然政府制度供给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农村金融组织发展,但是政府的过度参与,抑制市场力量进入农村金融领域,会使得农村金融供给滞后于农村金融需求。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针对山东省农村金融需求发生的阶段性变化和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农村金融改革必须以市场化为基础,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构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主要特点。无论是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还是政策性银行改革,均体现了政府的强制性制度供给。农村信用社和政策性银行逐步商业化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将直面政策性银行和合作金融缺位的无奈与尴尬。农村金融变迁的结果并未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反而降低了金融支农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农村金融体系作为我国金融领域中的一项特殊的制度安排,随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而屡经周折与制度变迁。作为我国农村现存的金融组织构架难以提供农业发展需求的资金支持,承担起服务“三农”的重负。从制度安排的视角,探析我国农村金融异化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得出迫切需要按功能一绩效的基本原则,按市场化的方式重建农村金融体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制度变迁和意识形态博弈贯穿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制度变迁与意识形态拟合程度决定了农村金融改革过程及其绩效。国家的制度供给在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是必要的,但缺乏与农户协商的制度供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制度供给的低效率。在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要充分发挥农村内生金融制度在优化资金配置、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作用,辅之外生金融制度,弥补内生金融制度不足。同时要积极培养农户意识形态,推动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一直是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难点,也是其相关矛盾的焦点。农村金融研究重点集中在产权明晰、体制的多元化建设和体系的规范运作。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则包括规章制度的建设、组织结构与形式的改革,以及探索农村金融的其他组织形式的发展模式,最终确立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体、多元化组织形式并存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西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因此,应该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高度确定配套的扶持政策,创新金融监管模式、机构组织形式、金融服务产品等,形成农村金融服务的激励机制,使在农村从事金融服务的机构有利可图。依托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农民的自主创新意识,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1.
信贷供给短缺是制约仝省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是现有农村金融制度的约束,限制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另一方面是贷款定价没有完全覆盖贷款风险,金融机构缺乏信贷扩张的内在动力,因此,需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农村地区放松信贷管制、完善贷款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正规性的农村金融组织严重不足,农村金融体系结构与运作机制存在缺陷,机构网点少,产品和服务单一,支农功能不强,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三农"贷款难等。针对上述问题,必须并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以政策性金融组织为基础、商业金融为发展方向的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包括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和业务品种比较丰富的农村金融产品体系,增强为"三农"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功能范式”的农村金融体系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配置和风险管理应同为农村金融的基本功能,当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功能异化、缺位及缺失问题,据此提出改革农村金融体系的优化路径及配置策略应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农村金融结构,实现农村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螺旋互动等。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一支重要供给力量,对解决农户的贷款难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农村社会资本,即信任、规范和网络3个角度探讨其如何降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并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利用社会资本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资金互助社作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在满足农村多样化资金需求,促进农民消费、投资、应对风险以及发挥扶贫功能上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探讨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与金融效率、金融稳定、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营模式,旨在找到一条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以房养老服务合同是指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年人,以自有房屋为限与金融机构签订反向抵押养老的协议。最早源于荷兰,我国近年在北京、南京等地试点。该合同的主体涉及老年人、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养老服务提供机构等多方主体,老年人既是接受养老服务的主体,同时也是以房换取养老服务的抵押主体;抵押权人是金融机构;提供养老服务方是养老机构,前两类主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房屋是换取养老服务的对价,因城镇与农村的不同,房屋的样态及其规范有别。  相似文献   

17.
金融产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理论与实证表明县域涉农金融产业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财政与金融扶持不足,县域农村金融供不应求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合理的财政政策和制度,可以促进县域涉农金融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构建我国县域涉农金融产业发展中的财政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中介增长与城乡二元对比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中国金融中介增长对城乡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影响。研究认为,由于中国的金融制度安排是内生于转轨时期政府给予利益受损集团(主要是国有企业和城市居民)以利益补偿的政府意愿,由此导致了金融中介的信贷行为具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以及农村金融资源的外流。这将通过作用于扩大城乡资本积累差异,以及制约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等渠道拉大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我们以各省1996~200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GMM和System-GMM估计方法进行的计量检验结果也显著地支持了如上假说。  相似文献   

19.
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农业滞后及其引发的问题愈加突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关键的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在新形势下加强和保障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促进农业全面发展,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资金的现状及形成原因,提出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保障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探索建立和健全财政农业投入的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县乡财政问题的体制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乡财政问题能否妥善处理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能否根本解决以及农村和谐社会能否顺利构建。造成县乡财政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体制方面的弊端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集权型政府体制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制约、滞后的绩效评估体制的误导以及僵化的人事体制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借鉴善治理论、革除体制弊端,包括推进分权管理、完善分税制、实施人员分流、创新绩效评估体制以及转变县域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