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程军  王晨 《审计月刊》2007,(4):42-42
(一)根据联网技术要求确定审计对象 联网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有关规定,借助网络访问、调用被审计单位相关电子数据资料而进行审计的一种监督活动。与常规审计相比,它有其技术上的特殊要求。因此,选择联网审计对象必须考虑以下因素:一、被审计单位是属于经常接受审计的重点单位,这样能发挥联网审计的价值。主要应选择财政、地税、国库、会计核算中心及预算收支数额较大的部门进行联网审计。二、被审计单位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网络系统,硬件配备水平较高,运用的会计软件比较规范,采集数据比较容易。  相似文献   

2.
联网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进行网络互连后,在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测评和高效率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实时、远程检查监督的行为。近年来,联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前审计机关已经开始实现对具备条件的被审计单位在网络互连环境下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一般把这种审计方式称为联网审计。联网审计方式在审计观念、审计行为等方面与传统现场审计方式有着较大的不同,有必要明确联网审计的一些基本问题。一联网审计的特征目前,审计署对中央部  相似文献   

4.
目前审计机关已经开始实现对具备条件的被审计单位在网络互连环境下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一般把这种审计方式称为联网审计。联网审计方式在审计观念、审计行为等方面与传统现场审计方式有着较大的不同,有必要明确联网审计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人是《审计法》实施几个月后进入审计部门的一个不老不新的审计兵。审计机关成立之前 ,财政与审计本是一家 ,审计机关于1982年宣告成立 ,意味着我国财政财务的行政管理与执法监督的分离 ,也就是说 ,审计与财政的关系是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管理的关系。但是 ,现实中这个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理顺。(1)依法审计不如临时检查。《审计法》第五章第三十七条规定 ,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单位发出审计通知书。那么 ,这个被审单位在接到通知后的三天内 ,完全有时间将本单位的违规行为进行“包装”、“伪装” ,这无形增大了审计的难度和审计风险 ,…  相似文献   

6.
联网审计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审计模式,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传统审计技术来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监督。联网审计以确定的采集周期在线获取对方系统中审计所需数据,进行实时的审计处  相似文献   

7.
纳入联网审计的社保基金指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所涉及的五项基本社会险种。社保基金联网审计,具体的含义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一定的传输接收方式将社保、财政、税务部门等被审计单位及其他数据关联方的计算机网络与审计机关相联接。通过审计业务操作平台及配套的审计应用软件系统对采集的共享资源进行数据转换,开展异地远程实时的联网核查、分析、排疑、预警,更高效为审计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8.
弥跃旭 《审计文汇》2006,(12):11-13
计算机审计是指基于计算机进行的审计活动,即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审计工作,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包括系统审计和数据审计。  相似文献   

9.
审计机关要求被审计单位对送交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活动的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书面形式作出承诺,这是一种有效规避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办法。但从审计实践来看,运用送审资料承诺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1.审计机关对送审资料承诺制不够重视。表现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完全履行填写送审资料承诺说明书的手续,只是把送审资料承诺说明书交给被审单位一填了之。2.被审计单位不能正确认识送审资料承诺制。如,有的单位随意填写送审资料承诺说明书,一旦有事也不愿承担相应的责任。3.离任审计对象已无权支配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  相似文献   

10.
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作出评价是审计意见书中应当表述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中国审计规范的《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中规定:审计机关应当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的评价在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中反映。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宜昌市夷陵区开始财政国悻管理制度改革,经过近3年的管理制度完善,以及积极推进信息系统建设,该系统已经实现了与商业银行、人民银行以及国税、地税的联网,使所有预算单位的支出都通过集中支付系统完成财政资金的支付,各预算单位的账务也将逐步纳入集中支付的数据库中。财政资金收支信息的高度集中,为联网审计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利用这一平台,审计机关可以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实时进行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八条“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和“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其审计管辖范围内的本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至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审计事项,授权下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审计管辖范围内的重大事项,可以直接进行审计,  相似文献   

13.
联网审计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审计模式,它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传统审计技术来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监督。联网审计是“金审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适应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大局的客观要求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审计方式方法。随着“金审工程”建设的逐步推进,特别是审计对象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联网审计必然作为审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深化审计监督的一项重要的、新的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4.
王芳 《审计月刊》2006,(8):48-48
审计机关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向国务院总理提出审计结果报告。审计机关有权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审计调查结果。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  相似文献   

15.
多年以来,国家审计机关作为行政监督部门,一直把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监督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大多数审计机关对自己财务收支的效益性重视不够。审计机关审计经费由财政拨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没有直接经济关系,审计成本问题在国家审计机关一直未被合理关注。面对审计任务日趋繁重,审计资源愈加紧张,审计效益相对低下的现实状况,社会审计领域遵循的成本效益原则已经渗透到国家审计领域,审计成本控制已成为国家审计必须研究的课题。审计成本需要研究探讨的领域很多,如审计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之分,广义成本与狭义成本之别,审计项目成本与审计机关全部审计工作成本等。本仅就国家审计机关计划实施的审计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和方法加以论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国家审计机关主要承担对政府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应进行审计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国家审计机关有要求被审计单位提报资料权、对被审计单位检查权、  相似文献   

17.
李迎春  熊松 《审计月刊》2006,(10):17-18
《审计法》第二十八条对审计管辖范围作出了有关规定: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审计机关之间对审计管辖范围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审计机关确定。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其审计管辖范围内的本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至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审计事项,授权下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审计管辖范围内的重大审计事项,可以直接进行审计,但是应当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审计一本条规定确定了审计管辖范围的三项基本原则,即财政、财务隶属关系原则;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原则和指定管辖原则。  相似文献   

18.
王芳 《审计月刊》2006,(9):41-41
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机关的规定提供资料,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拖延、谎报。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被审计单位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不得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财务收支的规定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应当建议有关主管部门纠正;有关主管部门不予纠正的,审计机关应当提请有权处理的机关依法处理。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相似文献   

19.
廉政是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对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评判标准。对于被审计单位经济决策进行查错纠弊,评价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机关而言,审计廉政的灌输和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可能接触到许多秘密,如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信息、商业秘密、重要决策等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四条规定"审计人员对其在执行职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因此,审计机关要对审计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加强审计资料管理,做好审计保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