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加快耕地后备资源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更好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天津市建立了耕地后备资源信息动态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全市耕地后备资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  相似文献   

2.
《国土经济》2008,(19):14-15
我国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要占用部分耕地,某种程度上是在做耕地“减法”。土地管理如果缺少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这个环节,不努力做好耕地“加法”,不能走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无疑会加剧我国“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的严峻国情。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6,(3):61-64
本文以重庆市为研究区,通过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分析了全市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状况及其限制性因素,并提出了对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全市耕地后备资源主要为其他草地;2全市耕地后备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该区域占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72.16%;3地形坡度指标对全市耕地后备资源的宜耕性影响最大,其次为土层厚度和母质条件、生态条件等。  相似文献   

4.
按照国家耕地占补平衡有关规定,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结合修编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全面查清河北省石家庄市范围内的耕地后备资源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耕地后备资源基础数据,分析耕地后备资源利用潜力和发展方向,拓展河北省石家庄市经济发展对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毛伟 《新疆乡镇企业》2001,(7):46-46,45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既是全国土地面积最大省区和我国最重要的农垦地区之一,又是我国今后经济建设的重点开发地区和向西开发的前沿,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哈密作为新疆门户、边陲重镇,地域辽阔,在85000平方公里范围内,有肥沃的土地,丰美的牧场,丰富的地下矿藏,哈密地委也提出“西部大开发,新疆是重点,哈密要率先发展”战略目标,但有人说,西部大开发就是西部大开荒,这当然是不对的。我区的后备资源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要使国家耕地且需充分认识到新闻的脆弱环境,在进行水土开发时必须注重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以避免破坏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是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7.
土地资源在我国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城乡建设一体化之后,对于土地的需求加大,缩小了耕地资源的面积,这样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在不断地缩小,耕地的后备的资源储备出现匮乏,地区的土地供应矛盾比较突出。因此,必须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减少耕地供需平衡的压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种困境。本文主要针对地区耕地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补救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晓松 《财会月刊》2008,(3):I0003-I0003
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  相似文献   

9.
《上海土地》2004,(1):37-39
近年来,土地开发整理取得重大进展,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广大农民的欢迎,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根据土地管理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垫江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一定成绩,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改善了生态环境,做到了耕地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11.
<正>"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新世纪人口的不断增加使我国人口生存空间压力日益增大,"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由于我国的土地禀赋和几千年的农耕历史,大片宜开发为耕地的后备资源已非常有限。据统计,我国现有的土地后备资源中,宜垦地约为5亿亩,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5%,而其中质量较好的宜农土地只有2亿亩。  相似文献   

12.
卜照生 《上海土地》2001,(4):13-13,21
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总面积603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拥有50万亩耕地,素有“上海之根”的美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松江发挥地处上海近郊的区位优势,主动接受浦东开发的辐射效应,掀起了一轮轮经济建设的高潮。按照上海市委关于新世纪要体现实力和水平的总体要求,松江加快了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步伐,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徐金 《土地与经济》2001,(10):41-42
蔚县采取“科学规划、政策驱动、典型引路、规范管理”的办法,鼓励多方投入开发荒废土地,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90年以来,全县共开发宜农荒废地30.5万亩,增加耕地3.3万亩,创产值6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4.
《重庆地政》2001,(1):24-26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涉及工程与技术、经济与法律、行政与管理的系统工程,它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个立足点,是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切实措施之一。实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确立合理的开发经营模式是实现开发整理目标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根本手段,是推动土地开发整理规范化操作,规范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必然之路,本根据多年来吉林省中部地区土地开发整理的实践和对本地区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实际调查,认为解决当前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出现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要对土地开发整理实施全程的项目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开发整理出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兼顾被开发区域的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实现开发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评估》2004,(2):2-7,11
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依据《土地管理法》及国家有关土地开发整理的方针、政策,制定《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相似文献   

16.
耕地资源价值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国内外耕地资源价值的相关研究动态的分析,总结了耕地资源价值含义的变化及其成因,以及相应的耕地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趋势。认为耕地资源价值应该包括耕地的直接经济价值、耕地的社会价值和耕地的生态环境价值,其中完善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的评估方法是实现耕地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在其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产生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质,不但污染了土壤、水体、大气等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对于人类健康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因此,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上海企业家》2007,(3):45-45
中国耕地总量少,空间分布不均,高速城镇化地区与优质耕地资源空间分布完全重合,土地后备资源已近枯竭;耕地减少速度过快,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采取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综合体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以来,始终把市委副书记、副市长甘宇平在公司成立时关于“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有效防御地质灾害”的题词用来指导和鞭策公司工作,积极参与西部开发,加大地质找矿力度和科技投入,积极发展建设勘查施工市场,在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及生态环境地质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地勘经济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20.
正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严格土地供应管理土地是财富之母。湖南省衡阳市是全国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虽然连续11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但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耕地保有量558万亩,人均耕地0.79亩,已低于世界粮农组织划定的警戒线0.8亩。摆在衡阳市面前一道难解的课题是,随着多年的补充耕地开发,衡阳市可供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已越来越稀缺,而在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增加,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规模的扩大……这个过程将不可避免地占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