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行是金融企业,经营的产品是服务,产品的使用者即服务对象是广大的客户,产品市场的规模即客户群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银行服务产品的盈利能力。因而,在当今我国银行的经营理念中,客户被奉为上帝,“客户中心论”十分普及。体现在具体的经营实践活动中就是:哪里有客户,哪里就有银行分支,客户需要什么服务,银行就提供什么服务。为了留住老客户,争取新客户,抢占更多的客户市场份额,各家银行可谓招  相似文献   

2.
“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是人们再也熟悉不过的了,它实质上反映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换句经济学的话说就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以顾客的满意为目标。银行同样也不例外,为了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客户需要,各家银行这些年推出了各种吸引客户的服务方式,诸如站立服务、微笑服务、延时服  相似文献   

3.
其实和其他行业一样,银行竞争的主要手段是要吸引优质客户。一旦创新服务产品出现,有一家银行先推出得到优质用户的认可,而其他银行没有,那么,其他银行的客户就都会流失,跑到服务优质的银行。优质客户的竞争是有规律的。外资银行对此很清楚,对优质客户会量身定做,而客户在选择的时候会是一个比较选择,比如说免填单,原来各家银行都要求账号10多位全得填,客户觉得太麻烦,突然有一天,  相似文献   

4.
给客户提供优质的文明的服务,对现代商业银行来说,不仅是一种形象,而且是一种生命所在,本文拟对商业银行的服务认识、服务存在的差距及如何改进谈点拙见。一、对商业银行服务的再认识商业银行的服务是商业行为。如果不讲究服务,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成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服务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一)从银行与客户需求的角度看,服务决定选择的取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与客户是一个既相互选择又互为依存的矛盾统一体,银行离不开客户,客户也不能没有银行。但就个体而言,客户可以没有某家银行,而这家银行却不能完全没有客户。因此,银行选择客户和力争被客户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银行经营的是什么?是客户。产品、业务、营销和服务都是围绕客户转,客户是我们利润的源泉和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客户银行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所以,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让客户满意是银行永恒的主题。在金融产品、服务日趋同质化的今天,服务能力的强弱、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竞争能力。 柜面服务是银行的对外窗口,是联系客户的纽带,是作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产品的一个场所。亲和、友善和微笑,是这种模式下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方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直到今天这种服务依然是我们考核网点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随着经营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变化,“窗口”的作用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它不仅仅是银行吸收存款等业务的一个窗口,已经附加了银行形象宣传、金融产品展示,银行服务功能引导等多重内容。它是银行实力和服务水平的一种象征。因此,做好“窗口”服务工作是事关银行发展的一件大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从"客户满意"谈组织管理中的"员工满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芳 《浙江金融》2002,(3):38-38,35
近年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每个银行的管理者们都深刻地认识到客户满意的重要性,于是,各家银行都围绕着"客户满意"提出了"客户至上"、"客户永远是正确的"、"客户第一"、"客户就是上帝"等一系列服务思想,在行动上倡导文明优质服务,不断推出和包装新的服务品种,注重网点的硬件设施改造,等等.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银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客户满意"的程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让客户100%满意已成为众多银行取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7.
银行卡是与人们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金融产品。对于客户来说,只有了解银行卡业务知识,才能使其更好地为生活与工作服务。对于发卡行来说,没有一定规模的持卡客户,银行卡业务就无法生存;没有相当数量的优质持卡人,银行卡业务的效益也就无从谈起。在当今的银行卡市场上,谁拥有数量最多的优质持卡人群体,谁就占有竞争的主动权和优势。哈佛商学院针对银行业的一项研究表日月.如果银行的客户量每年保持5%的增长率,那么只需5年的时间,银行的利润就会增加60%。因此,保持服务渠道畅通,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实现不同渠道服务功能的优势互补,是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基石。本就国内银行卡受理渠道的若干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临柜人员,守候在银行对外服务的最前沿。社会对银行服务的满意程度,最直接的是来自干临柜人员,临柜人员的一举一动都是关注的焦点。他们在临柜时的成功努力,就会留住老客户,不断引进新客户,因此就有很好的价值体现。反过来讲,如果他们之中有了闪失,或者贻误,或者懈怠,我们就要付出客户流失的代价。我们银行的管理工作,应该要花出一部分精力关心我们的一临柜人员,这是做好一切银行业务的源头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张杨 《金融博览》2006,(1):44-44
客户对于银行的服务是否满意,仅仅需要一次接触。客户来银行是带着期望而来的,我们的服务如果没有使他100%的满意,那就等于0!“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故能就其高。”这是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的一句话。这本书中还有一个事例让我记忆犹新:一位中年妇  相似文献   

10.
在金融服务中,有句颇为流行的口号:“客户就是上帝”。那么上帝又是什么呢?它看不见摸不着,抽象得让人没感觉。于是便想,不如将口号改为“试把客户当行长”未得实在具体些。肯定地说,下属员工对行长是不敢怠慢的。这一,火无须我在此费口舌和笔墨了。试想,行长如果作为客户来办理业务,有谁不陪笑脸,热情周到快捷?此时行长比上帝更权威、更管用。我们可以对意念中的上帝视而不见,但对本行的行长则不得不刮目相看。本实上,眼下客户仍未进入真正的上帝角色,尽管有许多文明优质服务活动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客户的抱怨声仍不时环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客户对金融产品与服务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客户在使用某种金融产品、接受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现一些不方便、不完善和不尽如人意之处,甚至会碰到一些难题,由此产生意见而投诉.客户有意见既表明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或服务没有达到客户的期望,没有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也包含着客户仍旧对这家银行具有某种期待,希望其改进产品,改善服务水平.客户意见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意见和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发新产品、改进工作、改善服务、提高效率,使客户对银行工作从满意到不满意,再从不满意到满意,促进银行的服务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堂经理是银行对公众服务的一张名片、是银行营业网点的形象大使,大堂经理不仅应有良好的个人形象、文明的言谈举止,而且应在与客户交往中表现出良好的交际风度等。如果想在同行业的竞争中首先得到客户的认可,那么大堂经理的服务可谓是首要因素.这就是“赢在大堂”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当网上银行逐渐流行起来的时候,银行必须了解他们网上客户的需求。如果一位潜在的银行客户发现访问该银行的站点很困难,或下载所需要的页面速度很慢,他可能就转向别的银行网站寻求类似的服务,该银行就有可能失去这位客户。  相似文献   

14.
Roxane McMeeken一项新调查显示,很多私人银行的客户对银行服务不满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后台服务存在问题。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不仅私人银行将失去客户,服务供应商也将丧失委托代理权。 全世界私人银行的客户都纷纷觉醒,这不是什么秘密。客户对银行不满不仅仅涉及金融,至少部分原因是银行中后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服务的创新,使银行客户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频繁地转换着,在多家银行和服务中精挑细选,稍不如意就转向另一家银行;银行越是努力提供完美的产品、完善的服务,顾客就越是有挑选的余地,从而就会越少表现出对某一家银行的“忠诚”。  相似文献   

16.
贾凯 《金融电子化》2003,(12):29-30
东亚银行认为,CRM 的价值必须得到度量。我们将客户划分为20个等级和5个细分群体如果一个渠道只有少数用户或者没有用户,那么这个渠道就不是一个提供服务的好渠道不是每一家银行里的技术人员都能够认识并掌握所有的新技术,如果他们懂得最新的技术,他们也就不在银行里做事了。但是应当看到,人是可以掌握新技术的  相似文献   

17.
在欧洲银行的客户,如果当一个储户进入股票或期货市场时,负责其账户的银行有义务介绍相关的组织,运作特点,运用的金融手段的性,风险等,如果没有提供这些信息,银行对储户的损失就负有责任,造成损失的,还要进行赔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在金融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以“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十字”行风建设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培养良好的行业作风,促进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搞好“十字”行风建设,关键是要把着眼点放在让客户满意上。没客户就没有效益,把客户当上帝,向客户提供优质文明服务,是我们银行职业道德的要求。对于我们员工个人来说,就是要把这本质要求化为强烈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9.
陈杨 《中国金融家》2014,(7):108-109
曹陈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安徽省分行的一位项目经理。作为一名银行工作人员,也许他的身份很普通,然而作为一位政策银行的信贷经理、一位全国金融青年服务明星,他的工作,却并不普通……专业的才是最好的"就像客户到银行取款,如果柜员办不好业务,再笑脸相迎殷勤周到,客户也不会满意。作为基层金融工作者,服务企业客户,尤其是办理贷款业务,更加需要专业的业务知识、快捷的业务处理速度,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这是曹陈对服务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正银行在谈到经营理念时都会提到"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就是上帝",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给"上帝"带来了便利:企业的财务人员不用跑银行就可以在办公室通过银企直联完成除现金交易外的业务;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银行上完成水、电、煤气和手机等费用的缴纳;在手机上点点划划就可以进行查询、转账、支付等交易……信息科技不仅给客户带来便利,而且重构了传统银行的服务模式,并已全面融入到现代商业银行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之中,成为决定商业银行客户服务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家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