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股市产生泡沫的四个因素 问: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中国股市的泡沫? 张文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证券市场的收益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分红,还有一种就是资本利得.由于股市分红很低,现在中国的股民就是在靠资本利得赚钱.所以股民狂热地希望股价不断地上涨,但股价上涨又会不断地吸引更多的股民和资金进来,这样就会一轮又一轮地抬高股票价格.可是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并没有实际的业绩支撑,于是就产生了泡沫.中国股市产生泡沫的根源有四个因素.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2006年,中国股市可谓一路高歌,从一千点开始直线上扬并顺利超过历史高点。股市的红火给投资人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使许多人陷入了思考。中国股市上涨的态势还能持续多久?两千多点的股市是否存在泡沫?近日,股市出现大幅调整态势,更使股市泡沫问题之争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3.
股市泡沫是因股票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其市场价格高于内在价值的经济现象,股市泡沫对我国股市存在重大危害,必须防控和治理。文章分析了股市泡沫的成因,提出构建我国股市泡沫监控体系的设想以及完善市场套利机制、加大对于内幕交易和价格操纵的监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建立上市公司强制现金分红制度、谨防国际热钱股市暗涌等措施,以便更好地防范和化解股市投机泡沫风险。  相似文献   

4.
金柱 《财会学习》2007,(6):15-17
股市疯狂让经济学家大跌眼镜 《财会学习》:现在大盘企业的市盈率普遍超出国外股市水平,国外一般在10~20倍之间,而我们的股票很多达到了几百倍,有的ST股甚至达到了几千倍、上万倍.现在股市存在泡沫已经成为共识,为何股市有泡沫却仍在疯涨?股市泡沫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市近几月上涨很快,但是否完全是泡沫经济呢?中国股市上涨原因如下:(1)政府的呵护支持;从2004年4月"国九条"起,中共中央、国务院一直希望股市走出熊市的阴影.  相似文献   

6.
论A股市场“泡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泡沫"是一个与投资机会成本相联系的范畴,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股价在短时间内迅猛上涨、各类人员非理性入市、股市剧烈波动。对于中国A股市场的"泡沫",不仅可以界定其内涵,也可以通过将股市的真正收益率与全社会资金平均收益率的比较衡量其"泡沫"程度。今后几年内,中国股市的"泡沫"还将继续增加,要防止股市"泡沫"破灭带来的危害,尤其是要防止国际游资对中国A股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引言 伴随着2007年国内证券市场A股平均市盈率接近40倍,一场关于中国股市泡沫的大讨论正在掀起.国内A股市场已经存在泡沫已经成为多数经济学家和业内人士的共识,但这一结论主要是依据市盈率这一标准作出的经验性判断,而缺乏更精确的实证分析.本文试图一方面通过以市盈率为主的泡沫度指标对中国大陆股市进行测算,另一方面引入理性泡沫概念,用计量方法对股市泡沫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几乎每只牛股背后都隐藏着动听的故事,比如,"人民币升值受益"、"注入资产、整体上市|"、"央企背景",这些故事过去能引发股价的连番上涨,也带来了泛滥的股市泡沫,但目前继  相似文献   

9.
2000年股市泡沫破灭之后,不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一直支撑着世界经济,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然而,房价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持久地飙升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泡沫。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到法国、西班牙和荷兰,房市过热的情况比比皆是。既然是泡沫,终归就有破灭的一天。对此,经济学家们已经不再有分歧。  相似文献   

10.
"流动性过剩"可能对很多股民来说,都耳熟能详了.什么是股市的流动性过剩?简单地说就是相对股市能提供的投资机会,进入的资金太充裕了,不断推高股市以致出现泡沫.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市泡沫合理范围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股市泡沫的高低对于实体经济的长期投资有着吸引抑制的作用,过高或过低的股市泡沫都不利于股市、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从资本的获利本能出发,联系股市泡沫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从绝对泡沫和速度泡沫两个方面对股市泡沫的合理范围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绝对泡沫过高、速度泡沫过低会造成股市筹资困难,影响实体经济的长期成长性;绝对泡沫过低或速度泡沫过高会吸引实体经济领域的资金大量回流到股市中,同样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还对我国政府干预股市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相关背景继罗杰斯接受央视访谈时暗示A股出现泡沫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股市泡沫正在形成,七成上市公司没有达到国际标准。另一派显居主流地位的代表性观点则认为中国股市只是恢复性上涨,以价值重估为首要主题的牛市行情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2006、2007年我国股票市场的狂热,关于股市泡沫的话题再次成为市场参与者最关心的话题。本文对我国股市从1997年8月到2007年12月共125个月的九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衡量股市泡沫的综合指标,进而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我国股市各个时间段泡沫状况的结果。最后,对现阶段泡沫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控制股市泡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2014年7月22日上证指数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上涨开始计算,本轮A股牛市已经持续了近11个月,未来股市还会继续上涨吗?这需要从股市涨跌的基本逻辑中寻找答案. 股市涨跌的基本逻辑 就股市整体范围来说,影响其涨跌的真实逻辑只有一个: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在这一句话中,应该把握3个关键词:未来、经济和预期.  相似文献   

15.
股市泡沫来源于投资者对股票的价格预期超过了其基础价值.宏观经济过热将使投资者产生普遍乐观的情绪,并通过自我强化和自我实现机制引发股市泡沫.本文用相关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了中国近年来宏观经济综合指标与股市泡沫指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股市泡沫与前期的宏观经济情况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近12个月的宏观经济增长情况是当期股市泡沫存在的原因,而股市泡沫对宏观经济没有反馈作用.据此,本文认为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股票市场的情况,并通过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等途径来防范股市泡沫.  相似文献   

16.
中国股市能否继续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诗洋 《国际融资》2007,76(2):27-29
在2006年这短短的一年中,股票指数涨了一倍多.上证综指从1161点起步,几乎是单边上行,将2245点的历史高点远远抛在身后.按照200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指数计算,沪深大盘在航空、银行等权重指标股的推动下大涨,上证综指大涨107.88点,站稳2600点大关,单日上涨点数创年内纪录.深证成指同样大涨210.85点,覆盖两市的沪深300指数上涨3.09%,成功站上2000点大关,报收于2041.05点,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全年涨幅分别达130.43%和132.12%.可以说,资本市场在经历了数年的沉静之后终于迎来了寒梅绽放的一天.面对此情此景,投资者们欢呼雀跃.但与此同时,一个声音在提醒大家,当心股市暴涨的泡沫破灭.这究竟是真实的繁荣,还是虚假的短暂泡沫?2007年会是牛市的继续,还是泡沫的破灭?  相似文献   

17.
《国际融资》2007,(8):68-69
资产泡沫是否无可避免? 近一年多以来,随着中国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快速上涨,关于资产泡沫的讨论日渐引起广泛的注意.许多分析人员将资产市场的上涨与人民币升值联系起来,并以1980年代后期日元升值过程伴随的资产泡沫为借鉴,对于中国未来面临的泡沫崩溃和可能的经济萧条提出警告,这无疑是很有价值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运用股票定价模型,结合宏微观经济情况,我们分析了刺激美国股市上涨经济因素和市场心理因素,对股市可能存在泡沫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理论分析,并以此对美国未来股市走向和对经济的影响作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9.
当前,市场中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股市将替代房地产市场成为国家战略”、“经济面临较大压力,尤需股市提供有力支持”等,简言之,让股市上涨是国家的重要决策,股市必须上涨.这是许多投资者义无反顾进入股票市场的重要理论支撑. 从现实情况看,企业负债率过高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大难题,通过大量发行股票来补充资本金似乎能化解此难题.这可能是上述市场言论的主要逻辑所在.  相似文献   

20.
股票市场泡沫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对于股票市场泡沫的研究由来已久,国内外学术界对它的探讨也一直没有停息.本文根据股市泡沫形成的原因,重点阐述了中国股市泡沫过大的危害,并探讨了面对严重的股市泡沫问题应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