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天国 《经济论坛》2005,(9):8-10,15
一、日本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关系 从战后以来到90年代初为止,日本经济基本处于高速增长或平稳发展状态。加之以大企业为中心实行“终身雇用制”和“年资工资制”等原因,日本的就业状况非常稳定,失业率很低。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进入了长期的经济萧条,失业率从1992年开始上升,到1995年突破3%大关,当年物价下跌,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大量的银行不良债券显现出来,公众对经济的恢复失去信心。1998年上升至4%,并接近5%,2003年上升至5.3%。  相似文献   

2.
2006年日本科技发展综述(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日本进入经济恢复增长的第5个年头,全年GDP增长预计将超过日本政府预期目标(2.1%),达到2.5%。2006年是日本科技政策“大年”,4月份日本开始实施第3期科技基本计划、发布《技术战略图2006》,5月份发布《新国家能源战略》,  相似文献   

3.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1)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2)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56~1966);(3)经济和技术“自由化”时期(1967~1978);(4)由“加工贸易立国”向“技术立国”转变的时期(1979年至现在)。在这40年中日本是怎样走上技术立国的道路的呢?我们拟从日本的经济投入中产业、科技政策的关系上,分阶段探索其历史演变的过程,从中获得启发。 (一)战后10年恢复时期日本以其惨重失败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它有9/10的商船,1/4的房屋,1/5的工  相似文献   

4.
从“文革”发端的1965年到日中恢复邦交的1972年,“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卷日本。本文以当时日本综合性杂志的有关中国报道为素材,从日本论坛的“中国论”的变迁过程来探讨“文革”对日本的影响和)中击,同时也回顾了“文革”之火在日本,从学生运动到工人阶级,从“全共斗”到新左翼各派,从学园纷争到个别斗争的阵地战的变迁过程。本文认为,研究“文革”对日本的冲击与影响,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个时期研究中国的成果总结来认识,还要将其置于战后日本精神史的高度进行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5.
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低迷,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制度上分析,日本某些内在制度的“疲劳”,内在制度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的不协调,也是造成转型期日本经济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日本经济是我国长期研究与借鉴的对象,因而日本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内在制度“疲劳”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地完善,但内在制度  相似文献   

6.
银行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链条中关键的一环。50年代初期至80年代中期,日本银行业发展迅速,促进了经济的后来居上。然而,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银行业开始搞“泡沫经营”,激发了许多社会经济问题,甚至导致“平成经济萧条”,为日后遭受金融危机影响埋下伏笔,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麻烦。在日本诸多大银行跻身“泡沫经济”之时,日本多数地方银行没有随波逐流,它们坚持健全经营方针,回避过多的虚拟资本投机,因此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损失较小。探讨日本地方银行成功经验,对于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步伐不…  相似文献   

7.
松下易名     
陈言 《经济月刊》2008,(4):54-57
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日本松下要彻底告别“松下”,成为“Panasonic”了。在很难出轰动性经济新闻的日本,松下易名拔得了今年日本经济新闻的头筹。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奇迹般地复苏、崛起,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经济腾飞之“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日本政府重视宏观经济的调控,强化产业政策的引导,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塑创了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一、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日本政府认为,经济运行永远是动态的,一些产业的兴起成长,必然有另一些产业在衰退。政府的任务是及时调整,避免更大的损失。战后,日本国内最早呈现衰退的是煤矿业和纺织业,它们曾是战后初期带动经济恢复和自…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沦为战败国的日本经济陷入瘫痪状态,但经过短短几十年,日本经济再次崛起,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日本奇迹”。通过对19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发展进行阶段性的分析,研究造成日本经济波动的内外因素,探究日本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以期发现日本经济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0.
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奇迹似乎已告终结,经济的弹性正在下降,因此美国经济也可能感染上轻度的“日本病”,日本的教训是美国的前车之鉴,美国经济的不景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不可忽视的是,即使美国经济不会陷入“日式泥淖”,也会受到明显伤害.  相似文献   

11.
东亚经济的调整与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恩富  夏晖 《财经研究》2003,29(7):34-38
本文描述了东亚经济及其模式的一般特点,重点阐述了其显露和隐含的问题。文章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东亚国家必须突破日本一雁领头的“雁形结构”,尽快形成由日本和中国领先的“双头鹰结构”,或由日本、中国和韩国三足鼎立的“鼎形结构”,提高产业调整速度,共同实现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要在和平条件下提高区域合作紧密化程度,其中,“东盟 中国 日本 韩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组织的不断完善,平等互利基础上的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将为东亚和整个亚洲经济的高效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80年代,东亚在“雁行模式”下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洲经济奇迹”。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在“亚洲四小龙”和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崛起的同时,日本却经历了经济的长期萧条,从而导致了东亚“雁行模式”的终结。在新的世纪东亚经济发展中。日本和中国将以其资金和市场潜力的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东亚经济“双引擎模式”。  相似文献   

13.
面对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日本能否提早摆脱,独善其身? 自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世界金融开始震荡后,这个问题一直高悬在日本政治经济上空。“如果一只蚊子狠狠地叮了大象一口,大象是不会有什么感觉的。”“日本的金融体制非常的健康,经济危机不会给日本经济带来太大的影响。”日本负责经济问题的大臣们曾经如是说。  相似文献   

14.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刘永瑞,蒋宏印二次大战以来,日本经济经历了恢复时期,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阶段,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本经济之所以奇迹般地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是日本政府在战后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市场经济模式。战后日本建立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陈晓玲 《时代经贸》2007,5(11Z):92-93
以美国“反托拉斯法”为蓝本制定的日本反垄断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修正和“本土化”改造,已逐渐融入日本法律传统中并充满自身的特色。鉴于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赶超阶段,很多情况与日本当年情况相近。认真考察日本反垄断法“本土化”过程将对我国反垄断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日本陷阱”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现实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1998年5月,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保罗·克鲁格曼在其个人网页上“抛”了一篇题为“日本陷阱”(“Japan’Trap”)的“NOTE”。在这篇“NOTE”中,克鲁格曼教授非常坦率地为日本经济“开出”了令世人瞠目的“药方”,提出要使日本...  相似文献   

17.
朱建文 《经济问题》2002,(3):64-64,F003
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尤其是“政府宏观管理”方面的失误,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可谓“前车之鉴”,启示良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必须全方位对外开放,扩大内需,抑制经济泡沫化,注重创新。  相似文献   

18.
王飞 《经济学动态》2004,(11):10-113
20世纪的90年代被称为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毋庸多说,“失去10年”的原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的发生期间。泡沫经济时期企业和居民相信土地价格永远上涨的“土地神话”,结果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同时膨胀,土地神话的破灭使得资产和负债情况严重受损,地价的下跌直接打击了信用风险最集中的银行部门,动摇和破坏了日本经济信用体系的根基。资产和负债的严重受损、信用体系的破坏是日本经济低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终身雇佣制”在日本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殊的社会基础。通过对日本企业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的分析,讨论了在当前持续的经济不景气面前,作为日本传统管理模式标志之一的“终身雇佣制”在日本继续存在的必然性。对新形势下“终身雇佣制”的可能变化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区域创造”,意指立足于本地的资源、区位等的优势和特点,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以增强各功能区域块的经济活力,改善该区域内人们的生活和娱乐环境。日本“区域创造”的内涵较我国目前实施的以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风险投资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创新”要广,它涵盖了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背景和现状泡沫经济出现后,日本的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结构也开始发生动摇,“泡沫经济”时代的诸多问题开始显露。过度的人口和产业大集中(主要集中在东京和大阪等京阪地区)不仅造成了这些地区本身的负荷过重和地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