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矿安全规制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煤矿安全规制的不当密切相关,从理论层面分析,可以归结为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煤矿安全规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在中国煤矿安全规制中,不仅存在着中央政府与煤矿企业关于安全生产的委托—代理关系,同时还存在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于安全监管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下,地方政府就可能与煤矿企业合谋,从而可能对安全规制政策的制定及规制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煤矿生产安全,改善煤炭安全生产环境.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煤矿技术管理情况,对煤矿安全生产和技术管理两者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得出加强技术管理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前提与保证.因此,科学技术作为煤矿的第一生产力,如何确保煤炭生产安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在较长时期内以煤炭及其制品为主要能源的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煤炭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安全管理是改善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现状、杜绝煤矿事故的根本措施,实现煤矿企业生产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因此对于煤矿生产而言,安全管理是其永恒的主题。而矿难是一个全球性的、复杂性的问题,其涉及各个方面,需要深入、具体地研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文章以安全管理的内涵为立足点进行分析,总结煤矿安全管理的组成要素,分析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以某煤矿为例提出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独有的能源结构特点使得煤炭行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但是,我国95%的煤矿开采是地下作业,煤矿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所以如何更好地完善煤矿的安全监管,是一个摆在政府和煤炭企业面前的关键问题.因此,我们要正视自身安全监管体制的弊端和缺陷,不断改进监管举措,促进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我国煤炭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而煤炭又占能源消费的70%左右,煤炭产业集中度、安全生产情况、机械化等方面决定了产业发展水平。本文从黑龙江省煤炭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黑龙江省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十一五"时期国家和黑龙江对煤炭产业规制政策的分析,给出了"十二五"时期低碳背景下黑龙江煤炭产业的横向规制思路和纵向规制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旅游业服务质量规制与产业效率提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旅游服务质量规制增强过程中,旅游产业效率会有不同的变化规律。从旅游服务质量非规制到弱规制时,22个城市的综合技术效率趋向不变或下降,说明弱规制对旅游企业的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从弱规制到强规制时,22个城市的综合技术效率趋向不变或上升,但是上升的城市只有3个,说明强规制对旅游企业的效率产生了有利作用,但是影响范围较小。通过总结中国服务质量规制与产业效率的实证经验,本文尝试性提出了旅游服务质量规制强度和旅游产业综合技术效率关系的“TQ定律”,认为综合技术效率与旅游服务质量规制强度呈U型关系。未来中国需要从旅游产品供给、旅游需求构成、政府职能转变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整,这样才能促使旅游服务质量与产业效率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7.
齐兵 《科技转让集锦》2014,(21):133-133
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的建设是煤矿安全的重中之重,只有煤矿安全监察体系得以完善,才能保证煤矿开采的正常运行。煤炭产业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产业,但是,近几年来,因煤矿事故发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矿工的生命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煤矿安全的问题成了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我国针对这一重大问题,在2000年实行了符合人民需要的煤矿安全监察体系,这一体系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有效防止了煤矿事故的发生。即使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但却只治标未治本,并且监察体制出台的时间不长,解决问题还不够全面,煤矿事故仍有发生,这说明我国的矿产安全体制仍然需要继续完善,这也是我国矿业发展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非对称信息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引入竞争性的电煤价格进行分析得出:电煤价格市场化对规制部门进行电力产业规制产生了影响,在电煤价格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应提高对电力产业的激励程度;煤炭企业的租金随着自身讨价还价能力和发电企业效率的提高而增加;发电企业的垄断租金随着规制部门激励程度和自身效率的提高而增加,随着煤炭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而减少。因此,应加强电力产业规制,采取多种措施限制电煤价格,实现煤炭电力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现以内蒙古赤峰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为例,从煤矿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入手,分析煤矿安全管理的不足之处。并依据这些缺陷提出具有可行性、针对性的对策,期待能够为煤矿的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有用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康 《科技转让集锦》2012,(16):229-229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以及工业的主要原材料,煤矿的安全生产运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我国的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但是由于我国的煤矿生产安全监测的不完备、管理手段落后等原因,造成了近年来煤矿事故频发。本文根据上述的问题对提高我国煤矿的安全保障能力进行了讨论。首先介绍了我国煤矿安全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我国煤矿安全发展理念,最后对我国煤矿建设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煤炭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能源,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为充分保障我国煤炭安全,需要强化煤炭安全管理。本论文重点探讨了新时期煤矿安全管理创新,以期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推动煤矿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商》2016,(2)
自十二五期间以来,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由于我国煤矿严峻的自然条件和有限的生产开采条件,及其它的内在因素使得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同比世界其他主要产煤国,仍然较高。因此,通过对煤炭安全生产现状的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从会计上探讨安全成本的控制对策,对促进我国煤矿持续健康发展、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吕佳 《商业研究》2006,(18):118-119,13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产业基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和问题。竞争是提高产业整体效率、改善社会整体福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激励性规制是在保持原有规制结构的条件下,激励受规制企业提高内部效率,给予受规制企业以竞争压力和提高生产或经营效率的正面诱因。我国医药产业可以通过实施激励性规制,推进改革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商》2015,(39)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炭开采业日益发展,煤矿采掘量也日益增多,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高发的煤矿安全事故,这无疑给政府的煤炭安全生产的管理敲响了警钟。冷静分析近年来事故高发的各种原因可以发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行政道德低下是其中很要命的问题。为此,笔者就行政道德建设入手,分析加强管理人员行政道德建设这一途径对提高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及其规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以我国石油行业为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规制。首先阐述了产业结构、产业规制的含义,其次分析了我国石油行业的产业现状及进行产业规制的原因,再次就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如何合理地进行产业规制进行了论述,并结合现实重点分析了经济规制中的价格规制和社会规制中环保规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机电设备在煤矿安全供电以及安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在分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煤矿安全供电、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有力措施问题,希望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和提高设备效率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2011年7月10日,由辽宁省煤炭行业协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等部门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东北)国际煤炭工业技术装备博览会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开幕。为期3天的展会涉及煤炭生产、巷道掘进与支护、煤矿运输、煤矿安全及监控等设备,是东北地区影Ⅱ向范围较广泛的煤机盛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国逐渐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煤矿产业在运行等方面的安全。本文结合煤矿在实际生产中的几个具体环节,对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事故数量、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煤矿安全规制体制存在一些弊端,规制权力配置失当.本文通过对美国、南非、印度煤矿安全规制体制的分析比较,试图寻求一条中国煤矿安全规制体制变革的理想道路.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鹏 《现代商业》2011,(20):124
当前我国煤矿生产能力总体良好,产量逐年递增,极大满足了民众对煤炭的需求,但是我国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式仍然十分严峻,煤矿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煤炭工业向现代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针对在生产中存在个各种问题,提出了建立制约性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机制设想,保障煤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