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结合金融危机背景,从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理论根源和现实根源出发,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了如何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妥善运用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2.
尽管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中受到质疑,但其并非金融危机的根源。因而美国证监会反对废止公允价值计量,而2009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还公布了《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本文认为,从长远来看,我国必将建立并实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相似文献   

3.
关于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学术界和实务界进行了广泛地讨论,公允价值首当其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出发,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内涵,进而深刻剖析了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的影响;最后,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纪承干 《会计师》2012,(14):20-22
<正>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公允价值会计备受质疑,反对者甚至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根源,要求停止使用公允价值。对此,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的运用引起广泛关注。事实上,公允价值并非金融危机的根源,现代产权保护理论是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而对经济学收益计量的追求是公允价值产生的内在动力。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资产评估中介行业的监管、提高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和完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制度来改进公允价值会计,使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更为相关和可靠。一、问题的提出由于金融创新和其他创新业务的兴起,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大力提倡在  相似文献   

5.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恶化,以金融界为代表的反对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会对整个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实际上,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危机只是起到一个放大的作用,而并非金融危机的根源。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的失败,过度的短期化行为以及金融机构内部和管理层与股东之间问责制缺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公允价值不仅是计量金融工具的唯一可行方法,更提高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应完善基于金融稳定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发挥会计的风险揭示功能,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发生后,公允价值计量受到多方质疑,被指为是引起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指出公允价值虽不至于是罪魁祸首,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却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并提出通过进一步完善会计操作指南、增强资产评估能力、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等途径减少公允价值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谢玲翌  庞茜 《会计师》2021,(13):1-2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围绕公允价值会计计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外界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具有顺周期效应,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扩大了资产负债表的波动性,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公允价值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是否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成为争论的热点话题.十几年间有关公允价值的讨论不断,这对公允价值未来的走向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是否与顺周期效应直接相关,同时对如何避免顺周期效应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何帆  何跃群 《财政监督》2013,(10):36-38
金融危机引发了金融界和会计界对公允价值存废问题的激烈争论.虽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洗刷了金融危机始作俑者的罪名.但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顺周期性和估价偏差的缺陷成为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公允价值的内涵入手.结合金融危机的背景.客观分析其优越性及局限性.由此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进行反思。并相应提出改善公允价值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关于公允价值的激烈论战。本文立足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和本质入手,分析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缺点,结合公允价值的特质深入剖析导致金融危机的机理,最后提出改进与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允价值争议:计量可靠性与顺周期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允价值增强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助于报告使用者获取更透明和及时的信息,近年来在会计实践中被广泛采用。但是,反对者一直质疑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本次金融危机以来,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又被广泛批评。本文区分了公允价值与公允价值计量,结合金融危机以来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的修改,澄清是公允价值计量而非公允价值原则本身存在可靠性问题,分析了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和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指出金融危机本质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公允价值计量代表着会计计量的发展方向,是会计计量领域的一种变革.但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成为了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结合金融危机的背景,对公允价值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对公允价值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由此提出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2.
论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允价值会计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饱受指责,美国证券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等采取了允许金融机构不必按当前市价确认金融资产价值,重新分类金融资产以避免使用公允价值会计等措施力图缓解金融危机。本文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经济内核具有科学性,有助于满足投资者决策需要,现代市场经济中仍有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基础。但面对金融危机中非公允的市场报价,有必要建立起适应非活跃、非理性市场的公允价值会计操作框架,并考虑如何实现金融危机中会计信息的相关、可靠和可比。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背后公允价值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有密切关系,但公允价值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凶",充其量只是"帮凶".正确认识公允价值,充分发挥公允价值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对应对和解决当前的金融危机有现实意义.我国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做法,而应结合具体实际,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会计成为批判的焦点,暴露出公允价值会计在理论和实务中的许多缺陷和不足。文章在对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产生的根源在于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下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报表中的运用,而实务中会计估值的随意性和披露的不完全性则加剧了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的严重性。展望未来,我们应在保留传统会计体系报告模式的的基础上,加大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再次遭受质疑,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论证了公允价值的含义及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劣势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应该正确看待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最后指出在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一些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研究公允价值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的执行情况及当前金融危机引起的公允价值论战,对公允价值的在我国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薇  李晨钟 《中国外资》2009,(20):80-80
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也使得金融界和会计界对公允价值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文中对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界对公允价值的态度,并为公允价值的未来走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美国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储蓄和贷款金融危机催生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2007年次贷金融危机的爆发却使得公允价值成为众矢之的。华尔街的银行家们纷纷指责公允价值的运用导致危机中的金融机构“雪上加霜”.不得不确认巨额亏损.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或放大了金融危机,难道一个会计学问题真有这么大的魔力.能够影响经济波动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公允价值究竟是罪魁祸首抑或替罪羔羊?未来的公允价值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创伤,危机过后留给人们是更多的思考,对于本次危机的根源,公允价值会计因其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焦点.本文在对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形成机理及传导机制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提出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对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由于采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大幅度缩减了企业资产,由此引发对公允价值计量合理性问题的思考愈演愈烈。本文结合当前所处的后金融危机大背景,反思公允价值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与完善建议,以推动我国今后更好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