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感情寄托和养老的重要责任主体,独生子女一旦遭受死亡或严重伤病残等意外事件,而母亲有不能生育,这些独生子女家庭就不可避免的面临生产、生活和养老的实际空难,独生子女父母将成为抵御风险能力最低、最需要政府和社会帮助的群体。  相似文献   

2.
丁晨 《当代经济》2016,(22):98-100
自1970年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城市中形成了大量独生子女家庭.面对社会的急剧变迁,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基于贝克风险社会理论视角,阐述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在养老方式选择上的差异,分析养老问题上存在的风险因素,并从制度完善、家庭支持和社会网络建构三方面提出规避养老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产生了为数众多的独生子女家庭。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父母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一个突出矛盾。如何应对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养老问题无疑需要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采用SWOT方法对当前我国养老产业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有利于推动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来应对"未富先老"状况下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从而提升我国老人的生命质量和晚年生活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4.
提出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假设,依据调查数据,描述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的选择,探索应对我国大规模急速老龄化的养老战略选择,分析不同养老方式对养老资源的不同发掘整合结构及功能、不同养老方式需要的条件,以及经济住房困难和富裕家庭对不同养老方式的选择。依据老年人不同自理能力,提出对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模型的建构思考,探索规避老龄社会养老风险的制度架构。  相似文献   

5.
对青岛市20世纪70年代政府实行“晚婚晚育,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部分城市青年独生子女家庭进行了调查。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负担很重,问题很多,会直接影响社会发展。全社会应及早重视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6.
透过独生子女外移父母光鲜亮丽的背后,揭示他们面临的养老困境,为独生子女即将外移或已经外移父母,从精神、经济到情感、文化等方面提供切实可行建议,促使他们早思考、早决策、早准备即将面对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对已有的相关研究结论和数据进行分类和总结的基础上,主要以文献研究法总结分析了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的规模、家庭结构、伤亡风险等基本内容。对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未来可能面临的养老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从经济支持、日常生活照顾和精神赡养等三方面对目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点和结论进行了梳理归纳。期望通过总括性和前瞻性的探讨来应对和缓解即将到来的独生子女家庭"少子高龄化"养老危机。  相似文献   

8.
中国目前独生子女数量超过1.5亿,每年由于独生子女死亡新增7.6万失独家庭。独生子女的去世使得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断裂而成为特殊的空巢家庭,失独父母的生活福利受到了严重影响。利用2013年陕西省专项调查数据,分析了失独家庭在生理福利、心理福利、经济福利、社会支持和养老状况等方面的弱势性和差异性。失独家庭生活福利的各个方面都显著脆弱于一般家庭;失独家庭虽然由于丧子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其群体内部由于失独父母特征和去世子女特征差异而显示出部分生活福利的差异性。应改进和细化现有的失独家庭扶助政策,充分考虑政策目标群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扶助。  相似文献   

9.
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的养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日趋急迫的社会问题,也是老龄工作中的新问题。用优势视角基本理念分析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研究他们年老时存在的精神、经济、生活等一系列养老困境及原因。个人、团体、社会应共同帮助他们抚平精神创伤,改变外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使其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优势与其生活环境的整合,以逐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个体家庭、网络家庭和亲属圈家庭的构成方式、相互关系和变动特征进行了探讨。根据本项研究,近代之前传统时期具有抚幼养老功能的个体家庭受到官方和民间重视和推崇;父母在世时兄弟分家被抑制,网络家庭成长空间被挤压;亲属圈家庭是个体家庭获取社会资源的基础和主要的求助对象。近代以来,特别是解放以后,个体家庭的抚幼养老功能被分解;多子家庭亲子分爨形成网络家庭占据主导地位,养老责任由子代单元家庭分担,“家内”养老被“家际”养老所取代;亲属圈家庭对个体家庭的维系作用降低。当代社会,现代法律制度为双系网络家庭的产生创造了制度环境,人口控制政策下独生子女家庭大幅度增加是其产生的生物基础,城市化则成为双系网络家庭发展的推动力量;亲属圈由于已婚女儿与娘家构成网络家庭而削弱,并在部分两代及以上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中趋于消失。  相似文献   

11.
刘咏梅 《经济论坛》2011,(10):172-174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了怎么办”不仅是老年人自己关心的问题也成了社会焦点问题。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和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趋势,“4—2—1”家庭将成为未来家庭的主要形式,在人口倒金字塔的结构下,家庭养老显得力不从心。养儿防老的可行性不断降低,传统养老不堪重负。本文通过以房养老观点的提出,旨在多探索出一些新的养老模式,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努力。  相似文献   

12.
林爱芹 《当代经济》2016,(14):48-49
独生子女家庭是一种高风险的家庭构建模式,需要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承担着唯一的孩子遭受意外等不可控的风险.失去孩子的家庭不仅需要承担着孩子去世的精神危机,还需要考虑老人的晚年由谁来赡养等社会性的现实问题.面对失独家庭的特殊情况,虽然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但是由于物价上涨等客观原因导致失独父母生存现状不容乐观.依据失独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是缓解社会矛盾,解决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养老出现了一种现象,在一些大城市里家庭养老的责任在逐渐下降,虽然中国养老金的覆盖面不广,差距较大,但是拥有养老金的老人越来越少,得从子女那获得经济帮助,反而还要为子女提供一定的经济帮助,老年人在自己可以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还要背负对成年子女的家庭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在研究政府养老是否对家庭养老具有"挤出"或者"挤入"效应,了解政府养老对家庭养老的影响力度,给提高老年人福利,促进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平衡发展提供政策性依据。  相似文献   

14.
父母与子女间的代际伦理仍是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的伦理关系。养老、敬老是基本的家庭美德,家庭尤其农村家庭承担了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且在较短的时间里,指望“未富先老”的国家完全代行养老之责并不现实。因此,在政府不断强化社会保障功能的同时,弘扬发展以孝为核心的家庭养老文化,仍然是基本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周长洪 《经济学(季刊)》2011,(1):95-102,112
持续了30年的现行生育政策,在对人口控制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在积累负面人口、经济、社会效应:推动人口年龄结构畸形,加速人口老龄化;挤压农民进行生育性别选择;对城乡人群生育权利限定不平等;阻碍新生代教育素质提高;产生大量非意愿独生子女家庭,积聚家庭发展风险和父母养老困境;在城乡户籍一体化改革背景下,该政策可执行性越来越弱等。调整现行生育政策,使之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利于家庭生育权利保护,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李敏 《时代经贸》2009,(5):22-24
我国农村社会形态处于快速转型期,农村家庭、集体和个人储蓄养老功能减弱,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体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采取个人、单位和国家等多方出资筹集养老基金并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帮助和服务、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制度,它是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社会化养老保障的核心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失独家庭的养老现状,指出失独家庭在监护人问题、政府购买服务、养老保险、养老服务模式的选择存在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让失独家庭老年父母过上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18.
第一代独生子女大规模进入婚育年龄,由于此类家庭关系的特殊性,势必对传统的家庭居住方式产生冲击。利用2006年苏州市20-29岁育龄妇女家庭户调查资料,通过列联交互表与卡方检验的方法,判断已婚独生子女居住方式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性。总体上,已婚独生子女与父母的居住方式依然以从夫居为主,但也出现了夫妻之间从妻居、父子之间从子居、双方父母之间从独居等新的居住安排形式,这种居住安排与理性选择理论相一致,意味着新生家庭会根据现实需要作出相机选择。比较而言,已婚独生子女家庭更侧重父母的需求,而已婚非独生子女家庭更侧重子女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外流在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老年人的家庭养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利用深圳市外来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从子女角度分析了中国农村子女外出务工三代家庭中老年人的经济支持.结果显示:首先,农村老年人与其外出务工子女三代家庭的代际支持符合合作群体模型:经济支持主要由子女流向老年父母,最有需要的老年父母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众多老年父母给留守未成年孙子女提供了同住和生活照料帮助,老年父母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支持.其次,外出务工子女的城市化程度并没有影响其提供的经济支持.最后,文章指出了研究结果对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促进剩余劳动力外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失独家庭规模庞大且每年以76万个的趋势逐年上涨,独生子女家庭风险增加.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在家庭文化中根深蒂固,一旦独生子女意外死亡这些家庭就面临着物质和精神上的严重打击.构建失独家庭的关社会关爱服务体系问题重重,一方面是保障政策不完善,没有针对失独家庭的专项立法,经济帮扶杯水车薪,情感关怀机制不健全;另一方面是社会养老工作滞后,专业心理辅导和社区(自然村)帮扶精力有限.失独者作为政策的奉献者急需关怀体系的完善来帮助以重拾生活信心,重新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