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产生了为数众多的独生子女家庭。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父母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一个突出矛盾。如何应对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养老问题无疑需要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采用SWOT方法对当前我国养老产业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有利于推动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来应对"未富先老"状况下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从而提升我国老人的生命质量和晚年生活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2.
刘咏梅 《经济论坛》2011,(10):172-174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了怎么办”不仅是老年人自己关心的问题也成了社会焦点问题。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和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趋势,“4—2—1”家庭将成为未来家庭的主要形式,在人口倒金字塔的结构下,家庭养老显得力不从心。养儿防老的可行性不断降低,传统养老不堪重负。本文通过以房养老观点的提出,旨在多探索出一些新的养老模式,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努力。  相似文献   

3.
对青岛市20世纪70年代政府实行“晚婚晚育,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部分城市青年独生子女家庭进行了调查。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负担很重,问题很多,会直接影响社会发展。全社会应及早重视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4.
提出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假设,依据调查数据,描述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的选择,探索应对我国大规模急速老龄化的养老战略选择,分析不同养老方式对养老资源的不同发掘整合结构及功能、不同养老方式需要的条件,以及经济住房困难和富裕家庭对不同养老方式的选择。依据老年人不同自理能力,提出对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模型的建构思考,探索规避老龄社会养老风险的制度架构。  相似文献   

5.
独生子女政策提出三十多年后,独生子女父母开始步入老龄化,在他们未来的养老进程中,除了家庭和子女在养老方面的帮助,来自政府的财政资金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面对未来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困难,需要政府和家庭共同面对,解决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障问题是家庭的责任,也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二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我国形成了以孩子为核心的家庭结构,存在一定的风险,独生子女家庭因孩子唯一性,会承受更大的养老风险。失独老人属于社会保障范畴内的弱势群体,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使失独老人能快乐的度过晚年。  相似文献   

7.
在对已有的相关研究结论和数据进行分类和总结的基础上,主要以文献研究法总结分析了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的规模、家庭结构、伤亡风险等基本内容。对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未来可能面临的养老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从经济支持、日常生活照顾和精神赡养等三方面对目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点和结论进行了梳理归纳。期望通过总括性和前瞻性的探讨来应对和缓解即将到来的独生子女家庭"少子高龄化"养老危机。  相似文献   

8.
在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范式的指导下,结合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构建了一个用于解释中国农村老年家庭养老风险与老年福祉动态演进的跨学科分析框架.框架以农村老年家庭为分析对象,从个体、家庭、社区多尺度视角出发,将养老风险拓展为涵盖风险、脆弱性和恢复应对策略三位一体的广义风险概念.继而将广义养老风险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结合,形成以养老风险为核心的影响机制链条,分析"养老资本→养老风险→老年福祉"的动态演进机制,探索创新降低养老风险、提升老年福祉的家庭支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养老项目投资大、运营成本高,整体发展存在很多问题.面对当前我国养老产业所存在的矛盾,以PPP模式推动养老产业发展,通过养老机构的发展与创新,可有效解决当前养老产业中面临的"资金、服务"两大难题,能够实现风险的分担和养老支持性政策的突破,保障社会投资者的基本收益水平,使之能够在我国养老事业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林爱芹 《当代经济》2016,(14):48-49
独生子女家庭是一种高风险的家庭构建模式,需要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承担着唯一的孩子遭受意外等不可控的风险.失去孩子的家庭不仅需要承担着孩子去世的精神危机,还需要考虑老人的晚年由谁来赡养等社会性的现实问题.面对失独家庭的特殊情况,虽然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但是由于物价上涨等客观原因导致失独父母生存现状不容乐观.依据失独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是缓解社会矛盾,解决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三农问题,为广大农民解决后顾之忧一直是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的前提标准。但是经济发展中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农村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劳动力流动加快等问题使传统的养老方式作用大为降低,农村的养老风险变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出现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居民的参保率,但是它的影响是有限的。本文将以江苏如皋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的情况为例具体分析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两种养老模式,以小见大反映出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地区的农保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改善相关地区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吉林省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随之衍生一系列社会负担问题,如人口老龄化随之带来的的养老服务社会性问题正在逐渐得到重视.刚刚召开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我国将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此将有利于稳固家庭和睦,利于"社会化养老"服务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贫困区和农业区,社会养老模式的缺失,使得西部大部分农村地区养老问题的解决都依靠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失独家庭规模庞大且每年以76万个的趋势逐年上涨,独生子女家庭风险增加.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在家庭文化中根深蒂固,一旦独生子女意外死亡这些家庭就面临着物质和精神上的严重打击.构建失独家庭的关社会关爱服务体系问题重重,一方面是保障政策不完善,没有针对失独家庭的专项立法,经济帮扶杯水车薪,情感关怀机制不健全;另一方面是社会养老工作滞后,专业心理辅导和社区(自然村)帮扶精力有限.失独者作为政策的奉献者急需关怀体系的完善来帮助以重拾生活信心,重新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以前主要依靠家庭保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人口流动等现象的出现,使家庭的养老功能受到严重冲击,这就需要其他养老模式对其进行补充。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论证了推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我国农村中的社会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家庭结构也发生了转变.于是产生了所谓的“空巢家庭”.如今空巢家庭的数量逐渐增加,已不再是个别家庭所面临的问题,而是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然而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更是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传统观念的限制,社区养老模式成为我国老龄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快速老龄化背景下,积极谋划家庭养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究了教育程度对家庭养老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教育程度提升,家庭制定养老计划的意识增强,养老方式选择更多样化,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也更强烈。异质性分析表明,教育程度对家庭养老决策的影响在高等教育扩招前后没有明显差异。但当家庭社会保障水平不同时,教育程度对家庭养老决策的影响存在差异,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的家庭,制定养老决策的积极性较高;教育程度对家庭养老决策的影响还存在性别上的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对待风险的态度更为谨慎,制定养老计划的意愿更强烈。进一步分析表明,教育程度主要通过提高家庭收入、促进财富累积等途径对家庭养老决策产生影响。本文不仅为家庭采取针对性养老措施防范化解养老风险提供参考,还对中国实施积极老龄化政策以实现“老有所养”的民生目标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空巢和独居老人不断增加.但目前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都不能解决中国养老所遇到的瓶颈,此时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社区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成为了我国养老问题新的突破口.由于我国养老服务行业面临着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和大量公共或私营资源闲置浪费的问题,因此运用共享经济理论整合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探究武汉市社区养老模式“一键通”的尴尬,探究出共享理论在社区养老服务行业的可行性及发展.力求在追求养老公平的理念下,以共享经济模式保证社区养老的可得性、便捷性、经济性,构建适合老年人养老的服务方式和体系.  相似文献   

19.
应对老龄化挑战 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庞大的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不仅是一个严峻的现实经济问题,而且将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从战略上应结合中国的国情,考虑分层推进、逐步过渡,不同地区之间宜采取差别性政策。同时,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合理划分政府、个人(家庭)、市场等不同主体的保障责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创建一条新型的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之路。  相似文献   

20.
高胜恩 《经济问题》2000,(12):45-48
家庭养老在我国一直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目前它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作者指出为满足农民的养老意愿,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仅靠家庭养老是不够的,还要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同时要花大气力努力探索更好途径,以解决养老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我国的老年人摆脱困境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