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消费者考虑集构成——基于中国消费者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玉 《经济管理》2006,(19):56-58
考虑集是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重要因素,品牌只有进入考虑集才有可能被消费者购买。本研究在上海以牙膏作为测试对象,分析了消费者考虑集构成的特征,并检验了人口统计变量对考虑集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消费者决策型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思根 《经济管理》2004,(18):28-33
消费者决策型态是消费者选择商品或服务时的一般心理定位,它支配着消费者的决策行为,是零售商选择目标市场和制定促销策略的重要依据。对上海市居民的研究发现,中国城市消费者具有完美主义型、品牌认知型、新潮时尚型、休闲享乐型、经济实惠型、粗心冲动型、困惑不决型、忠诚习惯型和随机决策型等9种决策型态,人口统计变量与部分决策型态有显著性关系,部分人口统计变量在基于消费者决策型态的细分市场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杨佳  杨倩 《经济论坛》2009,(22):122-125
随着大型超市纷纷发展自有品牌,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认识也越来越多。本研究主要从感知风险和人口统计变量的角度来研究其与自有品牌购买倾向间的关系。于杭州、武汉两地各大超市前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29份。研究结果发现:消费者感知财务风险、安全风险、社会风险与购买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会影响自有品牌购买倾向。  相似文献   

4.
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将上海市中式服装市场按人口统计变量进行了细分,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实地调研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从心理变量出发找出将消费者分群的内在因子,为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中式服装品牌化运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以往学者对品牌个性、品牌认知、消费者自我概念和品牌关系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四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模型引入了品牌认知作为中介变量,消费者自我概念作为调节变量,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品牌资产评估的公共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消费者态度方面对品牌资产评估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分别得到七个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评估维度,其中公共因子包括:品牌忠诚、品牌形象、企业家形象和品牌支持,基本公共因子包括品牌创新和品牌韧性,特殊因子包括品牌延伸、品牌扩张、品牌价值和品牌宣传.本文还讨论了研究的意义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来自于企业的外界环境变量和消费者的个人变量出发,实证研究了消费者再购决策模型.研究结果发现,服务人员与顾客的交往质量及企业的环境质量对顾客的满意感和再购意向有显著影响,但满意感与顾客再购意向之间没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同时,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变量也是影响消费者再购决策的重要因素,企业应根据顾客的人口统计特征做好市场细分工作.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学者对品牌资产的相关研究逐渐向纵深化和整合化方向发展。本文将当前品牌资产领域内的主要研究归纳为三个方向:一是在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框架中继续深化;二是对原有的不同视角研究进行整合;三是研究范式的创新。文章最后探讨了品牌资产的认知范式和关系范式之间的差异,同时分析了品牌资产关系范式应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实证了消费者自我概念结构维度对品牌个性的相对影响力以及人口统计因素(性别、年龄)的调节效果.结果显示,在3个被研究的自我概念维度中,实际自我概念对品牌个性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社会自我概念对品牌个性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理想自我概念对品牌个性的影响则未获统计学意义上的支持.而在性别和年龄等人口统计学因素调节下,消费者自我概念结构维度对品牌个性的关系强度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实施基于消费者自我概念的品牌个性定位与推广战略具有理论意义和实务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利用北京市实地调查的495份消费者问卷,选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对消费者猪肉消费行为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变量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以及不同追责意识下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变量对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影响的差异,全面考察了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消费者普遍倾向于购买可以明确识别品牌的猪肉,且多数消费者将之转化为行为习惯;消费者对品牌可追溯性的信任度整体较高,大多数消费者相信对可以明确识别品牌的猪肉比不能明确识别品牌的猪肉更易追查到安全事件责任人;消费者对品牌猪肉可追溯性的信任程度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猪肉的购买行为,忽略品牌可追溯性变量的内生性会明显低估该变量对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的影响;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变量对具有追责意识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的影响不管是显著性还是作用程度都要明显高于不具有追责意识的消费者;购买成员、性别、年龄、是否有小孩等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猪肉的购买行为。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化建设,通过多样化渠道的宣传和引导来增强消费者的追责意识和维权意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1.
品牌定义与品牌资产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品牌与品牌资产理论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分析了国内外品牌及品牌资产理论的研究框架。品牌定义的研究分别为标识理论、个性理论、关系理论和价值理论;品牌资产理论的研究框架分别为财务导向理论、竞争导向理论和顾客导向理论。国外有关品牌定义和品牌资产理论的研究框架比较完善,其理论研究的创新始终追随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对品牌定义和品牌资产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进行研究论证,从而明确学术研究的必有性和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区域品牌资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基于文献回顾和访谈,构建了农产品区域品牌资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模型。研究发现,资源基础、产业优势、组织管理、创新氛围和营销刺激作为关键因素,对农产品区域品牌资产构成维度有差异化影响,并且,在农产品区域品牌资产维度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因果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3.
品牌资产管理是品牌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除了规划、积累、评估和维护品牌资产之外,还需要对品牌资产进行积极的使用.提出了"品牌资产延伸"这一全新概念,旨在探究有关品牌资产使用的规律,全面讨论并尝试整合品牌资产使用的各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品牌价值与产权改革—MBO后的美的电器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把企业品牌价值与企业产权改革、激励机制改革结合起来.论文以管理层收购后的上市公司美的电器为研究对象,发现MBO后的企业品牌价值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明显优越于其他同行业上市公司,体现了一种立足长远利益的行为.本文认为企业品牌价值背后是企业的产权问题.明晰企业家在品牌形成过程中的人力资本产权,有利于保证品牌价值得到持续增值和长远发展,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目前中国畜产品信任危机现状、解决途径—品牌资产投资,回顾了信任机制、品牌信任、品牌资产形成等相关文献,结合畜产品信任特性,提出了畜产品品牌信任和品牌资产形成机制,为以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品牌资产评估:一个模型的提出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品牌价值日益得到承认与重视的大趋势下,品牌资产评估的重要性也日趋明显。笔者就品牌资产价值从经济学角度给予了理论上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品牌获取的超额利润为基准,着眼于未来获利能力的评估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与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7.
高溢价产品的品牌资产驱动因素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华  苏勇 《经济管理》2006,(16):37-42
随着奢侈品在我国市场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思考高溢价产品背后的原因。本文基于营销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高溢价产品的品牌资产驱动因素的定性模型,并提出了高溢价产品的市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产品、服务的同质化趋势导致品牌成为企业战略财富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通过并购方式取得品牌或品牌相关资源有助于企业快速进入新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内涵,导致品牌并购呈上升趋势。品牌并购可被视为一种支付较高品牌溢价从外部获取品牌资产并进行品牌整合的资本运营方式。品牌并购绩效中长期呈下降趋势;每股未分配利润与品牌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并购公司内部充足的留存积累有利于后期整合工作的开展,同属管辖与品牌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顾客、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是培育服务品牌资产的重要平台。本文将互动质量分为员工-顾客互动质量、企业-顾客互动质量和企业-员工互动质量3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基于多维互动质量的服务品牌资产驱动模型,通过对广州市代表性服务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顾客互动质量与企业-员工互动质量密切相关,企业-员工互动质对员工-顾客互动质量有直接影响,三维互动质量通过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对服务品牌资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Research in Economics》2001,55(2):135-153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usehold saving behaviour by different cohorts with various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 in Japan. Pooling the 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Income and Expenditure in 1984, 1989 and 1994, the cohort analysis finds a substantial behavioural difference in the baby-boomer generation in Japan after 1989. As this generation is the largest demographic group, this finding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to policy maker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