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实证了消费者自我概念结构维度对品牌个性的相对影响力以及人口统计因素(性别、年龄)的调节效果.结果显示,在3个被研究的自我概念维度中,实际自我概念对品牌个性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社会自我概念对品牌个性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理想自我概念对品牌个性的影响则未获统计学意义上的支持.而在性别和年龄等人口统计学因素调节下,消费者自我概念结构维度对品牌个性的关系强度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实施基于消费者自我概念的品牌个性定位与推广战略具有理论意义和实务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日用品产品危机为研究情景,以品牌关系质量作为衡量品牌关系性质的重要变量,进而探讨品牌关系质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同时进行中外品牌的比较。研究发现,在危机情境下,品牌关系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个重要心理变量,对顾客满意与购后行为倾向有强烈的正向影响;国外品牌与国产品牌相比,明显地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表达、自我概念联结及相互依赖评价,其中社会价值表达对顾客满意具有最大的影响力;而在承诺、真有与应有之情及信任三个构面,国产品牌较国外品牌具有显著优势。结论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目前多数情况下,中国消费者仍推崇国外品牌的原因。同时,本文对本土企业如何在危机情境下提升品牌竞争力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产品伤害危机下,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受到消费者个体、企业、竞争品牌和社会舆论等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过程产生直接影响,又通过认知作用机制和情感作用机制产生间接影响.这些因素对产品伤害危机下的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过程产生延缓或促进作用.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中,责任归因、感知价值、感知风险和品牌情感起着重要的中介变量作用.  相似文献   

4.
品牌的意义在于创造与界定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作为品牌.消费者关系的基石,半个世纪以来,品牌意义受到西方营销学者的持续关注。本文围绕品牌意义的形成、测量与创新这些核心研究领域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疏理和评介,并探讨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对国内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产品伤害危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产生深刻影响。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经历衰减、恶化、脱离和终止的演化过程。在断裂过程中,消费者的心理发生变化,对品牌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在产品伤害危机下,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的实质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消极变化的过程,这个变化过程受到促进因素和延缓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消费者—品牌关系理论对关系的变化缺少研究,这与通常采用实证方法难以获取某些变量的数据有关。因此,尝试将自然科学领域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借鉴到社会学领域的消费者—品牌关系研究中,结果表明,消费者—品牌关系状态的变化可以类比于物体的运动变化,变化模型及变化公式能够表达不同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品牌关系变化的因果关系、决定关系、数量关系,能够较好反映现实场景。  相似文献   

7.
该文分析了消费者—品牌关系的演变状态、形式和动力,阐明了消费者—品牌关系的演变过程。消费者—品牌关系演变可分为过客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和亲人关系等四种状态。消费者—品牌关系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外一种状态存在线性演变和非线性演变形式。企业、消费者和竞争者是消费者—品牌关系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消费者—品牌关系经历了建立、发展、维持、衰退、断裂和再续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认知-属性"研究范式的消费者品牌认知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消费者品牌认知仍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基于分析心理学的原型理论(Archetype Theory)为研究者从更深层次思考消费者的品牌认知以及消费者品牌理论的建构提供了新的概念依据,而且为创新品牌理论提供了思想和方法上的启示。本文回顾了原型的概念、品牌与原型的关系、品牌原型的分类、原型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了原型在品牌领域有待未来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变,通常是在贴牌的同时将自有品牌推广向国际市场。往往品牌成败在于消费者对其态度和感知。近年来原产地效应及混合产品已成为学术界关注两个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原产地效应与哈萨克斯坦消费者对中俄两国品牌的态度,制造地为中国对品牌态度影响,品牌来源国为俄国和中国分别对中俄两个品牌态度影响及相关关系。本文通过在哈萨克斯坦进行问卷调研,建立研究模型,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为国际品牌营销者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许水龙  付雷 《生产力研究》2014,(10):140-142
品牌钟爱是品牌关系领域又一新的概念,是一种存在于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类似爱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对品牌的积极的、正面的认知和情感。文章通过文献回顾对现有的关于品牌钟爱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消费者品牌钟爱的概念、品牌钟爱的影响因素、品牌钟爱的测量维度、品牌钟爱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等。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现有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品牌消费意识和对民族品牌的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字  王信东 《经济论坛》2010,(12):217-221
大学生作为现实的消费者和未来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其对民族品牌的认知关系到民族品牌现在和未来的市场。本文论述了大学生的品牌消费意识和对民族品牌的认知现状,发现大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品牌消费意识,对民族品牌具有较为正面的认知和抱有复杂的品牌态度。针对大学生群体,从宏观和微观层次提出了提升民族品牌形象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虚拟品牌社群与品牌依恋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虚拟品牌社群特征对顾客体验和品牌依恋的影响关系模型,从顾客体验的角度揭示了虚拟品牌社群中品牌依恋的形成机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虚拟品牌社群的信息质量、系统质量、交流互动和活动回报四个特征是影响消费者在品牌社群中获得体验的重要因素,且不同特征影响不同的体验维度;顾客体验是品牌社群中产生品牌依恋的核心中介变量,但只有情感体验对品牌依恋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感知体验对品牌依恋的直接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企业利用虚拟品牌社群创造顾客体验,增强品牌依恋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姜文杰  张玉荣 《经济论坛》2006,(3):89-91,93
一、品牌关系概念模型及问题的提出 1992年,Blackston根据人际关系交往的原理规范了品牌关系的定义,认为品牌关系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和品牌对消费者的态度之间的互动。其后,Mundkur、Fournier等人进一步扩展品牌与消费者关系考虑的关系主体。Fournier(2001)将消费者与品牌关系分成消费者与产品关联、消费者与品牌关联、消费者与消费者关联以及消费者与公司关联四个层面的关联(Bonds)来研究。Fournier的分析在会面性和操作性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4.
范公广  吴芳  周春元 《技术经济》2008,27(10):108-113
从品牌关系视角,探索性分析了品牌关系对品牌联合匹配性与品牌联合效应关系的调节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品牌关系对品牌联合匹配性与品牌联合效应关系的调节效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越高,品牌联合匹配性对品牌联合主效应的影响越显著;但品牌联合溢出效应的变化并不明显。同时,品牌联合匹配性的前置性影响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基于品牌——消费者行为互动的品牌关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剑亮 《经济师》2007,(7):41-43
品牌关系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建立、维持、发展、测评品牌与顾客的关系。在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关于品牌关系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基于品牌与消费者行为互动的品牌关系结构的五级金字塔模型,从动态视角描述了品牌关系的递进层级的发展过程,弥补了现有品牌关系研究在静态视角和研究层面上的一些不足之处,希望籍此可以来强化品牌关系理论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完备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以帮助企业与顾客建立真正的、牢固的品牌关系。  相似文献   

16.
品牌资产(Brand Equity,又称品牌权益)的定义十分多元,但晚近的学者对品牌资产的定义已从厂商观点转换成由消费者的角度来观察,本研究也基于此观.占、探讨不同人口统计变量下的消费者、对品牌资产的评价是否有所不同。由于整个中国的地理区域十分广大、人口变量组合十分复杂,故本研究拟先以台湾地区的消费者进行研究。本研究运用因子分析及变异数分析,发现不同的人口统计变量下会对广告知晓因子、品牌意义因子、品牌知名度因子上有不同的认知态度,但对呈现设计因子、自我认知因子方面,并没有差异。最后,讨论了本文的贡献、研究限制、未来建议,以及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7.
品牌塑造中的关系营销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之间建立的一种关系,品牌塑造的过程,就是企业与消费者、公众、相关组织及媒体关系形成的过程。因此,品牌塑造对关系营销的思想和方法有着本质的要求。本文在对关系营销理论进行综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品牌塑造中关系营销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品牌塑造中的关系营销框架。  相似文献   

18.
在学者对网络口碑以及品牌转换的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基于消费者的矛盾态度,对网络口碑与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研究发现,网络口碑对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影响显著,负面网络口碑更容易导致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消费者的矛盾态度在网络口碑与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消费者特征变量对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跨国品牌利用催眠的手法来引导消费者、企业以及政府,在建立起跨国品牌与消费者、企业等组织的盲目信任关系后,跨国品牌就可以利用催眠效应来引导消费者、企业、政府做出有利于跨国品牌自身利益的行为,通过催眠暗示,使得中国消费者在品牌消费、品牌认知、品牌联想等方面出现盲目性与非理性。  相似文献   

20.
在产品伤害危机下,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再续经历了从反省、补偿、沟通、接受到恢复的动态过程。消费者与品牌关系再续实质是利益机制和情感机制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益机制是品牌方通过补偿投入和吸引投入,弥补消费者的危机损失,带给消费者促销利益,消费者受到品牌感知利益的吸引而与品牌恢复交易关系。在品牌关系再续的利益机制中,感知风险、感知损失和品牌比较起着调节作用。品牌关系再续的情感机制是品牌方通过补偿投入和情感投入,使消费者对补偿感到满意和恢复品牌信任,从而修复品牌情感,实现关系再续。在品牌关系再续的情感机制中,补偿期望、公平性和责任归因发挥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