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鲍震宇  赵元凤 《保险研究》2017,(10):102-117
本文利用CHARLS数据,基于社会保险福利最大化理论,将最优报销率表示为农村居民医疗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及消费平滑效果等充分统计量的函数。结果表明:医疗保险的消费平滑效果方面,住院报销率每提高10%,患病家庭周食品消费下降率减少3.2%;而门诊统筹保险不具有消费平滑效果;医疗服务需求价格弹性方面,住院报销率提高10%将使住院费用增加3.4%;根据最优政策公式,农村居民住院统筹保险的最优实际报销率为56%~66%,提示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的实际支付水平低于最优水平;但若是大病冲击带来剧烈的消费波动,则免费医疗才是最优保险政策。考虑到城市居民医保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新农合,则统筹城乡居民的基本医保实际报销水平也不宜超过66%。  相似文献   

2.
数字     
90%根据卫生部发布的信息,2013年肺癌、胃癌等20种疾病全部纳入大病保障范畴,报销比例不低于90%,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也将达到340元左右,新农合资金总额增加到2700亿元。按照之前的政策,合作医疗8000元以上可以报销65%,而今年开始,8000~5万元可以报销65%,5万~8万元报销80%,到了8万以上可以报销90%。35.78%最新统计显示,国内基金行业2012年总体上取得了正收益,在市场运行的基金个数有了进一步的快速增长,总数量从2011年底的914只增加到2012年底的1241只,基金增幅刷新了历年发行数量的纪录,增长幅度达到35.78%。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迅猛。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工行、建行的信用卡发卡量均超过1000万张,其他银行的信用卡发卡量也陆续刷新历史记录。发卡量的增加直接推动了信用卡消费额的大幅攀升。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国内各发卡行的信用卡消费总额为3391.2亿元,其中工行的信用卡消费额达到1053.2亿元,占消费总额的31.06%。[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医”随“需”走、“保”伴“人”动,是异地就医参保者的共同愿望。我国现行的以县市统筹为主、以属地管理为原则的医保制度,导致跨统筹地区的就医行为受到诸多限制和阻碍。异地就医的参保者都面临着垫付多、报销难、负担重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逆选择困扰了我国城乡居民医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原有的大病和重病保障之外,基于不同人口年龄需求设计一个有条件、有限度和有年龄差别的特殊医保待遇方案,让参保者在没有享受到大病重病医保待遇的情况下,也可获得一些与年龄相称的医保待遇.这一设计除了能增加参保的弹性,让各年龄群体都自愿积极参保,还可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减少居民和医保的医药开支.此外,它还能促进基层医疗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2009年和2011年的数据,选定短期健康状况评价指标和长期健康状况评价指标,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健康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保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参保者的短期健康状况,并能显著提高参保者长期健康水平,尤其体现在降低参保者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上。同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保会增加参保人员的实际医疗费用支出。总体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参保人群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即产生了正向的健康绩效。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保障》2014,(1):17+19+21
1.美国医保法案受困2013年11月,美国政府公布奥巴马医改网上注册数据:在医改法案生效后一个月,仅有10.6万美国人加入了医保计划,远低于预期。此外,仅有1/4的参保者是通过政府医保网站进行登记的。根据医保法预期,截至2014年3月31日,应该有700万人参与医保注册。法案生效第一个月,加入医保的人数应该能达到50万人,但最终结果远低于预期。2.俄罗斯宣布公民永久享受免费医疗  相似文献   

8.
这次国务院会议释放的信息对医药行业整体构成利好,一方面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和医保水平的提高从总量上增加了药品需求;另一方面基本药物制度的公布将有助于消除行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医药股有望成为攻守兼备的投资品种。  相似文献   

9.
2012年底,人社部等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明确要求在两年时间内全面推行总额控制。面对各地在总额控制年终清算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利用医保日常结算形成的数据,对几个常见的因素进行分析,合理做好年终清算工作。政策调整因素。不断提高医保待遇水平是医保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提高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是提高医保待遇水平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是影响其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17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了现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行运行下,医疗保险参保选择对流动人口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参加居民医保降低了流动人口家庭消费水平,参加职工医保则显著提高了其家庭消费水平;在流入地参保显著促进流动人口家庭消费,而在流出地参保则抑制其家庭消费。区分城乡户籍后发现,参加居民医保对非农业户口流动人口家庭消费存在抑制作用,参加职工医保对各类户籍流动人口的家庭消费均有促进作用。从代际差异来看,参加居民医保对新生代流动人口家庭消费有显著抑制作用,参加职工医保能显著提高老生代流动人口的家庭消费水平。由此,本文从扩大流动人口制度参保率、完善制度顶层设计、化解异地报销障碍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全面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对于控制医疗费用上涨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医疗机构数据和住院患者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四川省A市2016年推行医保总额控制对医疗服务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医保总额控制的控费效果在不同类型医疗机构间存在异质性,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一级及未定级医院的多个细分项费用上升,二级医院总费用显著降低,三级医院的控费努力表现为将手术治疗替换为非手术治疗。此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规模扩大,实有床位数和住院人次数明显上升;二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效率提高,住院天数降低且住院人次数增加。最后,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改善,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一级及未定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有降低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医保总额控制的控费效果有限,并需要警惕新的激励扭曲。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人民储蓄事业也速猛发展。截至1982年底,城乡储蓄存款余额已达675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居民储蓄余额447.3亿元,四年共增加292.4亿元。相当于建国以来至1978年增加总额的1.9倍。1982年增加93.2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今年头五个月又增加了55.8亿元。为了研究储蓄增长的规律和对市场消费的影响,我们召集北京、天津、武汉、沈阳、济南、杭州、太原、兰州、成都、湛江十个城市的银行同志举行了座谈,根据对各地城镇3,000户职工居民家计调查资料进行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医保付费的总额控制是经办机构管理医疗机构的一种手段,是对定点医疗机构年度医药费用总额进行控制,解决的是统筹基金这块蛋糕有多大,每家医疗机构分多少、怎么分的问题,其控制的核心是不合理费用的增长,让医疗机构达到自律的管理。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做法的研究,并对成都市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适当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现状1、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迅速。截止2001年底,我省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为64.9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7.95亿元,增长75.54%,同比多增1.49亿元。1999年-2001年,个人消费贷款余额逐年上升,2000年底比1999年底增加26.47亿元,增长251.38%;2001年底比2000年底增加27.94亿元,增长75.5%。2、个人消费贷款份额不断扩大。我省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占其贷款总额的比例1999年底为0.76%,2000年底为2.43%,2001年底为3.94%。3年内共上升1.06个百分点,(详见表一)表一1999年-2001年全省银行个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底,杭州市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局新开了一个服务窗口:上海医保参保人员医疗费审核结算窗口。有人感到奇怪,上海的医保服务窗口怎么开到杭州来了?原来,上海和杭州两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联手开通了为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报销服务的专线,在对方城市工作、生活的居民再不用为报销医疗费用频繁奔波,可实现当地看病、当地进行结算报销。  相似文献   

16.
在鼓励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的政策背景下,本文研究省级统筹是否会增加医保基金支付风险问题。本文基于交叠双重差分方法,结合宏微观调查数据及各地区职工医保省级统筹实施办法,探究职工医保省级统筹对参保人各项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实施职工医保省级统筹会提高参保人医疗费用支出,尤其是门诊费用和报销费用在统筹后显著上涨;职工医保省级“统收统支”会让下级政府放松监管力度,纵容参保人增加对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的需求,但住院等级差别报销机制会抑制住院费用的上升;风险调剂金制度中的“责任分担”机制可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但效果微弱;参保人年龄越大医疗费用支出增长越快,且在省级统筹后增长幅度更大。因此,在推进医保统筹层次提高的过程中,应注意防范不同年龄阶段参保人的过度医疗行为,并尽快落实医保基金“统收统支”和相关医保基金监管机制,合理控制医保基金支出,促进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农村医保),是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目前,中央财政补助从2003年人均20元,增加到2016年的420元,15年间增加了20倍。随着财政投入增加,配套措施不断完善,农民看病的报销比例有了较大提高,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也应看到,农村医保还存在很大改进空间,需要突出重点,提高效率,避免因病致贫和无钱治病。本文针对目前农村医保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围绕"大病统筹"规范资金筹措和支出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居民医保——行进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24日,家住湖南省株洲县淦田镇的贺天明同学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县医疗保险局拿到了医疗费报销款5206元。贺天明是株洲县职业中专的学生,一个月前,刚满17岁的他不幸被医院诊断出患有尿毒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花去治疗费万余元。不幸中的万幸,贺天明在2008年3月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按照居民医保的政策,他每年可获得的最高医疗费支付限额是7万元。  相似文献   

19.
公平普惠是我国卫生和健康事业建设的目标,基本医疗保险是实现目标的制度保障。本文基于安德森医疗服务利用行为理论,采用三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采集湖北省少数民族贫困县965个农村参保者的调查数据,通过收入五等分法、二元选择模型和两部分模型对基本医疗保险受益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均等化的医疗保险政策不仅实现了规则公平,实践中也提高了低收入参保者的医疗服务利用行为,即低收入组与高收入组有相似的就诊行为,且最低收入组比最高收入组还有更高的报销可能性。但是从医疗服务利用结果和疾病经济负担来看,低收入者仍然处于劣势。最低收入组和较低收入组均比最高收入组有更高的慢性病患病可能性和更差的自我健康评价,同时低收入组有着更重的疾病经济负担。此外,少数民族居民、失业者、年长者、有配偶的居民可能有更差的医疗服务利用结果。因此,中国在实现全民医保的基础上,未来还要进一步提高医保受益公平性。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在网络上搜索“异地就医”关键词,仅有10余条记录。2008年1月再次搜索时,竟达到了58万条之多——异地就医无疑已成为参保者最头痛的问题。 2006年12月,17位异地安置在深圳的离退休人员致信温家宝总理,反映他们异地就医报销难的问题。 …… 按照国务院部署,2010年医保制度将实现全覆盖,更多城乡居民进入医保网,加上人口流动加速,异地就医现象更为普遍,异地就医难的问题日显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