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五"人格模型及其在人事测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五"人格模型的5种人格特质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此模型时社会心理学与组织心理学及心理学的其他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起到积极作用,很多研究者就"大五"人格模型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很多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结论,并以此作为人事测评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五"人格对工作绩效预测性的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人格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个重大的成果.即“大五”人格模型的建立。该模型的出现被称为是“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并被认为是适合全人类的。“大五”模型以cattell的16PF为基础.属于人格的特质理论。许多心理学家都根据自己的研究重复得到了类似的五个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跨化研究都支持人格“大五”模型。“大五”已在德国、荷兰、西班牙、匈牙利、菲律宾等国获得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任何品牌或产品都应该具有个性,1997年研究界运用心理学中的“大五”人格理论模型对品牌个性维度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来,品牌个性已经成为营销学、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焦点之_。  相似文献   

4.
洪文珍 《企业经济》2006,(10):48-49
本文回顾了《大五类人格维度和工作绩效:综述性再分析》中的大五类人格维度的起始和确认,阐述了用于效度预测、效度考察局限性的认识。特别指出,由于大五类人格维度并不是结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和实践的结果,所以在国内应用于工作绩效评估并不广泛。因此,对大五类人格维度的研究和应用,要结合国情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5.
程璇 《企业导报》2009,(3):157-157
"大五"人格模型是近年来得到普遍认同的一个模型,国内外学者们对"大五"人格和人们的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十分感兴趣,并经常用它来指导人们进行职业选择。本文在介绍"大五"人格模型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大五"人格的各个纬度对人们职业选择和工作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探讨大学生大七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模型。方法:抽取南昌大学334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和《综合幸福问卷》进行调查,使用SPSS13.0、LISREL8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构方程表明,在“大七”人格的各个维度中,随和、重情、和利他这三个特质能有效地预测幸福感。结论:在大学生群体中,“大七”人格是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有力预测指标,随和是影响幸福感的核心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7.
张玮 《价值工程》2010,29(33):179-179
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以及认知学派构成了人格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它们对于我们理解人格的本质作出了贡献,且至今仍以不同的形式活跃在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本文在对人格心理学研究传统范式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一些新的研究范式,并提出未来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揭示人格研究的复杂性与广泛性。  相似文献   

8.
在很多最佳雇主眼里,对员工的“情谊”而非“法律”层面的援助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深刻嵌入到老板人格和管理者的人格当中,虽然并没有条理规定企业必须这么做,但企业也愿意负责,这和家庭观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9.
阅读     
《数据》2011,(9):6-7
暗时间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这里的“思维时间”,即所谓的“暗时间”。本书以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为主要角度,涉及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进行思考,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带来怎样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2019年对国内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了11.05%。旅游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行业激烈的竞争加大了员工的工作量,而该行业人员工资却处于较低水平,这导致旅游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不高,存在离职倾向。研究假设与实证设计大五人格与离职倾向20世纪80年代,Mc Crae&Costa提出了包括开放性、责任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在内的大五人格理论,也称为人格五因素模型。具备高宜人性特质的企业员工会表现出亲和力、善良、利他等特征,他们更尊重工作环境,离职倾向较低。故提出假设H1:旅游企业员工的宜人性人格特质对离职倾向具有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1.
商业与人     
“批判性精神”与“建构性人格”。中国之未来变革,需要更多结合了“批判性精神”与“建构性人格”的知识分子的集体出现。这正是我们从吴敬琏——这位八十岁老者身上得到的最大的财富。  相似文献   

12.
前一段时间参加一个心理研讨会,一位多年从事心理研究的老师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有很多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梁启超的。梁启超曾经对“兴趣”做过非常精辟的阐述“趣味(兴趣)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原料,发不出蒸汽,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文章介绍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阐述目前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它进行评价,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肯定它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保罗·赫塞是一位全球公认的组织行为学大师,情境领导模型的创始人。他一生致力于领导力研究。保罗·赫塞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率先提出了“情境领导模型”理论。1969年,他编著了《情境领导》教科书。之后,又组织了“领导力研究中心”,不断深人研究并完善该理论。保罗·赫塞认为自己的情境领导模型是站在3个巨人肩上的成果,这3个巨人就是发现X理论和Y理论的麦格雷戈、提出人类5种需求的马斯洛以及心理学大师罗吉斯。  相似文献   

15.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思潮,特别注重人类的健康、勇气和爱等方面的研究。当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特别关注人格的研究,因为人格优势会渗透于个体的整个生活空间,从而对人产生长期的影响。本文探讨中国重要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思考处世之道,利用积极心理学来更好的调整心态。  相似文献   

16.
程卫凯 《中外管理》2009,(10):78-79
许多行业都面临着人才流动率过高的问题,比如:保险行业。据调查,在多数保险公司里,半数新员工会在第一年离职,这给保险行业的管理者与人力资源部门带来了很多挑战。积极心理学运动公认的领导人Seligman在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针对销售员工所做“乐观水平”的研究,给了人们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17.
知识型员工的人格特质与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激励的研究现状 对激励的研究源于20世纪初泰勒倡导的科学管理运动,30年代在“霍桑试验”的推动下迅速发展,五、六十年代达到鼎盛,形成了不同时期行之有效的激励理论。这些激励理论研究成果,一般可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以及强化型激励理论。  相似文献   

18.
李丽 《民营科技》2009,(3):61-61
将文学分析方法引入心理学研究,基于理论假设,综述了中国古代思想流派中健康人格的不同见解,并对各流派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禹潞 《价值工程》2010,29(35):242-243
"人格"这个词常常在法律、政治、道德、心理学等不同学科出现,其涵义和属性的界定一直是很模糊的概念。本文从社会学、哲学、心理学领域进行研究,针对的主要群体是云南地州院校的大学生,探讨地州院校大学生人格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人格的现状及人格形成的原因以及与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更好的研究地州院校人格健康构建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人格理论常常在法律、道德、政治、哲学、心理学等领域应用,随着组织行为学在人们当今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体现,人格理论在管理学界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盲点。本试图建立一个人格——员工忠诚度模型,并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提出基于人格建构的提高员工忠诚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