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1年我国加入WTO至今,反规避调查已成为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新贸易壁垒。截至到2008年1月,我国已遭遇反规避调查案件共2,4起,其中22起适用欧美等反规避法中的“第三国组装”规则。因此,研究各国反规避法中的“第三国组装”规则已成为中国出口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即是对欧盟、美国以及邓克尔草案三个反规避法体系关于第三国组装规避的认定标准进行介绍和比较分析,进而对我国反规避法中第三国组装规避的认定标准做出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现状 自1979年的第一起反倾销案件至今,我国已受到国外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立案调查540多起,仅从1995年至2003年6月底,中国就遭受反倾销立案调查324起,占同期世界反倾销立案调查总量的14.2%。在2001年,中国遭遇国外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数量占当年全球案件的15%,到2002年上升至17%,被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的案件为36起,列全球首位。  相似文献   

3.
根据澳大利亚《1901海关法》和《2015海关(国际义务)规则》,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可以针对6种规避行为进行反规避调查:在澳大利亚组装零部件、在第三国组装零部件、通过一个或者多个第三国出口涉案产品、出口商之间约定、逃避关税预期效果和轻微改变产品出口到澳大利亚,其中"逃避关税预期效果"是澳大利亚法律中特有的。澳大利亚自2013年反规避调查法律生效以来已经发起了5起反规避调查,其中有3起针对中国的产品。反规避调查法律制度已经成为澳大利亚保护本国产业新的利剑,作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的中国必须深入理解澳大利亚的反规避调查法律,结合实践研究对策,时刻警惕并积极应对澳大利亚反规避调查。  相似文献   

4.
目前,澳大利亚依据其反规避调查的法律新规,已经发起五起反规避调查,其中三起针对"轻微改变产品"规避行为.在涉及中国产品的该类反规避调查中,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均裁定来自中国的部分产品存在规避行为,并由此扩大了原始公告中的征税范围.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必须深入分析澳大利亚以"轻微改变产品"为依据的反规避调查法律与实践,时刻警惕并积极应对此类反规避调查.  相似文献   

5.
正反规避是反倾销领域争议很大的一个议题,在多边贸易机制特别是WTO中仍未达成共同协议。目前,反规避主要是各国单边处理制度,反规避调查的对象是规避行为,反规避措施采取的前提是产品的出口行为是规避行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至今已经遭受国外反规避调查40余起,涉及欧  相似文献   

6.
经贸传真     
美商务部决定对中国输美的棉纸产品发起反规避调查9月10日,美国内相关产业向美商务部提出申请,指控中国产品通过在泰国加工出口的办法规避反倾销税。美商务部10月27日决定对中国输美的棉纸产品发起反规避调查。上述产品从2005年至今征收反倾销税。相关涉案企业应积极开展相应的应诉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入世与反倾销歧视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目前为止,中国仍然是遭受反倾销调查和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从1995年到2008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产品被提出反倾销调查一共640起,占全球总反倾销调查的19.4%,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的为441起,占到全球总数的20.9%.  相似文献   

8.
自1979年欧洲共同体对中国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起,以中国为目标的应急性贸易保护措施快速增长,其中反倾销措施比保障措施等其他贸易救济手段更为盛行。20世纪80年代,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终裁措施平均每年6.3起。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增到每年30.3起。世贸组织(WTO)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自WTO于1995年成立以来,中国连续11年登上反倾销名单榜首。2005年中国总计遭遇40次额外反倾销,居WTO各成员之最。而跨国公司的反倾销策略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入世"至今,我国已遭受反规避调查案件14起。其中,欧盟11起,美国2起,阿根廷1起,我国已成为欧盟反规避调查的最大受害国。轻工产品、化工产品、金属制品是反规避调查的重点。在2004年结案的欧盟5起案件中,4起以从量税或从价税的方式结案。  相似文献   

10.
原产地规则与反规避密切相关,反规避的有效开展有赖于对原产地规则的运用。考察欧美等国原产地规则在反规避中的运用,分析我国原产地规则和反规避立法的现状以及我国企业频繁遭受反规避调查的特点和原因,提出我国应将原产地规则的完善放在首位,待时机成熟后再完善现有的反规避法律。针对目前我国原产地规则存在的缺陷,认为对国产产品应制定更高的原产地标准,而对加工贸易产品应实行有区别的原产地标准。针对我国频繁遭遇反规避调查的现状,提出我国企业要吃透主要出口国特别是欧美关于反规避的相关规定,合理地回避反规避调查,避免不必要的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1.
2014年4月14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Anti-Dumping Commission)发布公告,对来自中国的铝型材进行反规避调查,这是澳大利亚建立反规避调查法律制度后的首起反规避调查案件。在调查的过程中,反倾销委员会围绕是否存在逃避关税预期效果的规避行为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与论证,相关的利害关系方也进行了激烈的争辩。申请人准备充足、据理力争,而进口商、出口商应对不足,最终规避产品被征收高达57.6%的联合临时关税。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随着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反倾销措施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贸易壁垒。因此,一些国家的出口商便设法绕过这一壁垒,规避反倾销税。在这种情况下,欧共体、美国便针对这种规避行为修正其反倾销法,制定了反规避(Anti-circumvention)条款,并进行实施。欧共体在1987年制定反规避条款后的短短几个月内,就对日本出口的电子打字机、电子称、复印机等产品发起二十多起反规避调查;而美国商务部在1989年1~8月就收到了5起反规避调查的投诉,并对其中的4起进行了调查。欧共体与美国反规避条款的制定及其实施,引起了各国的广泛注意。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提出了各自的反规避条款建议,使新的《反倾销守则》(草案)也包含了反规避条款。对此,本文将分别予以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企业面临众多国外反倾销制裁的同时,反倾销的延伸--反规避又已被欧美国家频繁运用,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向我国发起了反规避调查.反规避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它对我国企业的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冲破反规避障碍,我国企业发须正确认识国外反规避法规,分析遭遇反规避的原因,充分利用国外反规避法律中合理的一面,并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4.
据商务部统计,自2004年4月至2007年9月底,中国出口产品共遭遇国外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10起,反倾销反补贴再调查4起,中国遭受反补贴数量之多、频率之快、涉及产品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在全球贸易经济史上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2003年进出口总值达到851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7.1%。与此同时,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越来越苛刻。仅从1995年到2003年6月底,中国就遭受反倾销立案调查324起,占同期世界反倾销立案调查总量的14.2%,这和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3.7%的比例是极不相称的,中国已经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16.
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新壁垒——反规避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反规避措施是进口国为了防止和打击生产商或出口商规避反倾销税的行为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反倾销措施。加入WTO后,我国遭受反规避调查数量激增,而且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启动了反规避调查。反规避调查的实施,不仅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也影响了对外直接投资和利用外资的效果,因此政府和企业都要采取一些积极措施应对反规避调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日前,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调查专员就2007年上半年国外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的情况作了介绍,2007年以来,我国的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07年7月底,共有16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32起,涉案金额约为11.84亿美元。其中反倾销27起,反补贴3起,保障措施2起。此外,我国还遭遇美国337调查10起。  相似文献   

18.
反规避措施是国际贸易中的新贸易壁垒,是反倾销措施的延伸与发展。在石蜡蜡烛反规避案中,中国出口产品第一次遭遇了美国反规避法中的"产品轻微改变"与"产品后期开发"规则,而自美国进口的光纤产品在中国被征收反倾销税后,其轻微改变和后期开发的产品却没有得到有效制裁。因此,中国似需要尽快完善与出台针对国外进口商规避反倾销行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反规避立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反规避成为阻击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又一锋利武器。中国企业由于由于不了解"游戏规则",加之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因素导致损失惨重。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遭遇反规避的特点及发展态势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中国企业顺利的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遭反倾销愈演愈烈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我国开始成为全球贸易争端的最大受害国.而这些贸易争端中最主要的是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问题.从1979年欧共体对中国糖精率先发难以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迅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到2004年6月底,世界各国对华反倾销案累计将近590起,直接影响国内500多亿美元的出口.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连续9年成为世界头号反倾销目标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