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来说,开发超仿棉涤纶长丝产品绝非偶然。该公司副总经理裘大洪告诉记者,2010年,百宏看准了市场,开始了超仿棉的开发。"超仿棉纤维的开发是纤维技术的高效组合,我们超仿棉纤维的开发灵感来源于棉花纤维的特征,棉纤维非规则中空,柔软自卷曲,持久性强,亲水,触感舒适性好。但是超仿棉的要求是看似棉,摸似棉,穿似棉而胜于棉。为了大大提升纤维的舒适性,生产技术中我们采用纤维细  相似文献   

2.
超仿棉与以往的仿棉产品有本质区别。以往化纤仿棉主要通过纤维表面轮廓仿造或后整理等手段实现,纤维本身性能没有变化;而超仿棉要求既要提升落后于天然纤维的性能,又要巩固优于天然纤维的性能。近年来,一谈到超仿棉都会引起行业关注。其实,超仿棉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化纤仿棉本身就具有较长的历史,日本等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具备国际先进水平。而在近一两年,当超仿棉被列为我国纺织行业重点开发产品时,超仿棉就像雨后春笋般崛起。然而,在兴起的过程中,超仿棉这个概念也要谨防被炒作。  相似文献   

3.
提起超仿棉,行业内很多人都会想起苏州金辉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在超仿棉的研发与生产方面,凭借着高亲水涤纶仿棉长丝的设计、开发及应用,走在了业内的前列。而当初金辉是如何想起来进行超仿棉的研发与生产,也成为业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纺织服装周刊》2013,(6):26-27
历经多年发展,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在超仿棉技术的发展方面,去粗存精,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也走在了高仿真纤维到超仿真面料制品的新阶段。这些国家是通过什么途径走在世界超仿棉技术发展前列的?国内在超仿棉技术发展上情况怎样?存在哪些瓶颈?未来又该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东华大学教授王华平。  相似文献   

5.
超仿棉技术及产品的开发不是一个行业或一家企业就能完成的,需要产学研紧密结合,化纤、纺织、印染、服装等企业联合,共同实现超仿棉产品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话题1超仿棉技术及产品的开发不是一个行业或一家企业就能完成的,需要产学研紧密结合,化纤、纺织、印染、服装等企业联合,共同实现超仿棉产品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王华平:面对棉花资源供不应求,而涤纶产能相对富余的局面,根据现代消费者要求服装方便  相似文献   

6.
"早在2000年,我们就已经在琢磨这种新型纤维仿棉纱的研发。可以说,开始还是比较早的。"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简维权介绍道,棉虽然吸水性高,但水分不易挥发,而涤纶速干性好,但不易吸汗,针对二者的优缺点,恒力成功研发了新型化纤新品"酷丝绵",有效解决了棉和涤纶的弊端,使得这种超仿棉产品具有3D立体  相似文献   

7.
自被列入"十二五"纺织产品开发重点后,超仿棉这个概念越来越为行业熟知。再加上当前用棉难、用棉贵的现状,超仿棉产品出现的频率更是以超快的速度在增长。不可否认的是,超仿棉的出现顺应了市场规律,是纺织原料多元化的一种必然发展。超仿棉的出现,无论是对于棉纺行业、化纤行业,还是整个纺织工业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那么到底什么是超仿棉?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真正意义上的界定,它更多的还是一种行业通俗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纺织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当下,棉花缺口问题却日渐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为缓解棉花等天然纤维的不足,业内对超仿棉的诉求日益强烈。在刚刚结束的2013中国国际纱线(春夏)展览会上,以"逸棉"为代表的超仿棉产品成为了行业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片梭织机开发吸湿排汗纤维府绸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博 《陕西纺织》2005,(4):45-46
吸湿排汗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纤维开始在国内许多企业得到应用,海天轻纺集团开发的吸湿排汗纤维Cooldry,具有天然纤维的优良特性,又具有合成纤维的机械性能。Cooldry纤维综合了棉的舒适性及涤纶纤维的快干性,加工的面料具有手感柔软、质地滑爽、外观华贵、舒适性能好、保形性和悬垂性优良等性能,产品光泽自然,是加工高档服饰的理想面料。本文结合生产实践,根据吸湿排汗纤维的性能和特点,探讨了用片梭织机加工高档府绸产品的工艺,为进一步开发吸湿排汗Cooldry纤维新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超仿棉被提到纺织工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的时候,几乎所有有研发能力的企业都看准了这块蛋糕,但以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真正能够将仿棉或者超仿棉的技术体系与产品体系完美对接的企业却是屈指可数.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指出:"仿棉涉及到的品种范围很宽泛,不同的应用领域要求的技术指标不同,‘具体化’是当前行业必须要做的工作." 解救"成本之殇" 追溯超仿棉的发展历史发现,即使在今天对终端市场仍旧比较陌生的概念,早在二十年前的日本就已经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具备了成熟的工艺技术.中国对于超仿棉的研究也有近10年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外观上仿棉、性能上仿棉、功能上仿棉.  相似文献   

11.
结合超仿棉高导湿隔热性和棉纤维的亲水吸湿性,将超仿棉与长绒棉混纺,织造出超仿棉面料和毛巾,测试吸湿速干性、柔软性和质量指标,并应用在酒店布草上。  相似文献   

12.
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启动推进会召开8月16日,由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的国家科技支撑技术项目——"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启动推进会在北京召开,科技部领导对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做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各承担单位向联盟递交了专题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毛纺纱线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取得明显进步。棉、毛、麻、丝等天然纤维和各种化纤、功能性纤维广泛应用于毛纺纺纱系统中,原料的多样化为产品创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江苏、浙江作为东部制造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在纺织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被列入"十二五"纺织产品开发重点的超仿棉技术,也随着用棉难、用棉贵的情况,以超快的发展速度增长。在江浙的盛泽、长兴、王江泾等产业集群地,涉猎仿棉产品的企业发展情况如何?仿棉产品采用的是哪些技术?当地政府给予了哪些支持?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研。  相似文献   

15.
淮北维科印染有限公司依托先进的印染技术工艺,采用可再生资源新型纤维、Coolmax吸湿排汗纤维等新型纤维原料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纤维面料。 2009年,维科公司将围绕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开展产品创新工作,针对印染产品的舒适、健康、安全、生态、时尚、功能性等发展方向,重点开发新型纤维面料、功能性面料、棉及涤棉转移印花面料等。  相似文献   

16.
申俊卿 《中国纺织》1997,(12):37-38
Tencel(坦塞尔)是一种全新的天然纤维。是过去30年来第一种结合天然与人造纤维优点的新纤维。它的主要成份是自然界森林中的纤维素,使用天然及非化学的处理方法制造而成。被称为继棉、毛、丝、麻之后的“第五纤维”。 多少年来,纺织科技人员一直幻想有一种纤维,能集棉的舒适性、粘胶的吸湿悬垂性、涤纶纤维的强力、真丝的手感于一身。如今,幻想变成了现实,一种新型的纤维素纤维—Lyocell已诞生了。首先实现工业化生产的Lyocell纤  相似文献   

17.
PTT纤维是最新实现工业化开发并取得重大成功的新型聚酯纤维,它综合了锦纶的柔软性、腈纶的膨松性、涤纶的抗污性,加上PTT纤维固有的弹性功能,将各种纤维的优良服用性能集于一身,并且具备了适应于规模化工业生产的优越条件,成为具有广阔  相似文献   

18.
新闻·行业     
山东德棉成功开发海洋纤维纱线最近,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与青岛大学阻燃纤维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精梳棉/海洋纤维(60/40)混纺40S机织纱和海洋纤维纯纺16S针织纱获得成功。海洋纤维是青岛大学阻燃纤维研究所开发的,以海藻类为原料,通过湿法纺丝加工而成的天然生物高分子再生纤维,具有天然润肤养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 大豆纤维属再生蛋白质纤维,是采用化学、生物化学等方法从脱脂的大豆豆渣中提取球状蛋白质,通过添加功能性助剂,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经湿法纺丝而成。该纤维具有蚕丝般的光泽、羊绒般的手感、羊毛般的保暖性、棉般的舒适性,抗紫外线照射性能和防霉蛀性能好。大豆纤维是理想的新型纺织材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大豆纤维开发弹性针织物作介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粘胶纤维环保技术与生产工艺技术的全面提升,再生纤维素纤维仍将保持迅速发展趋势。《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竹浆纤维、麻纤维等新型纤维加工技术,2015年竹浆纤维产能要达10万~20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