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物权法》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出台,限制了非公共利益进行土地征收的行为。城市土地收储逐步呈现出市场回购的特征,政府与原土地使用权人对土地增值分享和博弈的过程日趋显著。土地收储利益分配已经成为我国土地收储制度和存量土地盘活制度的核心问题。本文全面梳理了目前我国土地收储实践中各城市颁布的各种利益分配政策,总结了政策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各城市土地收储与回购实践以及国家土地收储利益分配的顶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存量土地是可以利用的最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认真探索加强管理和合理利用城市存量土地的措施和办法,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吕炎 《物流技术》2015,(2):93-96
首先对物流园区的定义及要素进行阐述,接着对物流园区土地开发利用常见的三种模式进行分析,并剖析了目前物流园区土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物流企业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关键在于实现土地资本化,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增量土地资源紧缺、存量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耕地资源流失严重等问题突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关键在于实现土地资本化,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正土地收储资金管理是土地收储单位保证土地收购正常运作和收储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而管理的过程受资金来源、土地、金融制度和资金运转等多方面要素制约,容易导致资金周转不畅、成本大幅度增加、举借贷款违约等问题的产生,不但制约了土地收储工作发展,也会影响到融资部门。如何规避收储资金风险是土地收储过程中必须要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正一、土地整理工作的基本情况与成效黄山市黄山区从2000年开始实施土地整理工程。10多年来,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开展土地复垦整理,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在"保增长、保红线"的同时千方百计做好土地管理工作的"加法",为严格耕地保护、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的奋斗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日前,蔚县土地储备开发中心收储一宗面积为54.66亩的国有土地,拉开了蔚县土地收储的序幕。这是该县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崂园 《上海土地》2007,(5):23-25
作为资源约束十分突出的城市.上海当前正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和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为核心,在切实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中,根据“控制总量,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原则,着手建立土地开发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互动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闲置土地不仅浪费了稀缺的土地资源,同时也影响了城市化进程.近几年来,各省市的土地后备储量越来越紧缺,如何充分挖掘现有存量土地的开发潜力成为当前解决用地矛盾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闲置土地处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在处理和解决土地闲置问题上,消除根源症结的有效办法就是要最大限度强化政府监督监管职能,实行跟踪巡查制度、"节源开流"、 加强城市规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我国土地闲置管理和存量土地盘活进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何芳  宋羽 《城市问题》2011,(3):83-86
对城市存量土地利用变更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梳理,认为城市存量土地变更制度缺失导致存量土地违法变更、国有资产流失和城市用地混乱,现有制度效率低下导致存量土地难以变更盘活。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和制度效率角度分析并论证了构建存量土地利用变更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要立足于制度规范和制度创新,构建存量土地利用变更制度,完善我国土地使用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澎湃的文化圈地让政府与企业有了新的握手方式,却圈不出中国的"好莱坞"厦门同安新区洪塘镇,从李超简易的办公室向外望去,占地1000亩、号称中国版"迪斯尼"的厦门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项目正在施工。李超是厦门华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30多岁的他留着干练的板寸头,项目进入施工阶段让他放松不少,"我们施工还是比较快的。"他说。这个安徽男人大学一毕业就加入了深圳华强集团,随后被派往全国各地开拓文化项目。  相似文献   

12.
王葳  许金莲 《价值工程》2010,29(18):167-167
站在土地管理的立场上,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产生"地王"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明确提出过分依赖市场,解决不了我国的住房问题。政府关注民生的重点应把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列入公共事业,适时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3.
14.
天津市"一张图"系统的基础数据可以说基本上是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成果,主要包含集体所有权调查、城镇地籍调查、地类变更调查、遥感影像数据等成果。本文简单介绍了天津市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本情况、技术路线、调查方法及调查成果,并从日常土地管理的工作需求出发,分析了"一张图"系统的应用情况及前景。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萎缩型边缘区进行定义阐述,剖析国内萎缩型边缘区土地低效利用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国内外土地利用开发理念,明确土地资源再利用发展的模式与方法。继而研究了主动考虑发展过程的"灰色用地"规划模式,并首次提出产业"由附转主、由短为长"更新为参考标准的土地转换模式,引入短期型产业用地与长期性产业用地,提高"灰色用地"在萎缩型边缘区规划中的操作性,为我国萎缩型边缘区土地集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节地"与"节水"作为《绿色铁路客站评价标准》的重要指标,本文首先对这两项指标标准条文的设定原则,设定情况以及权重进行了阐述;其次,根据标准条文对铁路客站进行了试评,并对试评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耕地质量数量和生态艰巨任务下,将灌排设施不完整、生产效率低下的旱地通过增加灌排设施、田间道路布置、田块平整等一系列工程手段改变为可以种植水稻农田,从而提高耕地国家利用等别[1].本文以花溪区硐口村"旱改水"项目为例,主要研究的是对改造后的水田如何进行耕地质量等别评定,以确定旱地改造为水田后对耕地质量等别的提升程度.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的土地实际情况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土地,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很多土地闲置,致使土地产出在不断地降低,且在实际工作开展时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加高效地解决该问题,论文提出了“亩产论英雄”实施中存在的不足,相关人员应该对实施现状进行深入探究,并更好地结合当前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重要因素,科学制定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9.
作为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法定原因之一的"公共利益",因其内涵模糊不清、界定主体异化,往往成为达到征收与拆迁目的的"法器"。界定公共利益,应首先设定界定标准,同时构建公共利益的评价机制。对于前者,国家须在立法上明确公共利益的内涵,同时在实践中注意多种要素的综合考量;对于后者,国家应强调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作用,摒除行政机关的评价,并赋予被征收人、被拆迁人参与评价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不同格局的"土地红利"开发模式不仅直接影响"土地红利"释放形式,还影响着城镇化行动主体的动力能动性,进而制约着城镇化绩效的特点。通过对苏南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红利"开发模式影响下的城镇化绩效对比研究,指出不断加深土地市场化程度和构建制度化的"土地红利"分配的博弈体系才是适应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土地红利"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