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盛润杰 《民营科技》2011,(8):197-197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土地利用压力非常显著:耕地数量剧减,城市建设用地要求量不断增加,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粗放,城市用地布局不合理,这一切导致土地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进一步凸显。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挖掘城市用地潜力,促进城市存量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土地储备制度是近几年来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房地产领域改革的一个热点。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管理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作为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城市存量土地高度集中管理的机制,其目标是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加强政府对盘活存量土地的统筹安排。因此,建立土地储备制度既可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消化闲  相似文献   

3.
土地储备制度是近几年来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房地产领域改革的一个热点。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管理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作为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城市存量土地高度集中管理的机制,其目标是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加强政府对盘活存量土地的统筹安排。因此,建立土地储备制度既可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消化闲置土地,又可以贯彻保护耕地的基本  相似文献   

4.
王莉  刘洪凯  杜宇航 《活力》2006,(3):63-63
一、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垄断存量土地 城市土地是城市政府的财政储备,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政府对城市存量土地的供应不能垄断,是造成城市土地供应总置失控、土地招拍挂制度难以推行、土地资产流失屡堵不止的首要原因。建立土地储备制度需依照法律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通过收回、收购、置换、征用等方式取得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并予以储存,以适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经营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土地一级市场,政府控制了土地的批发权,这样才可以实现土地的招标、拍卖,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5.
城市土地储备运作中的目标偏离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初始目标是: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健全和规范土地市场;加强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统一管理和调控,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盘活存量土地资产,促进国企改革和发展;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土地储备制度是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产物,在实践中解决了许多现实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多方面原因导致土地储备运行出现与初始目标的偏差。  相似文献   

6.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异化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实行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目的在于推进城市存量土地市场化改革,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促进城市综合开发与均衡发展。然而,一系列制度变迁导致地方土地储备工作逐渐偏离其初衷,成为地方政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只有削弱或者消除制度变迁对地方政府价值选择产生的边际影响,才能使其价值取向回归。为此,可以考虑采取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改革土地出让金缴纳方式、剥离土地储备机构开发经营职能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提供制度保障,盘活存量土地,严控招商用地吐鲁番市位于火焰山脚下,总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吐鲁番市始终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严格按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城市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特别是土地用途变更方面的管理制度不尽合理,不利于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等国际城市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梳理,将其发展演变过程分为零星管制、严格管制和局部弹性管制三个阶段,并分析了各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演变原因、主要管制方式及其优劣势,指出土地用途管制的基本要求仍要坚持,规划编制上要更加注重弹性和增加混合用地的供给,以及管理上要建立快速的规划变更机制等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城市存量土地是可以利用的最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认真探索加强管理和合理利用城市存量土地的措施和办法,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健 《价值工程》2010,29(19):245-245
制定合理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用地制度的再一次创新,是更进一步深化城市用地制度改革的一种客观要求。然而,在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运作的实践中还存在若干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建立和完善我国城市土地制度,关键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储备运行机制、建立城市土地基金、健全和完善土地市场以及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法律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查阅和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实际状态和考虑地上附着物功能价值的角度,重新界定我国城镇存量建设用地的内涵,并将城镇存量建设用地重新分类。利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对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内涵的确定存在偏好于时间维度、缺乏闲置的弹性、脱离其地上附着物的功能价值、类型划分主要根据其土地使用者性质等不足;(2)重新界定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内涵:从土地利用实际状态出发,确定其是否被充分利用。考虑地上附着物功能价值是否被体现;(3)将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分为空地、非空地中的部分利用土地与未充分利用土地三类。本文认为: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内涵的重新界定和分类,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存量建设用地的利用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村庄体系规划目前是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城乡空间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研究了村庄体系空间重构过程的方法和原则,包括提出了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庄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心村-一般村"的村庄等级体系确定方法、以集约用地为目标的各类村庄空间重构模式及其发展策略.随后,以怀柔区九渡河镇的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且对比分析了重构前后村庄体系的差异.最后,提出了村庄体系空间重构过程中的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13.
在厘清土地年租制、租赁制、出让制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地年租制的本质是以长期契约为核心的租赁制,分析了城市住房土地年租制及其特征,剖析了我国现有城市住房土地使用制度存在的弊端,指出土地年租制是对我国城市住房土地使用制度的创新,提出了实施城市住房土地年租制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黄翠婷 《价值工程》2014,(18):176-177
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当前城市经济的增长点。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为例,在数据调查研究基础上,在ArcGIS和遥感技术支撑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对土地利用集约度程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机耦合是提高城市用地效益,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城市整体功能提升的前提和保障。文章利用比例变化指数和Granger因果法对重庆市城市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耦合关系的实证研究显示:重庆市城市产业结构变化滞后于城市用地结构变化,城市用地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差距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重庆市城市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机耦合在经历了非同步变化后逐渐步入同步变化的轨迹;短期内,城市用地结构变化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随之,产业结构又反作用于城市用地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同步变化轨迹还没有出现,这说明城市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互为因果的关系应在长期的调整、协调中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Agent模型的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Agent模型的复杂系统模拟预测功能,论文尝试解决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预测问题,以期对科学制定城市与区域规划有所裨益.在典型Agent模型"Repast3.0"基础上,构建了Repast与Openmap相结合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预测原型系统.基于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应用结果表明,GIS-Agent一体化技术是模拟预测土地利用分布变化的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城镇空间区域扩展分析的城市化进程评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城市扩展的空间数据是评估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以福清市为例 ,探讨了利用城市发展的空间数据研究城市化进程的原理和方法。文章综合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别提取了福清市 1991年和 1996年的城镇用地信息 ,发现在这 5年中 ,福清市城镇用地面积增加了 1 2倍。经过对城镇区域扩展进行空间分析 ,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和主成分分析 ,进一步查明了福清市城镇化进程的驱动力主要为工业大发展和非农业人口的增加。但是 ,房地产业的兴起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在某些乡镇和地区起了重要的作用。综合多因子分析表明 ,福清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乡村的城镇化 ,而不是中心城区的贡献。总的看来 ,福清市城市化的水平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城镇空间扩展的速度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提高福清市城市化水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土地政策改革时期的城市空间发展:北京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论文探讨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特征、并探究空间发展的特征与正在发展壮大的土地市场和土地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利用1993年到2000年上半年北京城市建设区土地使用权出让数据,实证分析显示土地价格及土地开发密度都随着距城市中心区的距离增加呈下降趋势.实证分析还表明地租的曲线的空间变化与土地使用类型相关.这些实证证据支持如下结论:正在形成的土地市场确实影响城市土地开发和空间形态.实证分析还显示地租曲线的斜率和土地-资本替代弹性系数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正如城市经济理论所预测,地租曲线斜率的下降是由于北京大量的交通投资降低了交通成本,从而又反过来使城市土地地租空间变化曲线发生旋转.土地-资本替代弹性指数的增加意味着价格影响土地开发密度.这两者的变化都反映出北京的土地市场正走向成熟.应该指出,在土地市场之外(在行政划拨的土地上)进行的大量开发对北京正在形成和发育的土地市场会产生扭曲.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域系统的结构决定了城市低碳发展的基础。在反思传统城市地域系统规划低碳发展的局限性基础上,以临港新城低碳城市地域系统优化案例为研究对象,对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交通体系等城市地域系统核心构成要素进行低碳优化分析。研究指出低碳城市地域系统在空间结构上具有高密度、高容积率、高层的紧凑型特征,多中心的梯级空间格局,分散组团式的空间开发;集约化、多样化的复合功能的土地开发;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空间规划,发达的小地域空间道路体系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