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丽艳  王卫 《经济论坛》2001,(12):37-38
有资料表明,自 80年代中期以来,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持续走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和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进程。影响这一进程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我省城镇化水平和就业结构两方面入手,分析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原因。 一、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从 1978年到 1985年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 3.38倍,显著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 2.28倍的增长速度。但自 1985年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经济开始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小康目标是 1200元 (1990年价格 ), 1996年该项指标为 2055元,…  相似文献   

2.
于有文同志于一九九○年任平鲁区区长,一九九三年任区委书记。五年来,他坚持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紧密结合平鲁的实际,始终把依靠科技进步,超常规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振兴全区经济的突破口来抓,身体力行,励精图治,与区委、区政府班子同志一道,组织带领十七万老区人民团结拼搏,改革创新,促进发展,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93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比1989年增长阿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2倍,农村社会经济总收入增长2.4倍;农民人均纯收织入增长6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倍。他亲自在北京、呼市、太原等地组4开了“振…  相似文献   

3.
建设大银川发展大郊区大力推进银川市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不断向农村延伸,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城市社会的历程。 一、加快银川市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银川市作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中心、经济核心区的“龙头”,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区域中心城市作用日益突出。到2000年,银川市GDP达到95.78亿元,比1978年增长8.7倍,人均GDP由78年的533元增长到9623元,登上了1000美元的新台阶,产业结构比为11.3:43.8:44.9,经济处于工业…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借助政策、区位和人文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开创了一个思想大解放、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生活大提高的黄金时期,1978-2007年,GDP总量增长了41倍(扣除价格因素),人均GDP增长了29倍。至2007年,人均GDP达到32713元(约合4480美元)。  相似文献   

5.
“七五”期间,闽北乡镇企业总产值以年均27.8%的速度发展。1990年底,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0.05亿元,乡镇工业总产值10.6亿元,出口交货总值9358万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2.21倍、2.1倍、9.43倍。乡镇企业已成为闽北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解决长期困扰闽北地区,特别是闽北农村的一些严重社会问题,开拓了路子,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湖北省农民收入情况的比较分析(一)湖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过程分为5个阶段:(1)高速增长阶段(1978~1984年),6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23·5%,由全国20位上升到11位;(2)徘徊不前阶段(1985~1992年),共增长60·9%,年均增长7%,从全国  相似文献   

7.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个体经济发展呈现日新月异的状况。到1992年止,城乡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数达6368万人,工业企业户数达685.4万个,商业企业户数达1174.7万个,分别比1985年增长了1.1倍、1.1倍和34.9%,创造的工业产值达2506.8亿元,社会商品零售额达3305.4亿元,比1985年分别增长13倍和25倍,与国有经济比较,其发展速度之快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目前,我国的私营经济在部分经济领域内已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其资金流动状态和雇工状况已经对该经济领域的总体形式起重要约束作用。在全国的私营企业中,从事  相似文献   

8.
杨逸圆 《经济视角》2003,(10):45-47
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东南部,点缀着一颗璀灿的明珠——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它自1995年8月成立以来,以自身建设为基础,形成了开放开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格局,到目前为止,全区社会总产值比建区之初增长10余倍,财政收入增长30余倍,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我国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局面,经济总量上了一个大台阶。国内生产总值GDP及人均GDP分别由1978年的3645.2亿元、381元增长到2011年的472 115.0亿元、35 181元,分别增长130倍、92倍。在我国经济总量与人均收入大幅增长的三十多年里,收入不平衡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行业收入差距逐渐增大。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   

10.
一、县级财源的发展和变化 1.县级经济规模和人均水平都有较大增长,但与城市相比差距扩大。以1992年的行政建制51个县、6个省辖市和12个县级市,199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同1985年比较(1985年为国内生产总值,二者总量差1.5%左右,以下简称GNP),县级增长量为2.6倍,省  相似文献   

11.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2002年,我国GDP已达到10.47万亿元,比1989年增加了8.78万亿元,增长了6.2倍。在经济总量指标大幅增长的同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2.8元,比1989年增加了6328.9元,增长了5.6倍。2002年,我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人为2475.6元,比  相似文献   

12.
一、扶贫工作面临的现状 福建自1986年以来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_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至1993年底,全省贫困县已由1986年的17个降到13个,列入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已由1986年的14个降到8个,全省贫困人口已从1985年底的240万人降到80万人。原17个贫困县,财政收入从1985年的1.2-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8.71亿元,增长5.8倍;工农业总产值从1985年的24.20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150亿元,增长2.3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的313元增加到1993年的970元,增长2.1倍。八年来新开发茶果面积228万亩;沿海贫困县新开发滩涂面积12.6万亩;新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力图使人口增长速度大大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从而逐渐提高人均水平。从统计数据看近十几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除了改革开放等因素外,也得益于计划生育。1952年至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7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了1.8倍。1978年至1994年,中国在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2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4倍。  相似文献   

14.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属国家新确定的六个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地区之一,是湖南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多年来,在中央、国务院、湖南省委、省政府、自治州委、州政府和各级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和全州人民积极参与努力下,湘两州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2009年,全州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69亿元,比1985年的8.85亿元增长了29倍;三产业结构由50:23:27变为16:40:44;财政收入26.2亿元,比1985年的0.81亿元增长31倍.农村通公路、通自来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文化科技教育、医疗养老保险和卫生制度不断健全;特色优势产业、生态旅游迅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2858元,比1985年的310元增长8倍,全州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156万人下降到92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84%下降到40%.  相似文献   

15.
曹生德 《经济问题》1990,(10):45-46
在市场疲软、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山西省晋中地区乡镇企业供销系统的12个地、市、县公司,1988、1989年连续两年盈利,没有一个亏损企业。以1989年为例,全区营业总收入5195万元,占年计划的114%,比1987年增长35.5%,人均营业收入12.37万元,比1987年增加2.68万元;全区实现利润总额420.5万元,占年计划的150%,比1987年增加2.37倍,人均创利润1万元,比1987年增加1倍;全区上缴国家税金387.73万元,是1987年的2.18倍,人均纳税9230元,1987年的2.06倍。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名列山西省各地(市)的前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扶贫开发和山区工作,经过十多年来的奋力拼搏,广东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山区发生了深刻。变化。2003年50个山区县国内生产总值2104亿元,比1985年(下同)增长了23倍;财政收入46.6亿元,增长了10倍;山区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568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一、2002年经济和社会继续保持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1998年以来的五年,是很不平凡的五年。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扎实推进西部大开发,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五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4025元增长到5800元,在全国的位次由27位上升到22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外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萧山区"十一五"以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产业升级为主导,工业经济年年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分别完成4090亿元和4030亿元,5年中年均分别增长18.56%和18.61%;2010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分别完成735亿元和306亿元,5年中年均分别增长15.53%和35....  相似文献   

19.
王俊英 《经济论坛》2006,(16):28-28,34
“十五”以来,县委、县政府以“扶贫开发、富民强县”总揽工作全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明晰思路,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实现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4.4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多;财政收入完成1.05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五年增长2.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16、6898元,五年分别增长40%、70%;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397.6元增加到2001年的2366.4元,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年均增长4.0%。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1985年全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17.42元,2001年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