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甘藏春 《经济》2011,(8):18-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人口从1.72亿增长到2009年的6.22亿,城市化率也从17.9%上升到2009年的46.6%.城市化已成为支撑中国下一个3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快速城市化对城市就业、资源环境与社会稳定提出了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人口城市化,一般指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种全世界未来人口重新分布的趋势,不仅给现有城市带来巨大的冲击,也会给新建城市提出很多需要探讨的课题。一、人口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人口城市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促进人口城市化有两方面重要因素。第一是经济发展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过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促使经济的发展。一位日本学者研究认为,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密度的增加与国民经济产值成正比增长。世界银行的报告也指出,城市化水平与国民人均收入呈正比关系。当人均收入由250美元增长到1500美元和5000美元时,人口城市化的水平从25%上升到50%和70%以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城市化需要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节约包括土地在内的多种资源等角度,都可以充分论证加速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必要性。本文要分析的不是“要不要城市化?”而是“制约城市化的几个主要的制度因素”──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和落后的“城市”观念,从而认为:中国农村城市化需要重大的制度创新。 一、现行户籍制度阻碍人口和资源的流动和相对集聚,从而阻碍“城市化” 尽管人口集聚不等于城市化,但是城市必然有人口及其他资源的相对集聚。集聚的前提是人口和资源的自由流动。中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是…  相似文献   

4.
2002年,根据国家重点中心城市建设战略,宁夏回族自治区确定了建设“大银川”,以中心城市城市化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加大了银川市城市建设力度。本文试图就“大银川”建设与宁夏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如何实现“大银川”建设与宁夏县域经济发展的双赢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化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波 《经济纵横》2002,(1):49-53
一、城市化的内涵与外延 从80年代初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开始关注城市化,并从多个角度重新审视和探讨城市化的丰富内涵.如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化的内涵体现了五大过程: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是经济集聚的过程;城市化是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极的形成过程;城市化是城市体系形成、发展、结构优化的过程;城市化是现代文明产生、沉淀的过程(廖丹清,2000).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化的含义是以广大农村为背景的城市化,是指农村居民在城镇能够享受到城市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式,而城市的本来面目乃是"市场中心",因此,衡量城市化水准就不能仅仅依靠人口比重,还应纳入城市化的质量指标,特别是反映市场化和社会分工程度的指标(洪银兴,2000).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红利、人口红利等经济增长动力开始消退的总体趋势下,城市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上升,成为关系到未来十年我国现代化进程能否实现战略突破的关键力量。城市化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城市人均投资是农村的7倍左右,城市人均消费支出是农村的3倍左右,据测算,21世纪以来,我国每增加1个城市人口,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将增加57万元左右;城市化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全国消费总需求增长1.2个百分点,拉动内需总量增长7万亿元左右,这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是我国经济实现内生型增长的核心保障。  相似文献   

7.
一、宁夏税费现状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宁夏的税收收入规模逐年递增,但占GDP比重却呈下降趋势。1996年,宁夏税收收入总额为19.45亿元,占当年全区GDP193.62亿元的10.1%。1997年,税收收入总额为2502亿元,占当年全区GDP210亿元的11.9%。1998年为2712亿元,占GDP228亿元的11.9%。从总体上看,宁夏GDP由1978年的13亿元增长到1997年的210亿元,20年来增长了15.15倍;税收由1978年的1.42亿元增长到1997年的25.02亿元,增长了1…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水平影响经济增长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在国际前沿研究中.城市化的涵义已经不止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变.既定的城市人口下,即既定的城市化水平下,城市资源、城市总人口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布,也即城市集中度,同样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论文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一般理论出发,总结了较为成熟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重点阐述了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祁华清 《经济论坛》2003,(23):14-15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大变革。2001年末,我国全国总人口为127627万人,城镇人口为48064万人,城市化水平(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37.65%,比2000年年末提高1.56个百分点,基本上达到了1998年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38%)。同时,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制定了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而城市的国际化将导致城市产业结构发生转变,即由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变成为以第三产业为主,城市的经济将迅速增长,从而导致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化发展看,城市化水平高于40%的地…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规模、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爱梅  杨德才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1):106-113,128
目前,部分城市的房价等资源要素价格高涨,高成本城市化已启动,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规模与资源配置的"极化"与"分散化"并存的非平衡增长城市化模式,认为非平衡增长的城市化模式造成了房价等资源要素的高涨和经济的非平衡发展,并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利用全国287个地级市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城市规模、资源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东中西部不同地域和不同人口规模城市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类检验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上,中部和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地区。4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城市,其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显著降低。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城市化模式问题上,中西部地区还可以继续进行"集中导向"的城市化模式,而东部地区的城市化到了进行"分散与集中"并存模式的转型时期。在城市规模上,未来城市化可以有重点地扩大部分中小城市的规模,再造大城市,适当控制目前超大城市的规模。在资源配置上,引导、鼓励高校教育、重点项目等资源有重点地向中小城市流入,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化模式从非平衡增长到平衡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一起进城     
《财经文摘》2010,(6):53-53
中印都在快速的城市化,到2025年,近25亿亚洲人将居住在城市,占到世界城市人口的近54%。从2005到2025年,中印两国城市人口增长将超过亚洲总体城市人口增长的62%,世界城市人口增长的40%。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城市人口时空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人口在数量及分布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城市人口总量、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和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分析,从时间和空间分析这些变迁,研究其原因,并探讨发展趋势。 一、城市人口总量的增长过程及增长构成 我国城市数从1949年的136座增加到1988年的432座,人口总量从1949年的2889万增加到1988年的11160万,城市人口平均每年增长41.3‰,远高于同一时期全国人口年均增长18.2‰的水平,城市化速度较快(见表1)。  相似文献   

13.
一、服务经济时代的城市化涵义 早期的城市化理论是将城市化的内涵界定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上,他们的理论假设都是工业集中在城市,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行,农村人口转向工业就是进入城市。人口进入城市意义上的城市化是每个农业国家转向现代化时必然要经过的阶段。但是,它不是城市化的全部内容,当社会发展进入到服务经济时代后,必然会转向现代意义的城市化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真 《经济前沿》2005,(7):17-21
当前,中国正处于向城市社会快速转变的过程之中,本世纪前50年,将是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将遇到许多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城市如何吸纳农村移民等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在分析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这一过程中已经和将会遇到的若干问题,并对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取向问题提出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加快西部开发的步伐是中国在进入21世纪时最重大的战略性决策。从一定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各地区造就若干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城市。一个必须认清的事实是,西部大开发不可能、也不应当是在现存人口分布状态下的就地开发,我们应当走向城市移民的道路,从而发展城市经济,实现向城市转化,为什么要走这条路?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城市化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浪潮。城市历来对人口、经济活动和信息有巨大的集聚能力,它还具有比乡村地区高得多的产出水平。因而城市化是调节人口和经济活动空间分布方式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一、“大银川”战略 2002年,宁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顺应历史潮流,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适时提出了“大银川”的战略决策。 “大银川”是什么涵义呢?许多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笔者认为大银川的含义主要是指:要做大做强银川市,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人口,提升城市质量,使银川市向现代化的区域中心城市迈进。关键还是在“做强”上。因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归根结蒂落脚点在于城市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而如何“做强”银川,这是一个动力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城市化水平演变进程的综合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化内涵的人口、经济、社会、土地四个方面,构建北京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方法,对1978—2011年的北京城市化进行综合测度,结果表明,北京城市化综合水平持续提高,以经济增长的快速演进为主要特征,其次是人口城市化,最后是社会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其中各子系统有不同的演变特点。北京的城市化经历了缓慢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郊区城市化阶段三个阶段,特别是新时期人口城市化出现旧城中心部分街道向外围扩散现象体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北京城市化未来应鼓励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外迁,提升远郊新城的服务水平,有序开发,集约利用,发展结构紧凑、功能混合的远郊新城。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向城市第二、第三产业聚集和转移,从而使城市人口比重加大,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质量提高并使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扩散的社会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空间计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城市化角度出发,利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定量地研究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结合人均GDP、城市人口规模和第三产业比重的Moran散点图和显著性水平图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出现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表现在东部集中偏高和西部集中偏低;城市人口规模已产生规模不经济,这种现象抑制了城市人口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偏小,但是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会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是当今经济发展需要注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存信 《技术经济》2001,20(9):16-18
所谓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更明确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农业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必然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二不可分割。城市化是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经济结构现代化的标志,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