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针对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完善政策法律措施。包括调整各农村金融主体的业务范围,加大其"支农"力度,加强相互之间的内部协调能力;完善对农村金融主体的监督体系,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担保机制,培育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改善农村金融外部环境。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主体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主体格局,促进中国农村乃至整个金融机构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农村金融机构进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97年以来,农村金融机构不断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压抑了农村的资金需求,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而当前国内进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把注意力集中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但由于政府主导型金融存在着缺陷,改革成效十分值得怀疑,农村金融实际上已处于一个危险的境地。从总体上看,制度供给不足或者说市场竞争主体的缺位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出现困境的根本症结所在,对此,本文提出了鼓励农村金融机构进入以解决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创新体制机制 破解农村金融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现代农村经济呼唤着金融支持,金融服务成为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根据《决定》精神,结合对广东省肇庆、茂名、中山、东莞市和国家开发银行的考察,提出,从健全体制创新机制人手,为农业农村发展构建充满活力的命脉,破解农村金融难题。建议,健全农村金融体制,鼓励增设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扶持农村担保和保险体系,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建设,形成市场化、适度竞争与合作的农村金融市场格局。创新农村金融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决定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率。政府主导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无疑会损害农村金融市场的交易效率,无助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市场不完善下的片面的商业化配置则会发生农村金融资源"逆向配置",同样阻碍农村、农业发展;市场配置与政策导向相结合的农村金融资源方式是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金融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其原因在于,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运营成本高昂,二是金融产品价格失真导致农村金融机构收入低下。针对这些情况,文章提出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市场定价;重新设计支农贷款补贴政策等措施,以期达到促进农村金融市场走向繁荣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民银行主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支付结算服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便利、高效的支付清算服务,支持"三农"加快发展为目标,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扩大宣传、加强监管等有效手段,着力加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本文通过对农村银行卡市场调查和分析,提出发展农村银行卡市场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金融生态是指涉农金融机构运行的外部环境,但当前农村金融生态尚不尽如人意。有必要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缺陷,并提出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运行的核心动脉和发展杠杆。二元化经济结构背景下,以"机构观"为导向的机构改革路径无法解决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和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的偏离,农村金融资源流出,形成农村金融空洞;以"功能观"为导向的功能改革路径无法弥合农村金融市场监管和农村金融服务实现机制的裂痕,农村金融产品单一,形成农村金融黑洞。建立以重塑金融功能为基础、以改革金融机构为手段、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的多层次、分重点、有补充的商业化农村金融服务新体系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化方向。  相似文献   

9.
谌玲 《经济研究导刊》2014,(21):110-112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轻农村,重城市的发展战略使得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金融的发展也落后于城市金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呈现需求抑制和供给抑制并存的特征,严重阻碍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改变传统的信贷供给逻辑,通过打造农村资金供给的回流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发展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形成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完善农村金融法规、审核监管以及风险保障措施,才能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加强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农村金融长期供求失衡等问题,认识到中国现阶段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联社的发展严重制约和影响着"三农"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了农村信用联社的角色定位和转换,完善农村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标准的借贷合约委托-代理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二元转型所引起的信息流动变异,构建了一个农村借贷合约的拓展模型,提出了两个研究假说:一是农村金融机构借贷合约的激励结构设计随二元转型过程而变化;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借贷合约的激励结构设计对金融机构类型具有敏感性。文章在此基础上利用泊松受限因变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得到以下结果:第一,反映二元转型与金融机构类型的系数均显著不为0,这为两个研究假说提供了经验证据;第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并没有降低农户的违约成本,合约的声誉自执行机制仍是有效的;第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对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显著作用,农户借贷须提供抵押品的比例明显降低。文章的一个重要政策含义是,从优化借贷合约的角度看,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限制,进而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结构,或许是比利率市场化更有效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农村金融机构加入银行间市场开展资金营运业务,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文对农村金融机构加强资金业务管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强化联社服务职能入手,提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金业务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静 《经济师》2014,(6):8-10
农业政策性银行作为政府干预农业经济活动以弥补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既要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又要遵循银行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则推进市场化运作。文章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农业政策性银行为什么要推进市场化运作,从机制设计角度探讨了农业政策性银行怎样推进市场化运作,以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农地流转市场化发展的视角出发,研究如何完善和改进农村金融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完善农村银行业服务,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机制和土地流转交易机制,促进农地流转的市场化,同时就当前农地流转市场化和农村金融的形势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金融网点信息进行"县级-乡镇级"识别,并匹配2005-2012年的县域社会经济面板数据,以研究农村金融市场化对县域资金外流的影响。研究表明:(1)农村金融机构大量扩张对县域地方资金外流存在当期和延期影响,每新增一家金融网点将增加6元的当地人均外流资金;(2)金融机构导致地方资金外流存在规模效应,新增机构使当地资金显著外流2-3年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3)金融机构导致资金外流在东西部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农村金融机构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的重要渠道,资金外流既不利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利于金融机构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展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营造了农村资产资本化的规范化的市场环境,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是合理整合农村资源,促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有效措施。要强化政策支持,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产权交易发展模式,明确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是公益性服务机构,依托区域综合产权交易市场推动规范化发展。政策支持与市场化、社会参与相结合是农村产权交易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地下金融转化的焦点与关键:夯实政府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组织建设和缓解农村市场的融资问题已成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所在。在市场不完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干预无疑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是从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所面临的借贷难、地下金融泛滥的现实看,提高政府干预或管制的水平至关重要。因此,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必须加强政府管制水平和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力量,促进"地下金融"转化成"地上金融",实现农村金融市场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上研究以及国际实践认为,高利率有利于弱势群体得到贷款支持。对商洛市农村金融市场展开调查,从非完全竞争条件出发探讨影响利率定价的因素以及利率定价与信贷投入的关系。调研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性造成利率定价偏高,借款人对于利率定价改革产生错误认识。提出建立合理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并严格执行,加大市场化利率改革的宣传力度等政策建议,以期改善农村信贷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调查了兰州市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的农村金融情况,发现在信息不对称和缺乏合规抵押物的情况下,农村信贷资源的分配存在着向高收入农民集中的情况。最需要得到信贷资源的中低收入农民却难以获得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转而求助于民间金融;对信贷需求不那么迫切的高收入农民却成为农村金融机构争抢的优质客户资源,造成农村金融市场供给和需求的脱节。本文认为要解决农村信贷资源分配扭曲的问题就必须降低农村金融的门槛、打破农村金融的垄断和给予民间金融以合法地位,并且建立一套惠农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金融的服务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对缓解当前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失、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广西组建和运营的实践过程中,存在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资金来源狭窄,资金运转缺乏灵活性等问题,因此建议政府要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金融机构间要加强"链接",拓宽融资渠道,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从而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