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关键,对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从知识来源的角度看,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知识主要来自三方面:内部、客户、知识联盟。运用螺旋式SEC I知识转化策略实现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在企业与客户之间运用递进式双向知识转移策略,在企业与知识联盟间采取多层次知识共享的策略。知识共享体系的构建还需要从文化、组织、技术以及激励制度等方面建立起有效的知识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2.
当今知识己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企业的知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为了赢得竞争地位,企业需要对各种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共享,因为通过知识共享可构造企业的知识优势。本文分析了企业知识积累和更新、知识共享过程以及智力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知识特性,从而为今后从知识角度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技术创新能力体系打好根基。  相似文献   

3.
对知识、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含义进行了辩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供应链成员间知识共享与创新对企业知识创新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影响供应链成员间知识共享与创新的关键要素,并总结了供应链成员间知识共享与创新的主要方式与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竞争逐渐转向知识之争。对工程咨询类知识型企业而言,企业知识的流动及共享较为普遍,其中隐性知识无可厚非是知识竞争的关键。文章根据企业隐性知识共享能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合理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某工程咨询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能力水平,并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提出提升共享能力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5.
知识共享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共享成为企业知识管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但是,知识共享具有两面性,既可以带来收益,也会产生共享过程中的组织成本和雇员成本。因此,企业正确的知识共享方式的选择决定了知识共享效率的高低和效果的好坏。本文在对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概括了两类知识共享方式。通过对影响企业主导共享方式的几种重要因素的分析,指出企业应选择适宜的主导知识共享方式,并建立支持性和互补性的知识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6.
杨涛  孙军伟 《价值工程》2011,30(6):241-241
知识联盟成员在参与知识创新过程中需要共享知识,而知识共享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并获得一定的收益,成本及收益的具体规则对联盟成员参与知识创新的积极性和知识共享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两种知识共享成本及收益的组合机制,建立了相应的博弈模型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到结论,即联盟成员参与知识共享所得的收益与其付出的成本必须成正比。  相似文献   

7.
周贺来  吴彤 《价值工程》2019,38(29):119-121
技术创新联盟成员组织间的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集体行动困境,本文利用演化博弈方法,分别建立无信任机制和有信任机制下联盟成员间知识共享的博弈模型,分析并比较这两种情况下成员间知识共享行为的动态演化机理,为促进联盟成员知识共享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浅析知识共享中的"囚徒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知识管理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知识共享,而如何实现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基于对知识及其特性的阐述,通过分析知识共享中的“囚徒困境”现象,指出了知识共享的难点所在,并给出了构建和完善企业知识共享机制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有关调查显示,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知识共享的最大障碍。企业在致力于促进知识共享时必须考虑建设适应本企业的企业文化。本文分析了知识共享的障碍所在,企业文化对知识共享的促进与阻碍作用,并提出了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标杆管理模式下的知识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杆管理的知识共享可以促使企业标杆的选择、标杆内容的确定和企业创新。影响标杆竞争对手间知识共享的因素包括环境洞察能力、组织学习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结果指标——模仿创新能力。分析标杆管理的知识共享因素的关系,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优化知识共享系统,为标杆管理的指标选定和标杆内容的确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刘斌  李永建 《价值工程》2009,28(11):117-119
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管理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是企业能否保持和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而作为知识管理最核心的内容——知识共享更是重中之重。现今关于知识共享的研究大都局限在从组织和个人两方面来促进知识共享顺利进行,但没有一个较好的评价体系。如何对员工知识共享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关系到企业知识共享乃至知识管理的成败。  相似文献   

12.
客企联盟是企业与客户间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文章在分析客企联盟知识类型基础上,运用信息空间理论对客企联盟的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知识转移过程的熵模型,最后针对该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廖碧波  刘青  王莉芬 《价值工程》2011,30(5):292-293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是对高校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大学知识共享是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方面,但大学现行的组织结构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利于知识共享,因此建立知识联盟,就可以有效实现大学与外部机构之间的知识共享。大学知识联盟管理机制构建的主要路径是:选择互补性的合作对象、创新知识联盟的管理机制、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促进知识的学习与流动和加强联盟间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4.
张坚 《企业经济》2008,(1):35-37
企业技术联盟是建立在企业间知识资源组合的基础上,知识是企业技术联盟产生超额利润的关键资源,知识共享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本文主要从知识特性、企业自身及联盟伙伴三方面分析了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指出技术联盟组织一方面要通过知识合同或者知识产权措施来保护和奖励共享隐性知识的成员;另一方面也要营造隐性知识管理的环境,为成员探索隐性知识的转化方法创造条件,旨在提高企业技术联盟中的知识共享效率,使社会福利达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15.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企业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其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以及知识共享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从而阻碍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挥。本文分析了知识共享中态度、主观规范、自我效能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能有效地帮助企业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技术创新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知识载体、知识共享组织间的利益关系、知识共享持续时间和知识共享方式等视角,分析、归纳和总结了跨组织知识共享网络的主要特征。并对组织主导的跨组织知识共享方式与个体关系主导的跨组织知识共享方式进行了归纳比较。  相似文献   

17.
知识共享作为产业集群内部存在的一种重要机制,已成为集群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决定产业集群成败的关键因素。在集群中,知识分散在不同的个人和组织当中,要最大限度的发挥知识的作用,要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使知识在集群内交流共享。但是集群组织间知识共享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综合起来可以从心理观念、知识员工、企业差异、网络渠道、外部环境五个方面来对影响集群内部知识共享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战略联盟合作中的演进过程为主线索,详细探讨了战略联盟合作关系在形成、运作和重构各个阶段知识共享任务的侧重点及其主导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在战略联盟合作不同阶段主导的知识共享模式.最后,以出版行业的案例来论证了本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知识共享有助于形成企业组织的知识资本,知识留存有助于激发研发人员个体工作的积极性,二者都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选择实行哪种方式,主要是看何者能给企业与研发人员个体带来的收益更大。为了进行知识共享,企业应对短期收益实行基于团队绩效的薪酬回报安排;为了利用知识留存促进个体间的竞争,企业应对长期收益实行基于个体知识技能的股权或期权等产权安排。  相似文献   

20.
企业内默会知识的共享能够为知识运用、知识创新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奠定重要基础。但是,默会知识并不能自然地实现共享,只有在员工、制度和企业层面形成一定的知识共享驱动力,才能推动知识在企业内的扩散、转移和共享。这种驱动力的形成需要在企业内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构成要素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员工间默会知识共享的驱动力和实际效果。默会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可以从企业文化、薪酬机制、知识管理、信息技术、创新等主要要素方面予以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