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企业管理上日本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甚至超过了美国,所以其产品很快风靡全球, 夺得市场优势。日本企业的管理招数很多,带有普遍性的有以下几点: 善于“控制”。日本企业管理较为多用的招数是“控制”,这  相似文献   

2.
刘辉 《车间管理》2006,(1):36-37
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企业管理上日本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甚至超过了美国。所以其产品很快风靡全球,夺得市场优势。日本企业的管理招数很多.带有普遍性的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工管理》2009,(1):12-15
美国金融危机再次暴露出美国式管理的问题,同时也给中国企业管理带来思考。是继续学美国还是学日本,或者还是走出自己的管理之路?另外,在危机之后的萧条市场环境下,企业的人力资源该如何过冬?  相似文献   

4.
研究和建设我国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以形成最佳的经营管理机制为目的,以人为管理的主体,以企业精神的共识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的企业管理学说。它作为一个新的管理学概念,作为世界管理思想的一种新的学派理论,是80年代初美国管理学者总结比较了日本与美国企业管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上有三大企业管理模式,除美国、日本外,就是德国模式。长期以来,一提到科学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国内不少人都将目光盯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然而在美国,现在却掀起一股学习、研究德国企业管理的热潮。美国企业界普遍认为,德国的企业管理远比美国更富活力和有效。  相似文献   

6.
Z理论创始人——威廉·大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日裔美籍管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管理学教授,先后取得美国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硕士、芝加哥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学位,担任数家《财富》500强企业的顾问他从1973年开始专门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于1981年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Z Theory)一书,在这本书中,他提出Z理论,并最早  相似文献   

7.
浅谈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上海市教育科研信息港提供的信息,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在研究日本经济崛起中发现,美国与日本的差距不在于技术方面,而在于管理方面。美国主要从经济、技术角度考虑问题,在管理中崇尚理性主义的管理模式。而日本则较注重从社会文化等非经济、非技术的因素考虑问题,特别重视人的因素。日本的管理方式在企业中营造了较好的文化氛围,因而能够应付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的挑战。故美国学者认识到以‘理性主义’为基石的科学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必须进行一场‘管理革命’,非理性主义于是应运而生。从教育之外来审视教育,我们…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在研究日本经济飞跃发展的秘诀和原因时,归结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所致,即以人为中心管理。学者们称之为“东方的灵性主义”,日本企业家有句名言:人乃企业之魂,企业就是人。人们在总结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经络时,即管理带有政治色彩,称之为“西方理性主义”。它们的经济早已引起我国经济学界的重视,而运用和研究则是近几年兴起的。  相似文献   

9.
企业刚刚成立,企业很小,如何超越竞争对手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像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中一郎等人,很想为日本做一些事情。后来他们就聘请了美国的管理学权威戴明博士到日本去做演讲。他们问:“戴明博士,你是世界一流的管理权威,你拥有一流的资讯,请你教我们这些日本人办企业,怎么样可以在世界上拥有一席之地?”戴明博士给了他们一个管理的概念,叫做每天进步1%。他说演讲结束了,你们可以去干活了。这些日本的总裁真的相信戴明博士讲的话。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松下、索尼和本田是多么的成功。日本企业界的最高奖是以一位美国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叫做戴明博士奖。  相似文献   

10.
1996年底,中国机械、汽车制造技术考察团对日本、美国的主要汽车制造工厂及相关的高校、制造装备企业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访问。通过耳闻目睹,两国的企业管理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到香港后,我们又与一些学者进行了座谈和讨论,对90年代和对世纪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管理革命”有了更进一步认识。一、有关制造业企业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的新概念、新思想层出不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管理模式的兴起和成功,对日本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无论是福特开创的美国管理模式,还是日本管理模式,都是以提高生产效率。以科学的劳动分工…  相似文献   

11.
一、企业文化及其发展 企业文化又称组织文化,是一个企业内部人们共同拥有的价值标准、信念、态度、作风和办事准则的总称,它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传统和风气。 企业文化是国外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管理学理论,是文化和经济结合的产物,它源出美国,根在日本。日本是企业文化的典范,日本企业强调人的作用、精神的作用、团体的作用,并将此贯穿到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去。日本对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很自觉,但基本处于直观的形态,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在70年代就曾经把“文化”概念运用于企业管理的研究。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经济落后于日  相似文献   

12.
一、企业文化的由来和内涵(一)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重视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实践,是谋求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推进,管理学说开始引入了文化要素。人们发现,原先被战争夷为一片废墟的日本,战后经济迅猛发展,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成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关注。尤其是美国,派出了许多管理专家和企业家,对日本优秀企业进行精心考察,对美日企业管理进行比较研究。终于揭开了日本企业创造超过美国4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原因之———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源自于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家对日本企业创造经济奇迹的总结和发现。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关键在文化”。那么,何谓企业文化呢?  相似文献   

14.
三、管理经验——美欧国家正向日本学习 1.日、美企业之间的根本差异 世界公认,作为生产工业制品的场所,美国具备世界一流的条件。在资源和原材料方面,几乎都可以得到;建厂土地费比较便宜;具有制造物品所需的几乎所有技术;工资水平与日本相当;生产物品所需的基础设施、道路和电力比其他国家条件好。日本人在美国主办的企业基本上也享受了上述条件,尽  相似文献   

15.
精益管理起源制造业企业,70年代日本在资源匮乏的劣势下,依靠丰田精益生产方式,使汽车工业遥遥领先,并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美国总结了日本的经验,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新概念,于90年代初超过了日本;德国在精益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精益管理的思想,使本国的汽车工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尽管精益管理多应用于制造业企业,但其管理思想和方式方法是助推各类型企业发展的良方,这已被一些世界诸多成功企业所证明.精益管理是在深入挖掘日本丰田公司精益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并加以升华的一种高效管理模式,具体是指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和资源配置,强化运行细节管理和过程管理,追求持续改进,推动企业不断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创效能力的自我完善的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有权力下放的问题。这给集团公司的管理提出新的挑战。融资权、重要的人事权力肯定是不下放的,那么其他权力下放后,如何做到不至于一放就乱,这是所有大企业面对的共同问题。美国企业和欧洲企业各有各的做法。相对来讲,欧洲企业用文化整合的手段比较多一些,美国的企业因为管理基础设施相对好一些,所以财务的手段用得比较多,内控也是很优秀的。它们的道路都值得中国企业参考。日本企业在管理控制方面可圈可点的东西并不多,将来它的劣势会一步步暴露出来。中国企业的文化整合力比日本要强,如果我们管理基础设施能够做得…  相似文献   

17.
如何增加对企业的投入,建立企业资本金再投入和流动资金补充的机制,是深化中国企业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课题。近十几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创立了规模宏大的各种基金,机构投资者运用基金对外投资,成为国际资本市场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前不久,应美国所罗门兄弟公司和日本山一证券公司的邀请,“国家体改委投资基金及其管理考察团”赴美、日两国进行了专题考察。一、改资总金的兴街及作用美国和日本的投资基金都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八十年代后,投资基金在美国和日本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现已成为世界上投资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基准管理”风靡全球,对世界企业管理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 基准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向日本的学习运动。首开基准管理先河的是施乐公司,1976年以后,  相似文献   

19.
标杆管理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并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引进标杆管理,将成为发电企业的重要选择——标杆管理又称基准管理,20世纪70年代末由日本施乐公司首创,后经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系统化和规范化而成。标杆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持续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日本企业管理的特色周衡龙1994年12月份,笔者随化工部考Dq察培训团赴日本,走访了近十家一一大型公司和工厂,就日本企业的管理情况作了些了解,感到日本企业的管理有独特之处。一、日本法人企业概况日本的法人企业分为公企业和民间法人企业。公企业一般是由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