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政策是国家抑制和预防犯罪的重要对策与策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刑事司法的指针,是对我国先前刑事政策的发展与创新。"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理论有天然的契合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刑事司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探求"宽1严相济"政策的源头入手,探讨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制定与实施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阐释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并从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要求出发,分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制度基础,从而为准确把握其时代含义,最终贯彻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刑事政策是国家抑制和预防犯罪的重要对策与策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刑事司法的指针,是对我国先前刑事政策的发展与创新."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理论有天然的契合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刑事司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探求"宽1严相济"政策的源头入手,探讨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制定与实施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阐释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并从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要求出发,分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制度基础,从而为准确把握其时代含义,最终贯彻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为民  李岚 《魅力中国》2010,(3X):180-181
<正>刑事政策作为国家反犯罪斗争的策略和方法,是一个国家刑罚权运作的指针。我国的刑事政策一直在"宽"与"严"之间进行不断的选择,最终理性地选择了宽严相济。当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是  相似文献   

4.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中共中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本文首先论述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又分析了当前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提出了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不断增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白莉 《魅力中国》2010,(32):133-133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我国目前的基本刑事政策,是党和国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根据新时期的社会治安状况和犯罪态势,对“严打”进行纠正和理性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解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形成、内涵,及研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立法与司法上的实现,对这一政策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希望能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6.
肖锐  侯亚萍 《魅力中国》2008,(25):146-146
今年以来,商城县检察院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积极探索,灵活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真正体现以办案促稳定,以文明促和谐的最佳效果。不捕:拯救一名考生"感谢检察官,是你们拯救了我,我  相似文献   

7.
赵保民 《发展》2007,(5):74-75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要求,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检察长工作会议上,贾春旺检察长就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提高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水平作出了重要部署,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出台了《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作为基层检察院,承担着大量普通刑事案件的批捕、起诉工作,接待处理频繁的群众来信来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担负着艰巨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环境犯罪立法所贯穿的刑事政策一直是犯罪化和刑罚化;鉴于严峻的环境形势,在"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的框架下,未来的相当一个时期我国将进一步贯彻较为严格的环境刑事立法政策:继续推进严重的环境危害行为犯罪化进程、继续加大刑罚制裁的力度,包括适当提高有些环境犯罪的最高法定刑限度并且设置多元化的刑事制裁机制。  相似文献   

9.
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环境犯罪立法所贯穿的刑事政策一直是犯罪化和刑罚化;鉴于严峻的环境形势,在"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的框架下,未来的相当一个时期我国将进一步贯彻较为严格的环境刑事立法政策:继续推进严重的环境危害行为犯罪化进程、继续加大刑罚制裁的力度,包括适当提高有些环境犯罪的最高法定刑限度并且设置多元化的刑事制裁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监狱行刑领域,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与监狱行刑自由裁量权的适用有着密切联系。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视野下,文章对监狱行刑自由裁量权略作界定,并在剖析现状的基础上浅谈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黄呈香 《魅力中国》2008,(25):97-98
贯彻落实好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需要执法人员具备较高的执法素质和执法艺术。在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践中,由于受思想认识、立场角度、思维惯性、自身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地思考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侯亚萍 《魅力中国》2008,(25):82-83
未成年人犯罪在社会危害性、发生领域、表现形式以及产生原因等方面与成年人犯罪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采取不同的刑事政策。最高人民检察院对2006年底发布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强调继续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审查起诉和出庭公诉制度,切实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未成年罪犯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要求的体现。本文着重探讨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逐步深入司法实践的大环境下,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亲情犯罪中存在的宽严倒错现象,提出根据亲情犯罪的具体性质、情节,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并倡导适用"亲情会见"、"亲亲相隐"等制度,以期更好地在亲情犯罪中贯彻"宽严相济".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我国公诉案件和解程序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法律特征,分析了我国设立公诉案件和解程序的现实意义.即:有利于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有利于保护被害人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安定.  相似文献   

15.
李中浩 《西部大开发》2010,(3):57-59,62
我国提出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在立法保持重刑结构的前提下,作为一项具体的刑事司法政策来应用,其内涵显然与世界各国两极化的刑事政策有所差异,但其精神要旨也是在倡导刑罚轻缓的前提前下,对犯罪采取区别对待的灵活策略,这点上与两极化的刑事政策相符合。因而两极化刑事政策的要旨和一些具体做法应能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6.
在检察工作中必须正确解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明确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大意义及基本原则。为贯彻该刑事政策,在自侦案件中必须深挖窝案串案、区别行贿犯罪、谨用强制手段;在逮捕工作中必须严格逮捕刑罚要件、健全逮捕替代措施、创立逮捕变更制度;在起诉工作中必须重打严重犯罪、宽诉轻微犯罪、尝试“辩诉交易”。另外,在立案监督、审判监督及执行监督中也必须正确贯彻该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7.
钱雯 《魅力中国》2009,(27):99-100
作为国家的公诉机关,检察机关全面履行职能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在工作中更要进一步完善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以有效减少社会冲突与对抗。在公诉工作中,既要"雷霆万钧",也要"春风化雨",即既要分化瓦  相似文献   

18.
宛霞 《理论观察》2010,(6):90-91
在司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公诉人作为刑事和解主体的制度,更好地发挥公诉人在轻伤害案件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和解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实现刑法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限制死刑为理念,以刑事一体化为视角,认为死缓变更体现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死缓变更存在程序缺陷,应遵循普通诉讼程序;死缓变更死刑立即执行条件过宽,可解释为暴力侵犯公民重要人身权利的应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且抗拒改造情节恶劣的故意犯罪。  相似文献   

20.
马乐义  杨丽君 《魅力中国》2009,(36):222-222
在贯彻宽严相济形式政策的过程中,我们结合上级院的指示安排、区司法环境现状、院整体工作目标,多举措并举来保障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我区的有效和适当执行。一、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严"字当头我们受理的126起轻微刑事案件中,除2007年2人作相对不起诉处理外,其余两个年份的起诉率均为百分之百,也就是进入起诉环节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