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共同构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战略,这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2010年底,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确立了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格局。深刻认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桂西资源富集区尤其  相似文献   

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黄河流域经济空间二次开发的立足点,黄河流域经济开发的突出问题是开发缺乏整体性、开发轴线实力弱,发展不平衡、缺乏强大的经济增长核心区。促进黄河流域协调发展,应建立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区域开发模式,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核心区,加快重点开发轴线的建设。只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政绩考核体系;充分利用国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的契机,提升经济增长核心区的发展能力;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快经济增长核心区和开发轴线建设步伐,完善并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才能促进人口与产业聚集,加快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3.
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制定工作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国统一的各类政策,缺乏针对区域发展要求的灵活性,无法满足各类主体功能区的特殊政策要求。迫切需要补充和完善目前的各类政策,以保障区域主体功能的实现。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政策制定,既要满足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的需要,又要考虑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可调控性,需要在对原有政策补充和完善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主体功能区区域政策的取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4.
刘红 《商业研究》2014,(4):11-16
由于承担着国家生态安全的功能,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在规划严格的开发管制下丧失了通过工业化摆脱贫困的发展机会,形成了提供公共生态产品与经济脱贫发展的尖锐矛盾。因此,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实现空间有序开发特定目标的同时,会导致不同类型区域陷入"暴利-暴损"的困境。为解决规划所带来的不同区域发展机会的失衡,建立长久有效的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迫在眉睫。只有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构建好主体功能区间的土地发展权转让机制,才能为协调受限功能区和非受限功能区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创立新的突破口,并逐步缩小不同类型功能区间的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5.
"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之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需要用土地政策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和开发行为。论文对促进四类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宏观土地政策和促进特定主体功能区健康发展的微观土地政策选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以期为国家、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这个生态文明时代,随着"十一五"以来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日趋推进,各区域之间的经济、生态利益矛盾日益凸显。倡导各地区间建立基于主体功能区划下的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协调各主体功能区相关利益关系,促进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已成为时代之需。文章以我国海峡西岸省份——福建省为例,旨在根据福建省内部四类主体功能区的不同功能定位及生态补偿重点,提出针对性的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举措,以促进福建省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资源环境统筹考虑未来我国各项分配格局,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和完善区域政策及绩效评价,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思想将成  相似文献   

8.
邓水兰  洪敏敏 《价格月刊》2009,(9):87-89,96
由于我国区域间生态、经济及社会条件存在差异,有必要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和管理方法,以缓解欠发达地区发展冲动带来的资源环境破坏.通过主体功能区的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可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发挥地区优势,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主体功能区划是构筑我国有序区域发展格局的依据,它突出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总图,是政府实施空间管治的纲领性文件和整合相关空间规划资源的实用平台,是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调节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依据,也是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和合理建设我们生存空间的行动指南.本文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划的"开发"与"保护"双重功能的符合这一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对于促进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的绩效评价,主要可从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社会发展等方面指标进行设计。但在实践过程中,各省域主体功能区还存在定位不清、评价指标无统一标准等问题。黑龙江省应进一步明确市场与政府定位,加大对区域政策设计系统性的重视程度,同时兼顾相似类型区域政策的差异性,并切实贯彻总体设计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从而有效助推全省各主体功能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转型背景、城镇化方向、动力机制、发展模式,推动主体、城镇化双重要求,城镇发展方式和目标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实现路径:1、既要坚持通过城镇化加快经济的发展,又要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2、既要发挥市场机制对推进城镇化发展、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的调控管理作用;3、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健康协调发展;4、要协同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5、城乡规划调控与其他综合配套政策之间要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2.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长期以来,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研究主要是过多地侧重于实践,缺乏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必须立足于社会整体而不是个别,必须追求全局的稳定协调发展而不计较局部的利弊得失。通过紧缩或松动"地根"配合"银根"政策,可为经济发展起到更好地调控效果。土地政策可以直接调控土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从而调控经济增长;土地政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土地政策是调控经济布局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能否尽快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共同的未来。2007年7月26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宏观经济平衡调控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调控机制的发挥和调控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一个能够达到内部高度协调一致的宏观经济平衡调控体系。作为宏观平衡调控体系的组成部分的宏观经济计划与作为宏观平衡调控手段之一的计划手段,既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指令性计划,实行宏观与微观大一统、政府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计划管理;又不能削弱乃至否定宏观经济计划的作用。而应同财政、金融等手段一起,主要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杠杆来实现间接平衡调控。这里的关键是要更新计划观念,转换计划职能,改进计划方法,使计划的内容和形式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宏观经济的运行错综复杂,任何独立的调控政策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土地调控必须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相互协调配合,才能达成最终的调控目标。土地政策能够从土地供给、土地税收和土地金融等方面参与宏观调控,只有在不同区域实施差别化的土地政策才能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现行的土地政策宏观调控仍存在诸多障碍亟需跨越,努力顺畅多个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最终发挥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宋紫伊 《商》2015,(3):173
一、金融资源概念金融资源一词较早是由西方学者戈德史密斯,是指金融领域中关于金融服务主体与客体的结构、数量、规模、分布及其效应和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系列对象的总和或集合体。其内涵主要包括作为资金的货币和能够流通的证券,社会成员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与政府之间接受信用也能够称作金融资源。政府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就必须掌握资源,其中就包括金融资源;金融资源配置与经济宏观调控关系紧密,现阶段我国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除了政策法规外实际上掌握着货币资金和土地两种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语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能否尽快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共同的未来.2007年7月26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  相似文献   

18.
为化解我国传统区域发展模式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我国编制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在全国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区域调控理念和调控方式等方面都有重大创新,并会进一步推进区域发展模式转变,这是使我国走向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国家出台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主要是拉大了黑龙江省与其他区域问经济发展的差距;影响了生产要素向黑龙江省转移;加大了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延缓了提升沿边开放的进程;削弱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议把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沿边开放带,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功能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促进黑龙江省与其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郑文生 《北方经贸》2001,(12):104-105
西部大开发,其基本政策目标就是:在经济上,使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上,改善生态环境,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实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在两者的关系上,西部大开发的前期,生态环境目标优先,其次才是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目标。因此,无论从经济目标、还是从生态目标、在西部大开发中,要明确西部大开发以农业为基础,并充分发挥农民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高度重视农民就业和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