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旅游研究大多基于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或是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而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不论从著作成果、影响力或是实际从事研究的学者数量上看,所占比例非常少。究竟,从伦理学视角研究旅游即旅游伦理的研究重要不重要呢?笔者认为旅游伦理的研究(尤其对中国的旅游发展而言)相当重要,原因在于当今旅游发展的现实困境及旅游伦理理论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受汶川地震影响,都江堰虹口乡成为生态脆弱地区,用生态伦理观引导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意义重大。基于生态伦理学研究视角,通过对都江堰虹口乡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当地村民和旅游者的实地调查,探索其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未充分认识到自身生态环境保护的道德和义务,旅游开发利益分配协调不佳;旅游企业管理者生态伦理意识缺失、偏离,旅游从业人员生态伦理意识淡薄;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欠缺,忽视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旅游者生态伦理意识不强,缺乏对地方文化应有的尊重。为此,建议虹口乡地方政府培育乡域生态伦理风尚,协调各方利益;旅游企业应善待自然,提高员工生态意识;村民要树立环境友好精神,传承乡土文化;旅游者应坚持绿色消费,尊重乡土文化。  相似文献   

3.
旅游伦理概念及理论架构引论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夏赞才 《旅游学刊》2003,18(2):30-34
旅游伦理是近年来旅游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由于旅游伦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伦理概念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在有关的旅游伦理研究文秩基础上,对旅游伦理的概念、旅游伦理的主体、基本问题和理论框架进行了初步讨论,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初步旅游伦理概念和理论框架。旅游伦理是伦理学的应用学科,是关于旅游者和旅游利益相关者的道德学说;旅游伦理主体是旅游者和旅游利益相关者;旅游伦理的基本问题是关于旅游利益和旅游道德的关系问题;旅游伦理基本理论框架应包括旅游伦理意识、旅游伦理关系和旅游伦理实践。  相似文献   

4.
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黄震方 《旅游学刊》2001,16(2):68-71
通过对传统旅游的重新审视,作者分析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学内涵,提出了加强旅游环境伦理建设的基本对策,应加强旅游环境伦理教育,优化环境道路目标,健全环境道德规范,完善旅游环保制度,加强旅游环境道德控制,并大力开发生态型绿色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5.
过往旅游感知研究多停留在实证研究层面——以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的视角居多,而实证之后对其从制度伦理等哲学角度的反思鲜有涉及。实际上,研究旅游只在管理学或社会学层面的思考是远远不够的,许多问题还涉及目前旅游学界未给予足够关注的制度伦理。文章拟从另一视角来验证旅游发展带来制度伦理方面的诉求。通过比较两个地理位置相当、人口社会学特征相似的古村落——广东开平自力村和马降龙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发现由于旅游发展程度的不同,居民对开放社会的制度伦理诉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得出旅游发展程度越高,居民呈现出对公民社会的伦理诉求越强烈,即居民对村里的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越强,对分配公正的诉求、公共利益的关注越明显等制度伦理特征。  相似文献   

6.
基于伦理维度的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科学叙事和人文叙事两种知识创造模式,旅游研究应该改变片面追求"科学化"、"客观性"的现状,而对人文关怀取向的旅游研究加以重视。由于旅游不仅具有经济价值与审美价值,还有伦理价值,旅游伦理研究理应是人文叙事知识创造模式的表现形式之一。文章从旅游伦理研究的时代背景、现实问题、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认为这一新研究范式将改变以往只注重旅游的"事实"方面而忽视"价值"方面的片面性,为旅游研究注入了人性的因素,有助于旅游研究进一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旅游业在各地的发展规划与实践中不断成为支柱产业,人们日益感受到盲目发展旅游业给生态环境和社会和谐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呼吁全人类认识和开展伦理旅游.本文对近 10 年旅游伦理的相关英语文献做了归类和分析,从理论研究(包括伦理主体、伦理原则、伦理规范)和实践研究两方面进行总结,并重点评述了旅游伦理在可持续旅游范畴中的研究,从而对旅游伦理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以此为国内旅游伦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国际著名旅游院系学者研究兴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丹  李鹏  朱竑 《旅游学刊》2006,21(6):52-57
学者的研究兴趣一般都是其本身研究心得或研究拓展方向的集中体现,也是窥视不同背景的研究者们对研究领域热点或学科研究趋势关注程度、敏感程度和预知程度的一种集大成之反映.鉴此,文章通过对1992-2001年间在国际最重要的旅游3大刊物上发表成果前20名中有资料可寻的18所大学旅游院系287位学者旅游研究兴趣关键词的统计和分析,希望借助对目前境外重要旅游研究团体旅游研究者研究领域热点和发展趋势的梳理,以期为国内旅游学研究的发展提供新的借鉴视角.  相似文献   

9.
旅游研究中的性别话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雪琼  朱竑 《旅游学刊》2007,22(2):43-48
社会性别研究已成为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热点话题.旅游研究中的性别话题在国外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最初对女性的单一研究发展到今天从社会性别视角对男女两性的全面对比,研究内容多样,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并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案例.国内旅游研究中对性别的关注则多集中于对女性旅游市场、女性旅游者行为、旅游与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等几方面,且大多是在统计年鉴分析和文献归纳基础上的简单描述和总结.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评述了国内外旅游中的性别研究,并对相关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关注点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旅游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旅游教育蓬勃兴起 ,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从中国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学科建设、旅游教育结构体系以及高等旅游教育的性质、课程设置等方面对中国旅游教育的研究进行了简略综述。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有关旅游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0  
龙江智 《旅游学刊》2005,20(1):21-26
自从马里奥蒂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的剖析和论证迄今已近百年,学术界对旅游本质的认识,依然呈现“诸家学说,百花齐放”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旅游学科的建构和旅游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理性分析和比较分析两种途径来理解旅游的本质,并由此认为旅游研究应采纳从心理学视角进去,从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视角出来。整个研究的切入点应该是旅游体验。也就是说,旅游研究应该以体验作为基本视角。最后,本文以此为根基,构筑了旅游学科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正一、旅游伦理究竟是什么?一般认为,哲学是由求"真"的逻辑学与求"善"的伦理学构成的。无论中外,有关伦理的探索可谓历史悠久,成果丰硕。然而,把旅游同伦理这个超级大词连缀使用,则是晚近的事情。检索文献发现,旅游伦理作为学术词汇的使用,中西方都只是进入21世纪后才逐渐多了起来。由于伦理一词高度抽象,旅游一词含义宽泛,人们对旅游伦理的理  相似文献   

13.
马波 《旅游学刊》2014,(11):3-5
一、旅游伦理究竟是什么?一般认为,哲学是由求"真"的逻辑学与求"善"的伦理学构成的。无论中外,有关伦理的探索可谓历史悠久,成果丰硕。然而,把旅游同伦理这个超级大词连缀使用,则是晚近的事情。检索文献发现,旅游伦理作为学术词汇的使用,中西方都只是进入21世纪后才逐渐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人和动物的和谐关系是野生动物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动物伦理观出发,将网络评论作为数据源,运用文本挖掘、社会网络分析以及IPA模型分析方法,对不同伦理取向野生动物旅游景区的游客具身性体验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不同的伦理取向会影响野生动物旅游景区的运营;(2)在具身理论视角下,野生动物旅游体验是一种涵盖身体性体验、情境性体验与感知性体验的多维、复杂性体验,呈现出三层六个维度的特征;(3)不同伦理取向的野生动物旅游景区因供给方面的差异,游客的体验存在着以感知性体验为主和以身体性体验为主的具身性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旅游的产业属性决定了旅游地理研究的实践性,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实践需求的过程中,中国旅游地理学科呈现出研究领域、方法和应用的新特征。本文围绕旅游规划、旅游资源、旅游大数据和旅游实验方法等进行总结与展望,认为:(1)旅游规划是透视旅游地理研究发展的重要视角,旅游规划的知识域主要包括旅游开发战略与对策、旅游业与旅游企业、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等12个方面;(2)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面临文旅资源保护和整合利用的重大现实需求,为旅游地理研究带来了文旅资源的内涵与分类评价、普查信息集成与应用、普查技术与组织方式等新命题;(3)大数据背景下要求旅游地理探寻新科学问题,重点要关注大数据旅游统计测量模型和指标规则的规范,数据伦理与信息茧房,大数据旅游现象的地理效应和相关空间格局等研究;(4)实验研究方法在认识论层面从描述走向解释预测,在方法论层面从调查走向直接测量,为认识和理解旅游情境下人地关系的核心科学问题提供了“科学化”的研究路径。因此,面对新时代战略要求和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地理学应加强产业实践、研究方法和学科交叉研究,提升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6.
旅游伦理研究是国内外旅游学界较少关注的研究领域,而日益凸显的旅游伦理问题又决定了行业和学界都迫切需要这方面的理论指导.为此,文章通过理论建构与实证检验,从个体微观角度,初步分析了旅游道德感知的组成结构及个体旅游实践经历对旅游道德感知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道德注意力、相对主义伦理立场、理想主义伦理立场所建构的旅游道德感知结构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及外部有效性;旅游行业实践经历与个体旅游道德感知的关系显著,能够显著影响个体的旅游道德感知.在理论方面,该研究适度拓展了旅游道德感知的研究内容,说明了旅游道德感知的架构具有较好的外部有效性.研究结果对指导旅游伦理教育、企业内部伦理建设及学生个体的道德感知提升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旅游复合资源系统建立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梁学成  郝索 《旅游学刊》2004,19(1):61-66
本文通过对旅游资源本体及与其相关的环境、时间和空间等资源要素关系的分析,构建了旅游复合资源系统模型,进而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旅游复合资源系统的价值进行分析,提出建立旅游复合资源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指出这一系统时旅游产业深层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回望“真实性”(authenticity)(下)——一个旅游研究的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坎内尔掀起的"真实性"研究热已逾30年,其间,研究视角逐渐从"客观"转向"主观",这既反映出真实性内涵的延展与变迁,亦凸显旅游主体—游客体验的重要性。然而,就研究者日渐褊狭的视域来看,旅游客体真实性对旅游体验真实性的影响从松散到几近断裂,旅游主体甚至以"悦纳万物"的信仰姿态视一切"存在"为真,从而收获真实的体验。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究竟是谁决定或影响了谁?对此问题的探寻导致学界对旅游客体之"虚假"的重新界定和对旅游体验之"真实"的再度好奇,并因此形成旅游真实性研究的纷争局面。有鉴于此,对国外真实性研究做一番缘起、视角、界定等方面的梳理和反思,或将对国内相关研究与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正在旅游相关研究中,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仿佛是一对孪生变量。没有旅游者也就没有旅游目的地可言;没有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无处可去,也就不能称其为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而也成为了旅游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学科的"透镜"进行研究。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结合对后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对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进行解读,同时也是对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旅游声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景作为旅游研究的新兴方向,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章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声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旅游声景研究的差异,并指出了未来中国旅游声景研究的主要方向.主要结论包括:(1)在研究内容上,国内学者主要关注了声景资源的识别与开发和旅游地声景的评价等内容,而国外学者则关注了从安静声景的价值判断到旅游噪音的影响和治理,从声景视角下的旅游体验到新兴快速发展的音乐旅游等多个层面的内容;(2)在研究视角上,国外相关研究引入了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声学生态学、文化地理学等多种理论视角,实现了旅游声景研究的多视角融合,而国内基于地理学或旅游学视角的研究尚不多见;(3)旅游目的地的声景建设与改善、基于声景视角的旅游体验、声景变迁及声景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等是中国未来旅游声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