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强化专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从产权制度、信用制度、企业制度,及银行核算制度等方面,分析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一、从产权制度对专业银行信用调节的影响来看:由产权让渡信用化,到信用化产权公有化,出现负债的硬约束与资产的软约束的不对称性,形成强烈的反差,使专业银行自我调控出现信用上的“剪刀差”,一方面负债制约不了资产,另一方面资产倒逼着负债增长。1.两次信用转化与资产负债的形成。众所周知,专业银行依赖性较强的负债来源:一是存款;二是货币发行(中央银行供给,下同)。其中存款是专业银行与公民、企业之间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大目标和重大突破,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就银行方面来说,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信贷资产质量问题,大量逾期贷款的沉淀死滞,大面积的亏损,已成为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一大障碍,也是能否实现向商业银行过渡的关键。 一、信贷资产质量现状 近五年来,银行信贷资产连续大面积亏损且有日趋严重的趋势。概括起来可归结为“四多四少”: 一是高成本负债多,低成本负债少。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双快,社会各方面对资金需求大增,银行资金来源不足,为维持最低资金需求,平衡资金头寸,假证正常运营,只好高利率12‰拆入资金,占用汇差23‰左右的收罚息也没有办法;另一方面专业银行不承担任何经营风险,无原则竞争哄抬利率,滥发储蓄纪念品、好处费,结果是人为抬高吸储成本,造成存贷利率倒挂。 二是低收益资产多,高收益资产少。由于体制因素和政策因素,在以往的经营中放了很多“安定团结贷款”、‘行政命令性贷款”,对象多半是低效益、低信誉企业,再加之银行自身因素和近年来企业速度快于效益的数量型扩张,因此形成大量贷款本息难以收回,资产收益率很低,至1994年7月末,涟水县专业银行有应收未收利息8800万元,累计亏损940万元;淮阴市专业银行有  相似文献   

3.
取消贷款规模,对各专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这是中央银行金融调控方式的重大转变,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较之资产负债管理有其严格的“定量性”,强调了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合理的比例。资产负债比例制订的原则,应该是围绕着资...  相似文献   

4.
<正> 一、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几年来,金融休制改革发展很快,争论也不小;银行工作的成绩很大,问题也很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中央银行调控乏力。在银行机构分设初始,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的职责就未完全划清,专业银行具有中央银行的职能,以制定政策,发布政令,中央银行则难以控制。如浮功利率,搞二级准备金等等。中央银行宏观管理手段不健全。行政手段不主张用,经济手段不灵验,法律手段未形成。特别是中央银行主要不是通过它的分支机构发挥调控作用,而是相信和依靠专业银行总行进行宏观调控。由于中央银行没有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形成几大专业银行垄断的局面,各自为政,资金分散,盲目竞争等问题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5.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在保证商业银行一定收益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商业银行风险的最小化,以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银行的资产应该具有获利性、安全性与流动性,但这三者是矛盾的,安全性与流动性高的,利润就低;而获利性高的,安全性与流动性就差。近年来提出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使银行在维持其资金流动性和管理上前进一大步,但是,上述“三性”并未得到最佳统一,当前一些专业银行经营中出现的亏损面扩大和亏损额增加的状况就是一个例证。因此,在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必须处理好“三性”的关系,银行资产不但要保持较高的安全性与流动性,而且要获得合理的、最大限度的利润。提高银行资产获利性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降低成本。改进…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2~2017年中国银行业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参与同业业务对其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参与程度和流动性创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无论是同业资产还是同业负债业务,随着银行对其参与度的提升,单位资产的流动性创造均会下降;这一负向关系在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并不显著,然而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参与程度的提高会显著降低流动性创造规模。其次,不同财务特征的商业银行在同业业务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资产规模较大并且盈利能力较强的银行,同业业务对流动性创造的负向效应较弱。  相似文献   

8.
韦红 《发展研究》1995,(12):16-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有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化,其管理体制也由纯粹的计划管理逐步过渡到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目前,困扰银行转制接轨的因素之一是信贷资产质  相似文献   

9.
王霞  李胜 《经济纵横》1994,(9):59-60
产权改革与银行资产质量王霞,李胜专业银行实现商业化经营,其关键是提高资产质量。但长期以来专业银行一直受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影响,对资产质量一直没有足够的重视,使资产质量严重低下,给银行商业化经营带来了难度。一、银行不能提高资...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银行是国家设立的专业外汇银行,也是国家指定的进出口银行,按照金融理论的一般观点,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中国银行仅是一个专业银行,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资金平衡的特殊企业,不可能也不会为了扶持外贸企业出口创汇而对风险大、期限长、产品生产耗费资金较大的产品出口一律给予各种出口补贴和担保,因为这不符合专业银行资金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经营原则,同时也与中国银行的国际信贷、外汇信贷以及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等业务发生冲突。所以,必须由政府在政策上设立一个专职机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在促进我国产业政策实施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当前经营存在三种风险:先天性风险、后天性风险、功能性风险、当前经营风险主要表现为其信贷资产风险;当前经营存在三种风险:先天性风险、后天性风险、功能性风险;当前经营风险主要表现为其信贷资产风险;经营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存在“三对矛盾”:“软资产”与“硬负债”的矛盾,资产筹措的商业性与资金运用的政策性的矛盾,资金来源的短期性与资金使用的长期性的矛盾;防范与化解经营风险的对策有:科学界定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功能,颁布《中国政策性银行法》,信贷经营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对政策性银行经营风险的监督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与流动性风险一般来说,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满足存款者的提现需求和借款者正当贷款需求的能力,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前者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后者是指银行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而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往往面临不确定性,即所谓流动性风险。如果对风险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流动性危机。简而言之,流动性风险是指发生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性。根据1997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以下简称《核心原则》)对流动性风险定义如下: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的可能性,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了其赢利水平。在极端情况下,流动性不足会造成银行的清偿问题。流动性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专业银行要实现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首先要解决是的信贷工作中的问题。因为信贷是银行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是影响银行经营效益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专业银行普遍存在着信贷资产质量差、“一愈两呆”贷款比重大、贷款收息困难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与信贷员的素质有关。  相似文献   

14.
推进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应理顺四个关系●庞灵久赵泽轩专业银行商业化经营,推进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应积极理顺四个关系。一、处理好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的对应关系负债的流动性决定了资产必须保持与此相适应的流动性,在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前提下,还应考虑资产与负债期...  相似文献   

15.
陈秀花 《新经济》2005,(4):88-91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与流动性风险 一般来说,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满足存款者的提现需求和借款者正当贷款需求的能力.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前者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后者是指银行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而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往往面临不确定性,即所谓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专业银行资金流动性问题王国庆目前,我国专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还不很理想,主要问题是资产负债的流动性运作乏力,表现为周转滞缓。因此,必须推行流动性比例管理,就是要在资产项目之间,负债项目之间,以及资产和负债项目相互之间,建立起客观的、合于规律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央银行对金融的宏观控制,应当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等经济手段来调节专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即通过间接控制手段来实现。而中央银行的这些宏观金融控制能真正生效,势必以专业银行实现企业化经营管理为先决条件。银行实行企业化的紧迫性商品经济日趋活跃,要求银行有更多更灵活的资金融通方式。目前,专业银行信贷资金实行严格的指令性指标管理,基层银行只能被动地按计划贷  相似文献   

18.
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之我见李金辉所谓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需要自身的资金,而靠代理客户承办支付或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它与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了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我国国有专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是资产负债管理业务,...  相似文献   

19.
资产证券化赋予商业银行新的资金来源和扩张信贷的能力,拓展了银行的信贷融资渠道,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有效性。反过来,作为传导中介主体的商业银行,货币政策频繁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对其资产证券化是否会产生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运用2012—2021年中国147家商业银行的数据样本,考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对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具有正向推动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阻碍银行流动性创造、增加银行信贷风险、缩减影子信贷规模,从而促进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资产证券化的促进作用在城商行、全国性银行以及高信用评级的银行中显著;对银行上市与否均有促进作用,但对非上市银行的影响程度更显著。此外,数字金融的发展会弱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资产证券化业务有利于缓解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的负向冲击,并稳定其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我国专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银行流动性资产不能确保适当的数量,从而易于引起信用不稳定和收益恶化的风险。纵观80年代,汇率的不断扩大,流动性资产的匮乏。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的失衡,乃是这一时期流动性风险的实际表现。流动性风险不仅影响着微观金融实体的稳健经营,而且还影响着宏观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其危害之大足以使一国金融制度崩溃。为此,应从强化专业银行自我约束机制、制度创新、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强化系统调控机制诸方面防范和控制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