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BOT特许协议是BOT项目投融资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它的法律性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目前,特许协议属国内契约已基本达成共识,然特许协议究竟为国内法上的行政合同、民事合同,学者可谓仁者见仁,本文认为特许协议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平衡的结果,是国内经济法意义上的涉外合同。  相似文献   

2.
王猛  佴澎 《东方企业文化》2012,(13):164-165
BOT方式是由一些列法律关系组成的法律构架,在这个法律架构中,特许协议是核心,决定着BOT法律关系的其他方面。长期以来,BOT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一直存在争议,一是国际法契约和国内法契约的争论;二是民事合同与行政合同的争论。本文中,笔者认为BOT特许协议属于国内法契约中的行政合同。  相似文献   

3.
在BOT一系列合同中,特许协议是BOT方式的先决条件与核心问题。文章讨论了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法律适用、分析了目前我国BOT投资方式的法律障碍,提出关于BOT特许协议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特许期的确定,是BOT项目中政府与私人投资集团谈判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将政府担保看作看跌期权并利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了政府担保的期权价值,建立了引入政府担保价值的特许期决策模型,将其应用到交通运输BOT项目决策算例中.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的NPV方法相比,考虑政府担保的期权价值后,私人投资集团可以在较短的特许期内获得同样的预期收益,这就为双方的特许期谈判提供了更宽广的决策空间.  相似文献   

5.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简称,即建设——经营——转移之意。国际通行的BOT于八十年代以来流行,其内涵是:政府同私营部门的项目公司签订合同,转让道路、交通、电力、能源、环境等基础设施项目的设计、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的责任;该项目公司在双方协定的特许期限内拥有该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负责偿还  相似文献   

6.
BOT项目特许期限定是对特许期(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的限制和约定。完工风险是BOT项目建设阶段的核心风险。完工风险通常情况下由项目公司承担,当完工风险超过项目公司的承受能力时经常会导致项目失败。本文在分析特许期限定和完工风险的关系以及完工风险和项目类型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不同的BOT项目应该优先选择的特许期限定类型。  相似文献   

7.
BOT项目特许期限定是对特许期(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的限制和约定。完工风险是BOT项目建设阶段的核心风险。完工风险通常情况下由项目公司承担,当完工风险超过项目公司的承受能力时经常会导致项目失败。本文在分析特许期限定和完工风险的关系以及完工风险和项目类型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不同的BOT项目应该优先选择的特许期限定类型。  相似文献   

8.
许祥秦  曾咏梅 《价值工程》2012,31(10):151-152
为了吸引国内外财团、公司企业,以及个人等非政府投资主体投资于中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政府必须对投资者无法通过市场行为进行控制的非市场风险因素提供担保。本文在分析基础设施项目政府担保行为的基础上,将政府担保价值引入特许期谈判博弈模型,分析政府担保对最优特许期决策的影响,并为政府特许期决策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意思是"建设-经营-移交".典型的BOT定义是:政府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非政府部门的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由项目公司来承担该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在特许期内,该项目公司向设施使用者收取费用,以此收回项目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的成本,并获取合理利润,政府部门拥有对这一基础设施项目的监督权;特许期满,项目公司将该基础设施无偿或以象征性价格移交政府部门.  相似文献   

10.
李丽英  高勇 《活力》2011,(6):31-31
BOT特许协议的合同性质一直是学术争议的问题。本文从协议固有的属性出发,系统地分析了特许协议的混合合同的性质,并对该性质界定的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决策BOT项目特许权期限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娅  宇德明 《基建优化》2004,25(5):12-15
特许权期限的界定直接关系到东道国政府与项目公司的利益分配,如果期限偏长,则东道国的利益受损;如果期限偏短,则影响项目公司的利益,进而导致BOT方式失败。因此,介绍了一个关于BOT融资项目特许权期限的决策模型,该模型既保护了项目公司的利益,又保护了东道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吴玉磊  董雄报 《物流科技》2011,34(5):141-144
特许权期是BOT项目特许权协议中重要的参数,关系到项目参与者的利益分配问题,是BOT项目的顺利运行的有效前提。介绍了特许权期重要性,分析了影响特许权期的因素,建立了合理的BOT项目特许权期计算模型,并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BOT项目特许权期公平性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合作博弈理论,探讨了投资者与公共部门谈判BOT项目特许权期的公平原则,推导出双方合作达到均衡的特许权期纳什讨价还价解,确定了投资者在BOT项目建设运营中为了规避投资风险的谈判线,同时也提出了公共部门在确定公平利益分割应掌握的原则.从而就公共部门与投资者合作BOT项目时如何公平合理签订特许权期合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如何加强BT项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敏华 《价值工程》2010,29(12):62-63
BT是由BOT演变而来,是Build(建设)和Transfe(r转让)两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其含义是:政府通过合同约定,将拟建设的某个项目合同授予承包商,在规定的合同条件下,由承包商负责该项目的投、融资和建设,项目竣工后,承包商将该项目转让给政府,政府根据合同约定按比例分期向承包商支付总价。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本文从BT模式的特点、造价管理的难点、如何加强管理以及在管理过程中的把握重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5.
肖桃花  张原 《价值工程》2012,31(19):67-68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定额让利这种传统的计价方式下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造价控制:工程造价经济指标的分析、限定材料价格的管理、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和工程合同的编制。  相似文献   

16.
李潘武  宋胜男  陈幸斌  管宇 《价值工程》2012,31(32):102-103
近些年,BOT这种集项目融资、建设及运营于一体的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我国政府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中,所以对BOT项目风险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同时结合层次分析法,分析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为项目决策者结合具体项目进行风险分析进而做出合理正确的判断提供了又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17.
覃山力 《价值工程》2014,(22):100-101
发展交通,投资是关键。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公路运输需求剧增和交通行为的变化,我国开始步入高速公路发展阶段。由于高速公路项目建造周期长、资本投入大、专业技术性强、产业链复杂、项目投融资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及投融资专业指导的缺乏,所以必然对一些建设不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企业力量的参与。而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尝试BOT项目,随着BOT融资方式的日臻成熟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刘静 《企业技术开发》2005,24(10):49-50,78
文章就国内外BOT工程应用现状做了简单的阐述,通过对BOT项目风险识别分析的研究综述,提出风险识别评价研究要系统化、可操作化的观点,为解决BOT项目风险分摊问题的研究提供依据,以促进BOT工程模式在我国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BOT模式是国外迅速发展起来的广泛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将BOT融资方式与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相结合,是BOT应用领域的扩展,更是公共租赁住房模式创新发展的前景之一。本文拟论证BOT模式应用于公共租赁住房的可行性,并构建PRH-BOT(Public Rental Housing BOT)模式运行框架。  相似文献   

20.
BOT模式是国外迅速发展起来的广泛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将BOT融资方式与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相结合,是BOT应用领域的扩展,更是公共租赁住房模式创新发展的前景之一。本文拟论证BOT模式应用于公共租赁住房的可行性,并构建PRH'BOT(Public Rental Housing BOT)模式运行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