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经济转轨过程是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是一个由一种经济形态向另一种经济形态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包含着政治、经济、化和法律全面变革的过程,当然也是一个社会利益结构不断在激烈的对抗与碰撞中发生调整的过程。在经济转轨理论这个命题中,经济转轨过程的性质究竟为何物是一个首要而且关键的问题。因为对经济转轨性质的错误理解可能会导致经济转轨整体判断的失误以及政策上的错误导向,从而导致经济转轨进程的延迟和经济社会所负担转轨成本的增加。目前对于经济转轨性质的探讨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关于转轨经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国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变革探索已延续了半个世纪,世界上30多个国家、1/4的人口卷入了这场探索,这些国家可以统称为转轨经济国家,它们的经济运行既不能简单地用发达经济、发展中经济来界定,也不适合用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来界定,而是体现出特有的转轨经济共性,转轨经济应该成为一个独特的研究对象,转轨经济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从传统理论或已有体制的视角出发,而应该立足于转轨经济国家已经走过的实际历程。归纳可以作为规律性的东西,寻求方法论上的创新,本文对开展这一研究的初步思考以整个转轨经济国家为背景,而以中国经济转轨为个案。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失业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萍萍 《经济论坛》2004,(23):14-15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改革进程中,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隐蔽的失业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公开失业,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但解决这一问题,对我国政府来说却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改革意味着利益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对收入分配的研究,探讨始终是理论界,改革者和广大人民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界有关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作一简要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两个阶段的改革过程,实质上是在政治过程推动和控制下进行的经济变革过程和社会变革过程的统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改革的经济转轨过程已基本完成,开始进入社会转型阶段。我国转型社会现阶段存在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改革处在新的历史发展关口。应通过社会调整解决各种矛盾。和谐社会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各种经济、社会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6.
转轨经济学比较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蕴 《经济学动态》2005,(5):09-113
转轨经济学(Tnansition Economics),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以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相比新制度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学,转轨经济学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转轨经济学是伴随体制转轨产生的进行专门研究的学科。这有别于新制度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学,它们是以体制转轨研究作为学科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唐明 《财经科学》2010,(7):103-110
在我国,物业税改革难以真正启动,改革迟迟不能"空转实",映射出种种体制障碍,经济社会双转轨阶段基础制度环境缺失和配套政策不完善是根本原因.物业税的征税对象是房产和地产,那么处于转轨时期的住房制度环境对物业税的改革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侧重深入挖掘住房制度转轨背景下物业税改革将遇到的种种体制障碍.物业税改革不是一项孤立的制度安排,其变迁的方向和目标都要受到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进程的制约.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住房体系,在此基础上物业税才能改革成功.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成为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主要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在国有经济体系内部,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不论是在制度建设、法制建设还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现行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都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因此,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要求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解明 《经济学》2007,6(2):561-580
本文在分别考虑政府与私人部门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利用一个动态模型研究了转轨过程中国有资本比重的最优路径问题。借助数值模拟,首先,本文发现最优转轨路径仍然是存在的,并且只能是渐进式的。其次,研究还发现存在一个转轨成本的临界值,当转轨成本大干该值时,国有资本比重将不会降低,经济将不会进行转轨。另外,本文的研究还为现实中政府在转轨期间所推行的一些改革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相对地位不仅决定了企业的治理机制,而且是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如果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物质资本以扭曲的资本意志统治和支配人力资本的一种制度安排,那么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平等博弈的一种制度安排。体制转轨带来的市场恢复和开放、行政性分权、经济性分权、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等,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本在我国的地位,人力资本逐步获得了与物质资本同等的地位,获得了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