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汽车市场蕴涵的巨大商机无不令世界汽车巨头向往和怦然心动,加入WTO、关税的大幅度下降和汽车进口配额的大幅增加,又让这种向往走向现实,由心动变行动。当大量进口车渐欲迷乱国人眼,当快速增长的销量让厂家眉笑眼开之际,暴露出的滞后的售后服务无不提醒着国外汽车厂家:占领中国汽车市场的根本和前提既是产品本身,更是完善的售后服务,角逐中国市场应先深刻体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董事会》2005,(7):111-111
目前,中国市场的汽车降价潮可以说是中国的汽车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当打价格战白热化到汽车厂家没有多少余地可退的时候,汽车公司之间的竞争将在经销商和销售人员的素质、汽车质量保证、新颖的款式、好的品牌口碑和优秀的售后服务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3.
付秀胜  思远 《董事会》2005,(9):104-109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随着跨国汽车巨头“6+3”纷纷全部登陆中国,竞争中国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竞争的焦点和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市场十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说市场经济需要尊重市场,所以列出中国汽车界不能回避的十大市场问题作一点探讨。一、不要民族汽车工业能行吗?关于要不要民族汽车工业的争论,看起来目前似乎以“不要”派占了上风。理由是中国都加入WTO了,再谈民族汽车工业不合时宜,中国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形成自己的开发能力。不过,“加入国际大循环”好是好,但仅以“加入”为目标,主张放弃民族汽车工业的观点有多可怕,现在真是不敢想。参与国际分工其实有高下之分,如同办餐馆,当经理是分工,洗盘子也是分工,中国汽车拼不上经理,也要努力避免自认是洗盘子的料吧?如果变…  相似文献   

5.
《董事会》2005,(2):120-120
目前,中国市场的汽车降价潮可以说是中国的汽车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当打价格战白热化到汽车厂家没有多少余地可退的时候,汽车公司之间的竞争将在经销商和销售人员的素质、汽车质量保证、新颖的款式、好的品牌口碑和优秀的售后服务方面展开。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成就汽车销售》是作者向全国的经销商和销售人员提供的一本很具有实用价值的培训和学习教材。作者融合了北美汽车销售行业与管理的多年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在我国工作、生活对本土文化和社会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丁一 《董事会》2006,(1):105-105
目前,中国市场的汽车降价潮可以说是中国的汽车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当打价格战白热化到汽车厂家没有多少余地可退的时候,汽车公司之间的竞争将在经销商和销售人员的素质、汽车质量保证、新颖的款式、好的品牌口碑和优秀的售后服务方面展开。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成就汽车销售》是作者向全国的经销商和销售人员提供的一本很具有实用价值的培训和学习教材。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的和中国市场对接,很多国外汽车厂家已经开始在中国设计师人才队伍里招兵买马,然而,国内的汽车企业却很少宣传本土的设计团队,即使他们已经在合作。为了更好地和中国市场对接,很多国外汽车厂家已经开始在中国设计师人才队伍里招兵买马,但是,国内的汽车企业却很少宣传本土的设计团队。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摩配》2006,(7):21-22
“市场是发展的空间,政策是发展的边界。”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陈清泰一语道破了汽车产业政策的重要性。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5年前,进口车许可证还是众人争抢的“香饽饽”,可到2005年就已成废纸;几年前大家看着国外汽车厂家召回的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摩配》2006,(7):18-20
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前夕,兴奋又略带些许焦躁的情绪弥漫在整个中国汽车界。就在中国正式加入WTO前的半年里,各种各样的汽车论坛用不同的理由相继召开,但是,所有的讨论都在围绕着一个话题,那就是“加入WTO后,中国汽车的机遇与挑战”。更有专家在2001年提出了中国汽车存在着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开发能力低、技术水平落后、市场占有率不高、汽车消费环境差等六大硬伤。在时间流汤了近5年之后,2006年4月的博鳌论坛汽车行业分论坛上,会议的主题仍然是“加入WTO后的中国汽车工业”。但是,与会的嘉宾已经没有人在去关注WTO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入WTO以后,面对着在市场运营机制、管理水平、资金技术实力、市场规模化经营等方面都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国外汽车维修企业的大举“入侵”,我国传统的汽车维修企业究竟会不会一败涂地?还能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无疑是所有关注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发展的人士所想要迫切获知答案的问题。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汽车生产的规模化和汽车市场的高度发达必然是在完善的汽配生产、供应系统,健全、规范的汽车流通维修体系的前提下实现的。与整车销售市场相比,随后的汽车维修、配件等需求的市场容量丝毫也不逊色,甚至还…  相似文献   

11.
自1999年11月15日中国就加入WTO与美国达成双边协议后,有关加入WTO后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价格似乎成了当今汽车市场最敏感的话题之一,各大汽车厂家一开始是出奇地团结,众口一词,决不言降。但进入2000年第一季度后,这个“攻守联盟”就开始松动了;各款汽车都进行了或明或暗的降价。虽然迄今为止除一些车型爆发了局部价格战以外,从整体上看价格竞争并未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旋律。但在当前汽车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容量扩张有限的情况下,价格竞争作为一种见效快,作用显著的促销手段,仍是汽车…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竞争的范围、层次、激烈程度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市场的国际化,国际市场的全球化,已经真正形成,罩在我们身上的关税等“保护”正在被一层层地剥去。面对竞争对手的大量涌现,靠“守”,是守不住的,  相似文献   

13.
当全国九运会在广州刚刚拉开帷幕时,有一项“比赛”已经结束。这项“比赛”就是各汽车厂家围绕九运会指定用车展开的激烈竞争。在广州,九运会指定用车—由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提供的400辆别克轿车、100辆别克MPV(休旅车)穿梭在广州的大街小巷。另外还有如东南等汽车也加盟九运会服务。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各品牌争奇斗艳,为何单单别克车在九运会赛场独领风骚?除了上海通用公司的经营艺术,不能不归功于别克车有颗“绿色”心脏。其实,本届九运会“绿色”汽车之争,显示了当今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可以这样说,中国加入WTO,这场…  相似文献   

14.
于奕 《工业会计》2004,(5):50-52
2004年1月1日起,中国进口车关税第三次下调据中国加入WTO所作承诺,2006年7月1日.进口汽车的平均关税要降到25%经济型轿车的关税更要降到10%专家预测,明年进口汽车价格降幅最大.联动带来国产车价格大幅下降,许多市民“伺机而动”,准备2005年一到就为自己购买一部心仪已久的座驾。未雨绸缪,许多消费者将购车费月列入预算、积极备“资”.同时抓紧学车、积极备“技”。  相似文献   

15.
在跨国公司大网没有到来之前,中国企业有很多机会向跨国公司提供服务;一旦跨国公司逐渐准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的机会将受到排挤。在加入WTO之后——  相似文献   

16.
以市场需要为核心的现代营销观念已经在我国企业深入人心。但是,落实到具体的事时才知道,满足顾客需要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要求企业在任何市场风云变幻中都能切实抓住市场需要这个核心。目前,如果企业在其产品并不具备与世界同行的产品进行综合质量较量的前提下,仅仅依靠此项性能的国内优势来营销其产品的话,必然会使我国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与国际汽车企业发生错位,必然使我国汽车企业在市场上碰壁,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更是如此,因为这种做法既违背了顾客对汽车质量的总体追求需要,也违背了世界汽车质量发展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7.
在2000年,汽车价格的激烈讨论,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燃油税实施一再推迟,消费者对经济型汽车的期盼,汽车召回引起的巨大反响,低价位新品牌新车型增多,营销体系的巨大变化,专卖店与有形市场之争,部分厂家退出汽车行业等话题,使汽车市场显得比往年更加热闹。如果说,国内汽车业往年的发展变化引起的关注还仅仅是“关起门来”就事论事的话,而2000年国内汽车市场的变化则折射出更多的思考与理性。1.品牌格局发生变化,市场竞争将更充分年初,汽车行业内外纷纷预言,2000年中国汽车的产销总量都将首次突破200万辆大关,轿车…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之后提高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总体上和长期来看,中国加入WTO的利益大于损失,机遇大于挑战,从短期与静态的角度分析,加入WTO是利是弊,关键取决于各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中国要加强对WTO规则的研究与宣传,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处理好市场开放与合理保护国内产业的关系,在履行中国“入世”所做的各种承诺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入世”之后的过渡期,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国内的“幼稚产业”,适当减缓国内企业和国内市场的外部冲击和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对企业来说是极不寻常的年份。中国加入WTO后对民族工业保护时限临近,大批跨国公司涌入,接着是中国能源紧缺、原材料大幅度上涨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价格大幅下降,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人民币升值等等,实在是太多太多,重重地考验着中国企业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陈俐慧  马琳 《工业技术经济》2003,22(5):65-65,87
当前,世界的主要战争,已经由枪炮战争转向激烈的经济战争,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是一场不宣而战的特殊经济战场。在这场“战争”中,消费者选择市场,竞争双方在争夺市场。从我国市场形势看,种种迹象表明买方市场已经形成,这预示着企业的经营将更加艰难。我国已加入WTO,更进一步加快了国内买方市场的发展步伐。什么是买方市场?经济学家解释成:对买方有利的市场,买方成为市场的主导,买方是上帝。作为卖方的企业则处于相对被动地位,他们除了为消费者提供从商品质量到价格以及售前、售后等优质服务外,企业之间还要展开激烈竞争,这就是“买方市场”。反之,1978年前后期间,由于方方面面物资供应不足,从粮、棉、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