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孙姗姗 《金卡工程》2010,14(9):367-367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既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世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野。当今世界,各种国际关系现象纷繁复杂、变幻多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局势和趋势、更好地制定对外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深刻改变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大事件,从需求和供给两个维度带来了堪比1930年代大萧条的总量冲击,对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流方式以及世界经贸活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更是经济长周期维度上的结构性冲击,将加速催化新知识和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运用,使数字化发展成为后疫情时期推动经济复苏、改变交流方式和促进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将深刻影响南北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又暴露了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弊端。经济全球化还冲击着原有的国际政治格局,使国际关系内部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加深了国际合作,推动了经济区域化,另一方面加速了世界政治多极化,促进了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但对国家主权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无论如何,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前,源自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向全球扩散,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瞬息万变。中国的海外投资战略也面临着重大的考验。2007年9月成立的中国投资责任有限公司标志着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成立,但成立以来公司一直面临着全球范围内的投资策略选择及西方国家的“中国威胁论”等诸多挑战,现在又出现了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本文从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双重角度讨论了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在当前国际关系格局中面临的若干挑战,并提出了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为背景,并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回溯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历程,并结合其与资本主义两者间的本质关系,分析了其内在演化逻辑,认为国际货币体系始终纠缠于公共产品属性和利益属性的矛盾之中,并与西方资本结合为一体,构建了以西方资本为主导的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在此基础上,对现时局势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针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构建,给出了带有中国思想特色的方案及原则。  相似文献   

6.
杨兰 《金卡工程》2009,13(9):244-244
英国学派(British School)是二战以后在英国逐渐衍生发展起来的一支独具特色的不同于美国主流理论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一直以来,英国学派被认为是走的一条中间道路.一方面,英国学派的"中庸之道"使其理论定位摇摆于新-新主义和建构主义之间;另一方面,它也为解决国际关系不同理论流派的争论开辟了一条道路.本文主要分析了布尔(Hedley Bull)国际社会思想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孕育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实现了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陈琳 《中国外资》2013,(8):199-199
欧债危机是指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希腊等欧洲国家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而"相互依赖"的自由主义则是国际关系学中一项重要的理论,它以现实主义的理论为核心,强调国际合作和发展。本文从"相互依赖"的自由主义出发,对欧债危机的基本现象进行分析,理论联系实践,提出国际合作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从2005年年初开始,财政部在总结会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顺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启动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建设。经过艰苦努力,建成了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立足国情、国际趋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李跃 《金融博览》2005,(6):30-30
究竟什么是中国经济学的主流?说法很多,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经济学必须“与国际接轨”,认为西方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应当是中国经济学的主流。应当承认,产生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文化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无疑起到了有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学 《济南金融》2008,(12):29-32
2007年9月成立的中国投资责任有限公司标志着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成立,但成立之初公司定位尚不明确,同时面临着全球范围内的投资策略选择及西方国家的"主权基金威胁论"等诸多挑战。本文从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双重角度讨论了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在当前国际关系格局中面临的若干挑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9月成立的中国投资责任有限公司标志着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成立,但成立之初公司定位尚不明确,同时面临着全球范同内的投资策略选择及西方国家的"主权基金威胁论"等诸多挑战.本文从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双重角度讨论了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在当前国际关系格局中面临的若干挑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30年对西方发展模式的学习引进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在新一轮周期发展中,中国大多数企业都要失去优质劳动力、廉价原材料的优势,“世界是平的”竞争不仅来自欧美强国,而且来自印度、越南、巴西等国家,中国企业生存发展方式的转型迫在眉睫。中国企业正在从“体制改革”转变为“专业能力提升”,这最终将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秩序进步的一个由外而内的国际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由于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演化与重构的研究讨论缺乏对于理论前提的分析和厘定,因而使自组织和自演化成为默认的理论分析前提。本文以系统论视角对这一演化历程展开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近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是不断构筑以其为中心的控制体系的历史。在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成为世界主导的同时,其构筑的对象控制体系也得到不断扩展、强化,最终形成了以虚拟货币为具体控制手段的高效控制体系——牙买加体系,即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目前,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使命,就是要打破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对象控制体系,并给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解决方案,以公平的原则建立和谐的国际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一、世界多极化与研究我国财政发展的国际政治视角2012年4月26日,财政部谢旭人部长在"中国财政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十九次全国财政理论研讨会"上指出,在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时期中,需要更多地从"国际视角"来分析中国的财政经济问题,研究我国财政发展,这是对中国财政学会与财政理论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安防行业“十一五”发展按划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国家经济建设将保持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加上“国家应急体系”、“平安城市”、“平安建设”、“科技强警”等重大项目工程在全国展开,以及“奥运会”、“世博会”等重要国际活动在中国举办,必将会促进我国安防市场需求的持续升温;“911”事件以后,国际恐怖活动日益猖獗,在世界范围内极大地刺激了对安防产品的需求。这些都给我国安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建立全球最低企业所得税的国际直接税改革方案得到130多个国家(地区)的共识,既反映了大多数国家(地区)对现行国际税收规则的新诉求,也是重塑未来国际税收治理格局的一次新博弈。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全球最低税方案得以逐步成型的根源,从政策实践层面总结了不同国家(地区)对全球最低税改革的应对以及实施影响的评估。同时,基于微观企业数据,本文对全球最低税改革给我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评估,并从理论视角提出我国的基本立场和政策应对方向。当前,我国正处在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时期,如何平衡国际税收改革中的当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是推进中国式财政现代化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世界城市理论在西方学术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从早期的根据全球性特征和跨国经济状况界定世界城市,到侧重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之间的联系,揭示城市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中世界城市的主导地位,以及分析世界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等,目前已经形成了丰富的世界城市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我国的大城市特别是北京的发展以及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章丽娥 《云南金融》2011,(5X):206-207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有着它自身的历史进程和特征。对当代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有着重大的影响。它使当代国际关系处于急剧的变革和转型之中,对传统的国际关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论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丽娥 《时代金融》2011,(15):206-207,209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有着它自身的历史进程和特征。对当代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有着重大的影响。它使当代国际关系处于急剧的变革和转型之中,对传统的国际关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