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房价为什么持续上涨?在一路亡扬的房价面前,房地产市场却更加活跃,购房者不减反增,这又该如何解释?国家一再出台各种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为什么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甚至出现“房价越调越高”的现象?楼市泡沫为什么愈演愈烈?泡沫持续发展,是否会带来—些可怕的后果? 曾作为“国有产权流失”大讨论发起者和胜利者的郎咸平,在淡出公众视野一段时间后,把新观点和研究方向放到了众矢之的的房地产市场上。他的“虚拟资金”理论、“二元经济体系”,能否勾勒出房价上涨的清晰路径,让云山雾罩的房地产市场拨云见日?  相似文献   

2.
房价是一个与全世界老百姓都密不可分的民生问题,高房价也不仅仅出现在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以新加坡为例,其首都新加坡市在2011年初的最高房价是每平米4.5万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23万元),每平米2000新加坡元(约人民币1万元)以上的商品房更是非常普遍,然而面对这样的高房价,新加坡政府却并没有打压和抑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梅君 《中国审计》2003,(20):33-35
说一次假话不难,持续造假可不容易。而上市公司“海洋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洋集团)就是持续造假的高手。那么,海洋集团是如何造假的呢?这样一个造假“高手”为什么会出现在中国证券市场?如何防范这样的风险呢?  相似文献   

4.
高峰 《上海房地》2010,(8):61-61
对于高涨的房价,经常听到“雷人”的观点。有人说“丈母娘”推高了房价,有人说未婚同居女青年推高了房价,还有人说增长的离婚率推高了房价。这些奇谈怪论,虽然抓人眼球,却经不起推敲。因为,丈母娘、未婚同居女青年、离婚的人,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生事物”,为什么这些人过去没有推动房价暴涨,现在却成了房价暴涨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5.
粮涨! 油涨! 天然气涨! …… 2007年 房价??? 地产行业从来没有像2006年一样受到举国上下的关注,从中央到地方,政府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开发商和“房奴”唇枪舌战空前激烈。房地产受到如此关注的层面和程度几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编按]  相似文献   

6.
不少企业家都颇有感慨;为什么我付出那么好的待遇条件,经理人就不领情呢?为什么共患难容易而同分离难呢?其实答案往往掌握在企业家自己的手里,我们是否只把“以人为本”挂在口头而没有真正落实?我们怎么看待经理人在企业中的位置与身份?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对于网络上时不时“晒”出的美国低价而豪华的房子,很多人少不了“羡慕嫉妒恨”。那么美国房价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子,房价和哪些方面有关呢?  相似文献   

8.
《东南置业》2007,(9):42-42
谈到房价这个敏感的问题,杨少锋否定了房价不会下跌的观点。他说道:“不少专家认为房价不会下跌,他们无非下述几个理由:其一,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那么请问日本的土地稀缺不稀缺?香港的土地资源稀缺不稀缺?其二,中国经济在持续发展,国民收入在提高。那么请问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是不是也在发展?国民收入是不是也在提高?日本(房价)降了,香港(房价)降了,中国(房价)会不会降,我认为有这种可能!由此看来,所有的理由都站不住脚。”[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近来有越来越多社会各阶层的呼声,要求开发商公开房价成本。那么房价到底应不应该公开成本?公开成本有没有现实意义呢?  相似文献   

10.
《山东企业管理》2013,(10):67-71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相关表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末言“调控”,也没有出现“抑制房价”、“房价合理回归”等字眼。  相似文献   

11.
房价飙升、百姓省吃俭用、千方百计靠借贷购买一套住房、住进后发现住宅小区里的物业纠纷不断、管理混乱、账目不清、环境恶化,甚至还发生殴打业主的暴力行为……二十多年住房改革以来,住宅小区就普遍存在这些矛盾和纠纷,为什么有关部门只单纯从维稳的角度去思考,而不能从发生这些矛盾纠纷的根源去解决问题?为什么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住宅小区就没有发生这么多的纠纷和矛盾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城镇住房价格出现连续快速上涨,致使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越来越难以解决,也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为平抑房价,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但效果不大,房价依然上涨。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导刊》2006,(12):6-6
在“国十五条”出台的这半月时间里,广州买家在期待着这个被视为最有力度的宏观调控能重锤落地,把房价的火气降一降。但在地方细则还没有敲定时,出台“国十五条”的中央九部委之一,建设部的相关人士近日放话,引起一种猜测——“硬”调控是不是要“软”着陆了?  相似文献   

14.
高飞 《新前程》2006,(7):92-94
要论中国的头号美女,徐静蕾肯定排不上号:要论在世界上最出风头中国女演员,那应该非章子怡莫属,要论歌喉,徐静蕾最近出的单曲肯定没有超女的受欢迎;要论中国的大牌导演,张艺谋、姜文、李少红、陈凯歌……就多了去了,总之徐静蕾导演排不到前面。可是,要说既能出唱片、演戏,又会导演,还能把博容搞得轰轰烈烈的才女,恐怕就只能非徐静蕾莫属了,为什么呢?用徐静蕾自己的话来说,“我就是平均分最高,这就是组合竞争的力量。” 那么,什么是组合竞争力呢?  相似文献   

15.
《东南置业》2007,(3):66-67
近有传闻,今年4月起中央将推出新的房地产紧缩政策,政府将根据每年房地产面积和评估值,对大户型项目业主征收物业税。对于2007年的房地产市场而言,物业税将是关注重点之一,并可能成为影响后市发展和房价的一个较为关键的因素,那么物业税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编按]  相似文献   

16.
中央明确提出:确保18亿亩耕地底线,但“以租代征”与“小产权房”仍然对耕地保护形成强烈冲击。为什么中央的三令五申,地方却久禁不止?  相似文献   

17.
“对落实中央调控政策不力,投资规模、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出现反弹,影响市场稳定运行的地区,要加强监测分析和督促检查,必要时将给予通报批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月22日公布的《2006年房地产调控工作重点》报告中厉声警示。看来,政府对“逆政策而上扬”的2005年房地产市场“深恶痛绝”,对2006年有诸多的期待。而对于2005年房价上涨幅度位居全国前列的深圳来说,一旦2006年的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那问题就真的大了……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光明日报》上看到化工部部长顾秀莲同志提出了一个富有时代精神的“科技兴化”的口号。笔很赞许。那么,在财经领域中是否可以提出一个“科技兴财”的口号呢?笔以为未尝不可。  相似文献   

19.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2006年我们国家GDP增长10.6%,城镇人均收入可持续增长率也在10%左右,但是城镇的平均房价的增长只有6%左右。三者相比,房价的增幅远低于GDP和人均收入的增幅,就房价的增幅宏观层面上是合理的。那么,国家为什么还要对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呢?2007年,房地产新政还会出台什么细化政策吗?且看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聂梅生今年1月28日在“2006中国房地产总结表彰大会”上,从经济、和谐社会与环境资源三个层面做出的精彩分析,以及对2007年国家房地产新政走向的预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价格和昨天的怎么又不一样了?” “房价正在稳步上涨,赶紧买吧,现在不买就亏大了。” “曾经有一个买房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现在才知道是多么的珍贵,因为现在的房价对我而言已经是太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