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内部控制视角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作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具有互补的关系,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只有操作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相互充实,才能最好地提升商业银行管理操作风险的能力。商业银行要从内控管理方面入手,正确理解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管理的关系,分析内控管理的缺陷,完善内控管理,防范操作风险。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成因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形式是欺诈,具有反控制、容易被能人所做、营销所为以及指标所驱的外包装所掩盖等特征;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包括内控的过程管理流于形式,对操作风险的认识不足,传统的管理观念和习惯影响组织执行力的发挥,对操作风险的管控缺乏历史数据支持和经验积累,对风险管理控制工作的职责认识存在偏差,业务创新加大操作风险概率等。商业银行为了改进操作风险管控体系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内控部门在防范银行操作风险中的监督作用,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内控发展系统的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国内外银行业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分类数据和部门分类数据入手,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中外银行业操作风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银行操作风险集中在内部欺诈。中外典型案例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操作风险严重且集中的原因:信用体制和法律制度急需建立和完善;银行业内控制度和激励制度存在弊端;银行业仍然是分业经营模式,而且产品结构单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国内外银行业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分类数据和部门分类数据入手,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中外银行业操作风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银行操作风险集中在内部欺诈.中外典型案例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操作风险严重且集中的原因:信用体制和法律制度急需建立和完善;银行业内控制度和激励制度存在弊端;银行业仍然是分业经营模式,而且产品结构单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邮政储蓄业务的快速发展,操作风险已成为邮政储蓄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本文对邮政储蓄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研,剖析了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青 《财政监督》2012,(8):69-70
银行经营的特殊性决定其时时面临各种风险,而良好的内控机制是良好银行的重要标志。但在实践中,银行内控机制建设存在着许多缺陷,导致操作风险时有产生,给银行的声誉和资产造成实质性损失。针对这种情况,银行自身和银行监管部门都应从文化建设、内控制度建设、资本约束机制完善、外部监管有效性以及加强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来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减少操作风险发生。  相似文献   

7.
一、加强内控建设,构建内部管理风险防范体系 (一)健全运维制度,形成规范的制度体系 根据总行统一制订的支付系统运行管理框架和基本制度,结合基层央行的支付业务实际需要,在总行的制度管理框架内理顺基层央行支付系统内控体系结构关系,在系统维护标准、实施细则、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改进,针对地市中支支付系统制定一些更加具体、简捷、明了的内控机制。比如在现有流程上增加一些内控环节,对红字冲正、错账冲正、异地业务等重要业务事项增加业务主管在操作流程上的审核把关,全方位防范资金风险。  相似文献   

8.
中国银行业目前面临三大风险,即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最大的风险。中小银行业机构由于存在管理不规范、内控制度不完善、缺少上级主管部门等不利因素,使其操作风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制度在银行业风险管理,尤其是操作风险管理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银行业的稳健运行是以健全的产权制度、业务经营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监督制约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作保障的。本文揭示了当前银行制度安排缺失和执行不力的原因,提出了防范操作风险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控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有银行操作风险多发诱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国有银行的风险管理,研究现阶段国有银行内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特别从内控制度执行、决策体制、人力系统改革和风险责任追究方面考察人为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多发的诱因,并试图从问题分析中得出有益的操作风险管理建议。本文在股份制改革、健全内控体制和人力系统改革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防范税务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各地税务机关将内控机制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本文依据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理论及有效案例,借鉴银行业的风险控制系统操作经验,对税务部门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加强税务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首先要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根据银行卡卡种的属性、业务种类及其风险特点制定相应的业务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明确责任与义务,确保内控制度的落实。其次要严格操作程序,控制操作风险。再者要加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步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最大化的实现经济管理活动的结果与成效,财务内控制度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持续的、安全的、快速的、科学的发展的重要因素。财务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本文通过对财务内控制度与财务风险防范之间存在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建立的措施;财务内控制度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基层央行均把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完善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规范作为加强内部管理、防范案件风险的重中之重。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基层单位和个人在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上、理解上、执行上还存在一些盲点。  相似文献   

15.
按照银监会防范操作风险的要求,吸取农业银行已发生案件的教训,我们认为.农业银行在操作风险防范上要走出“抓一阵、好一阵,松一阵、乱一阵,再抓一阵”的怪圈.使防范操作风险的防线常年、常态、长效地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确保把操作风险的损失降低到可控制的最低程度,就必须构筑以提高员工思想道德素养为根本、以制度防范为基础、以严厉的监管惩戒为保证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内控防线。  相似文献   

16.
吴盼盼 《中国外资》2010,(18):28-29
农信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潜在的系统风险、操作风险、决策风险、制度风险、创新风险等各种风险仍然不容忽视,因此本文提出了提高风险管理认识、完善内控制度,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等方法采减少农信社的风险,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更好的支持“三农”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娅婷 《财会学习》2024,(4):164-166
为提高国企内控体系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本文首先探讨了国企内控体系中财务风险防控的重要性,指出建立健全的内控体系对于国有企业财务稳定性和风险防范至关重要。其次分析了财务风险防控视角下国企内控体系存在的不足,包括制度设计不完善、数据采集不全面、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基于财务风险防控视角提出了国企内控体系的构建策略,包括完善制度设计、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数据采集全面性、加强信息披露、优化内控人员配置等方面。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了国企内控体系中财务风险防控能力的有效提升,为相关人员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防范操作风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健全和完善的内控制度是防范操作性风险的主要手段之一.信用社由于机构分散,人员较多,员工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人认为内控制度似乎可有可无.有的甚至把规章制度与内控制度混为一谈,忽视了内控制度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自律机制.有的信用社虽然建立了各种内控制度,在检查整改和案件防范上也有一定的措施,但在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认识上往往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一味强调抓业务发展、抓规模经营,片面追求业务扩张,造成粗放经营,有章不循,使内部控制没有起到真正防范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不断拓展和电子商务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广泛应用,银行操作风险的严重危害性日益展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确保银行健康稳定地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员工队伍建设、完善内控制度和业务处理流程、构建科学风险治理体系、采用先进技术手段这四个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了具体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信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潜在的系统风险、操作风险、决策风险、制度风险、创新风险等各种风险仍然不容忽视,因此本文提出了提高风险管理认识、完善内控制度,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等方法来减少农信社的风险,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更好的支持"三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