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柴胡舒肝散和乌及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河北平泉县中医院2006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和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和乌及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舒肝散和乌及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90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8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明显,临床症状消失较快,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两种用药方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75例,对照组71例。中药组口服附子理中丸,对照组口服克拉霉素片0.25 g、甲硝唑片0.1g、奥美拉唑胶囊20 mg、多潘立酮片10 mg。治疗时间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中药组上腹部胀痛、反酸、烧灼感的症状评分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81.7%,中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子理中丸具有温阳健脾功效,在缓解上腹部胀痛、反酸、烧灼感等症状和提高临床疗效上比西药联用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乐新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在消化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80例消化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胃乐新治疗,观察组采用胃乐新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39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有33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化性胃溃疡患者经胃乐新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治疗,可以取得确切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常规治疗伴有焦虑及抑郁状态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方法运用Hamilton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筛选出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黛力新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烧心、反酸、反食、胸骨后疼痛、抑郁、焦虑等症状,并用症状评分及疗效判断评价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黛力新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Hamilton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积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黛力新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29%vs76.83%,P<0.05)。结论对伴有焦虑及抑郁状态的胃食管反流疾病患者应注意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的评估,在莫沙必利、埃索美拉唑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的运用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立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统计了6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行奥美拉唑联合立止血治疗;对照组行雷尼替丁联合氨甲苯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28.57%和总有效率71.43%。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立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富马酸伏诺拉生片与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及对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积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泰安市泰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观察组采用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炎症因子、CGRP、5-H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比较,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GERD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7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法莫替丁联合莫沙比利相比,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就胃食管反流病维持治疗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本组共选取156例,结合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反流症状进行分组,观察组需连续用药维持,用药时症状缓解,但是一旦停止用药,就会在1周内复发。对照组指即便停药后也不会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并能持续1周以上。结果 92例(58.97%)采用按需治疗,64例(41.03%)采取连续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Demeester积分和病程明显要高一些,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内镜检查发现Ⅱ~Ⅲ级RE患者占52.5%,而对照组行内镜检查发现Ⅱ~Ⅲ级RE患者占10.9%,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与DECA(下食管括约肌松弛)、UESP(上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炎症程度、Demeester积分、病程、卧位pH<4的百分率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结论对于伴解剖结构异常、年龄较大、夜间酸反流严重、食管动力功能低下、反流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多采用连续用药进行维持治疗,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以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近年来本院收治的70例室性早搏患者,将其按每组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治疗组口服益心舒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及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3%;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服用益心舒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对室性早搏进行治疗,可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较单独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更易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应用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大连辽渔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患者,予以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西沙比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灼热、反流、胸骨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Ghrelin、Leptin、IL-17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予以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并加服雷尼替丁胶囊;对照组患者仅服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4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奥曲肽)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给予奥曲肽0.05mg/h持续静点,奥美拉唑40mg+生理盐水100ml静点,2次/日患者出血症状得到显著控制后逐渐减少奥曲肽用量;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生理盐水100ml静点。两组患者用药7d后对比疗效,同时观察患者治疗期间有无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总有效率81.8%,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止血迅速并能有效防止再出血,且安全性较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FD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伊托必利50mg,3次/日,餐前15~30min,口服,贝飞达0.63g,3次/日。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5mg,3次/日,奥美拉唑20mg,2次/日,餐前15~30min,口服,疗程均为两周。两组患者服药1周复诊,并记录症状改善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χ2=5.565,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伊托必利与贝飞达联合治疗消化不良,能迅速改善症状,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价格适中,患者易于接受,是目前治疗FD较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窦安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1例窦安汤加减治疗,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对照组予心宝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30天后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对患者临床改善的总有效率是98.04%,对照组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是46%,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对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是84.1%,对照组对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是32%,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窦安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场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步长头痛宁胶囊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1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睡前口服西比灵,1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头痛宁胶囊,3粒/次,3次/日。两组均连续治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偏头痛程度有明显缓解,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减少偏头痛发作,缩短偏头痛持续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头痛宁胶囊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有协同作用,对治疗各型偏头痛效果肯定,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在门诊筛选120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服用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口服,每日一次;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口服,每日一次。结果通过统计分析,观察组显效和有效共55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显效和有效共48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钠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2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每日餐前口服1次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观察组患者每日餐前口服1次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同时每日餐后口服2次马来酸曲美布汀。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嗳气、胃部烧灼感、上腹饱胀症状分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上腹痛症状分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缓解率为78.4%;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为80.4%。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钠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佳,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强的松、维生素C、奥美拉唑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可靠,临床实用,且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观察4、8周的临床症状改善和8周后的内镜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内镜检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较单独用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