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划拨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除出让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各种方式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一般为无偿取得。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四项及国务院《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下称国务院55号令)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可以收回划拨土地使用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产企业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否列入破产财产等问题的批复》也认为,划拨土地使用权不属于破产企业的破产财产。由此可以看出,划拨土地使用权和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权利内容不同,划拨土地使用权人无权对划拨土地进行转让、出租或抵押等…  相似文献   

2.
纪擎 《中国土地》2005,(9):34-35
划拨土地使用权在相关立法上存在的矛盾矛盾一:《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与《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产生矛盾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在抵押时必须经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并补交或以抵押所得的借款抵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否则不能抵押。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连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在此对于土地使用权并没有区分是划拨取得还是出让取得的,这样就可以理解为只要有合法的房屋所…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条例第二条所称的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是指以出售或者其他方式有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不包括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第三条条例第二条所称的国有土地,是指按国家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第四条条例第二条所称的地上的建筑物,是指建于土地上的一切建筑物,包括地上地下的各种附属设施。条例第二条所称的附着物,是指附着于土地上的不能移动,一经移动即遭损坏的物品。第五条条例…  相似文献   

4.
非法转让土地行为根据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将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进行了单列。因此,对非法转让土地行为的概念就有所限制。非法转让土地是指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将已获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出售、赠与、转让等行为。非...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土地资源的产权归属有着不同的规定。欧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实行土地资源的私有制,允许土地资源财产权的依法转让。但是中国宪法规定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另外,《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国家按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制度”。正是产权归属的不同,导致了会计核算的差异,笔者试分析IAS和CAS会计核算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条例第二条所称的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是指以出售或者其他方式有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不...  相似文献   

7.
在土地行政执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非法开垦土地的行为。基层国土部门也常常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三款、第三十九条对非法开垦行为进行制止,禁止毁坏森林、草原开垦耕地,禁止围湖造田和侵占江河滩地。但是,现行《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对非法开垦土地行为应该如何进行行政处罚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森林法》、《草原法》、《水法》、《水土保持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不同地类的非法开垦行为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行政处罚规定,应当依照以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处罚。关于毁林开…  相似文献   

8.
王发荣 《中国土地》2006,(10):30-31
收回土地使用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涉及《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管理地方性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虽然作了一些规定,但有的问题还是空白。我们在收回土地使用权时,要对主体、程序、法律依据等方面认真进行分析,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收回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偿收回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偿收回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主要包括《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四)、(五)两项以及《土地管理法》…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说,土地上所建房产发生转让时,房管部门办理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手续后,土地管理部门就应该为该宗地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地随房走”。其法律依据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六十条第三款的规定,“房地产转让或者变更时,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变更登记,并凭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向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经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更换或者更改土地使用权证书”;《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土…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我住在农村,因做生意需要几万元钱,向银行贷款时,银行要我提供担保。我找不到担保,就用我家刚获批准的宅基地作抵押,可银行却说不行。请问这是为什么? 小 林 小林同志: 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均可以抵押。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37条第2款规定,耕地、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分析当前土地使用权转让法律规制的困境,并探索其解决办法。研究方法:文义解释、目的解释与原理论证。研究结果:(1)刑法在规制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时需援引行政法的规定,在行政法规制密度过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的滥用,与民商法在违法性认定问题上也存在一定冲突;(2)基于文义解释、合宪分析和原理论证方法,不仅能准确界定刑法中土地使用权非法转让的具体范围,而且能消解不同部门法在违法性认定上的冲突。研究结论:《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条和《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应作相应修改。  相似文献   

12.
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刍议谭静土地使用权抵押是随着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而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32条明文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从而确认了土地使用权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物权,在出让年限内可以...  相似文献   

13.
试论非法批地罪犯罪主体的认定向恩明陈善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设置了非法批地罪。新《刑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第四百一十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  相似文献   

14.
非法转让土地案件,由于形式多样、隐蔽,取证难度大,加之相关的法律解释不配套,对各类非法转让土地案件如何定性和处罚,土地管理界和司法审判界分歧较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土地执法、司法审判中的难点问题。为了促进对这类案件的研究和处理,本文对非法转让土地案件中涉及的几个法律问题作些粗浅探讨。———区分两类行为———确定具体种类———把握行为本质有关非法转让土地案件的法律规范,立法中采用概括和单列相结合的方法,分散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概括性地规定了对买卖或者以其他…  相似文献   

15.
一、土地犯罪案件受理机关土地犯罪案件的移送与受理,是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严重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涉嫌构成土地犯罪的行为,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职权分工,移交给具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依法进行处理的活动过程。土地犯罪案件同其他犯罪案件一样,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及不同的犯罪类型,分别由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受理,并负责侦查,由人民法院负责审判。对扰乱土地市场秩序和破坏环境资源的土地犯罪案件,即《刑法》第228条界定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和《刑法》第342条界定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造成耕地大量毁坏…  相似文献   

16.
土地他项权利的内涵和外延土地他项权利登记与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一样,登记后即受法律保护。所以,怎样正确理解土地他项权利的内涵和外延,十分重要。《土地登记规则》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规则所称土地他项权利,是指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所有权以外的土地权利,包括抵押权、承租权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需要登记的其他权利。”至于“其他权利”包括哪些内容,只是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的第五十四条作了简单的规定,即“地面与空中、地面与地下立体交叉使用土地的(楼房除外),土地使用权确定…  相似文献   

17.
从一个案件谈起2004年5月,某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规划,拆除了李某265平方米的房屋,并收回了其房屋占用的410平方米土地使用权,用于广场建设。市政府根据现行房屋拆迁补偿规定,对李某给予了货币补偿。但李某对此不满意,多次找市政府讨说法,要求市政府对其土地使用权给予补偿。双方各执一词,协商未果,于是李某一纸诉状将市政府告上法院,要求法院判令市政府对其土地使用权依法给予补偿。法院受理该案后,审判人员有四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国务院55号令《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四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市政府可以无偿收…  相似文献   

18.
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能转让、出租、抵押吗?所谓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各种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国有土使用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须具备四个条件:①土地使用者为公司、企...  相似文献   

19.
正无偿划拨是一种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配置方式。在计划经济时代,不论公益性还是营利性用地,一律采用行政划拨方式配置。研究发现,尽管我国划拨用地制度存续时间最长,但却缺少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很多制度规定都散落于多个法律、法规中,导致一些规定互相矛盾。例如在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和抵押方面,就有3个问题值得思考。划拨土地使用权能否转让、抵押?《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划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权──我国土地立法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土地利用权的概念及其定位本文所谓土地利用权是指民法中的用益物权及土地租赁权,包括土地使用权、典权、地役权和土地租赁权。土地租赁权原则上属于债权,但其物极化的倾向极为明显,除我国《经济合同法》第23条第2款规定“买卖不破租赁”使得租赁权在此情况下具有对抗所有权的效力外,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丑条,土地使用权租赁非经登记不生效力。从学理上解释,承租土地使用权的租赁权一经登记便具有对抗一般人的效力。因此,有学者将土地租赁权看作是一种物权。根据宪法第IO条的修改,我国确立了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