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广东产业集群的种类与形成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产业集群得到极大的发展,深圳市形成了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群,2003年产值为2953亿元,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的52.2%,在全省各大城市中名列首位,集成电路、磁头、液晶显示器、微型计算机、程控交换机、通讯电缆等12种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   ……  相似文献   

2.
一、广东产业集群的种类与形成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产业集群得到极大的发展,深圳市形成了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群,2003年产值为2953亿元,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的52.2%,在全省各大城市中名列首位,集成电路、磁头、液晶显示器、微型计算机、程控交换机、通讯电缆等12种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佛山是广东形成产业集群较早的地区,顺德区容桂镇,从20世纪80年代生产小家电开始,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电器机械生产基地;石湾的陶瓷,南海西樵的纺织,顺德区龙江、乐从的家具生产及销售,都形成了研、产、销一体的产业集群区域。东莞除电…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产业集群在珠江三角洲蓬勃发展并逐步向东西两翼和山区扩展,已经成为广东产业的特色和优势。以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及广州为主体,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经济规模近4000亿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区;在珠江西岸形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理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演进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利 《改革与战略》2011,27(7):149-151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成长是一个长期、渐进、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动态过程,且表现出与自然界生物集群效应的高度相似性。文章借用生态学个体—种群—群落的演进路径,借鉴成熟的产业集群发展理论,并以经济分析方法为基本工具,构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演进模型,从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演化期剖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和演化的内在机制,探讨寻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一、广西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一大批中小企业崛起。我区各地尤其是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先后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如柳州已形成冶金、机械、汽车制造等产业集群;桂林已形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南宁已形成食品加工,桂西已形成有色金属,玉林已形成玉柴机器、福绵服装业等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6.
集群是基于地缘、产业技术链、同业交往等关系,在竞争和合作中共同获得竞争优势的特定产业群体。地理上的群落是外在现象,内在的关系才是集群的本质。电子信息产业是知识型产业,知识和技术创新非常迅速,产品市场变化非常快,产业的空间集聚形成了一种创新网络,能够带来集聚效益,减少企业经营风险,因而产业集群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一、昆山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点 电子信息产业是昆山开发区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截至2005年末,已有300多家IT产业的企业落户区内,总投资40多亿美元.投资商以台资企业为主,引进了一批龙头项目,基本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分工合作、上下游联动、配套功能比较完善的产业集群.2002年,昆山开发区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7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2004年作为苏州市的成员单位,成为全国首批9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 2005年,昆山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呈现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广东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模式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集群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剧和国际产业的发展,广东经济的未来发展,不仅取决于企业如何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而义也取决于中小企业能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以应对全球化产业转移的挑战。本文认为,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促进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是提升广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为此.本文提出广东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的新模式及政策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辽宁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形成了集聚特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获得初步发展,但面临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辽宁信息产业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应从辽宁电子信息产业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产业集群政策和产业政策,大力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和政策环境,积极发挥政府在集群创导过程中的作用,建立本地产业网络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胡宏 《中国西部》2012,(13):41-43
在产业选择中,要选择高精尖优的先进制造业领域作为我市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集群集约化创新发展,推动存量稳增,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机械汽车、食品等千亿级产业集群“第一梯队”,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等后备千亿产业集群“第二梯队”,全面推进重点产业提速发展、跨越发展,力争到2015年,将电子信息产业(含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培育成为万亿产业集群,将新材料、汽车、机械、石化、食品等产业培育成为千亿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1.
历经20年的建设与发展,桂林国家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主导产业集群,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两个特色产业集群,即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这三个产业集群已形成了配套完整的产业链,为同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培育新材料、新能源、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忠德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37-140
近年来,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多个特征明显的产业集群,但集群化发展仍然存在创新能力低下、产品差异化程度低、集群企业合作不够和竞争有余等问题。文章认为,应通过强化政府对产业集群的引导作用,培育新型产品、调整大企业集团产业结构,加快平台建设和建立良性竞争及协作互补机制等措施,以促进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复杂自组织理论,从产业集群演进视角将产业集群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两类,剖析了产业集群各形成阶段的特征以及产业集群内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索他组织力量和自组织力量的协同作用.文章发现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属于典型的外生型产业集群,在地方政府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助推下其产业聚集度骤然上升,形成空间集聚.其形成过程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等他组织力量,致使产业集群涨落程度过大,自组织能力没有相应提高,制约了产业集群经济外部性的发挥.建议当地政府重视电子信息产业在重庆植根式发展的引导,增强产业集群的自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产业集群日渐成为产业竞争的主要形式,重庆市已初步形成了笔记本电脑、软件等IT产业集群。本文从集群生命周期、成长模式和成长动力三个方面对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目前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给出了提升集群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车明霞 《特区经济》2008,(6):271-272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以长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对象,较系统地概括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为组织优势、资源获取优势、市场效率优势、创新创业优势和市场扩张优势,通过对长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对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和长虹电子信息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提升广东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良成 《南方经济》2004,(11):46-49
本文概括了广东企业集群的形成及分布状况。分析了广东企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指出了提升广东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是:完善产业链,增强产业集群的植根性;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扶持龙头企业,打造区域品牌;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及人才机制;培育产业文化;加强地方政府的指导和协调;加快和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现代乡镇》2005,(11):27-2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石龙镇积极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确立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的发展策略,制定电子信息产业长期发展规划,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扶持、引导力度。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企业服务机构、创新投资融资机构、科研院所等组织聚集而成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8.
<正>慈溪市社科院近期联合慈溪市委政研室赴广东的调研成果,从依靠科技创新、载体升级、区域功能整合、重大项目投资拉动等方面,分析广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创新转型的几点思考。拥有强大配套能力的完善产业链广东拥有令全球都羡慕的产业集群,比如围绕中山的机电、灯饰、休闲服装和五金制品集群,东莞的电子信息产品、毛织和服装集群;顺德的家具与家电集群,南海的金属加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分析,阐明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解构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企业自身的行为选择、市场环境的培育等三个方面着手,提出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2009年,广东省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广东全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约占全国的1/3和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5,产业规模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生物医药产业也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09年产值超过180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