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春 《竞争情报》2006,(4):53-58
2005年,我国作出了“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抉择,这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创新型国家”在国际上普遍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而“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是成为创新型国家的首要条件。研发服务业作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全球研发服务业的发展动态以及发达国家的经验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基于科技研发与成果推广视角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农村”是“创新型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创新型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在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无论是研发过程还是推广过程,都存在着制约技术创新的因素,尤其是资金问题、体制问题和人才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湖北科技人才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教兴鄂”战略是建设创新型湖北的重大战略选择,科技人才是湖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分析湖北科技人才的优势,发现在科技人才的管理和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湖北科技人才发展策略,为实现中部崛起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概括了创新型经济和“弯道超车”理论,阐述了“弯道超车”理论在指导创新型经济建设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了珠三角地区所面临“弯道超车”的战略机遇期以及通过“弯道超车”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可行性,并从实施“弯道超车”的落脚点、路径、动力和智力支撑四个方面来分析其对珠三角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央企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经济领域中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导力量.为积极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保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央企业必须面对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动力缺失是央企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企业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依托力量.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中央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十分薄弱,主要表现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原刨性成果较少,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科技队伍整体创新能力不高,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这些问题的形成除了研究开发经费投入较少、创新的组织机制不完善之外,创新动力的缺失是中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两会”的召开,为“十一五”开局增添了浓重色彩。建设创新型国家,在企业融资及相关政策上,从发展和改革委到科技部及相关部委,从中央到各省市地方,都加大投入与支持力度并在做出特色。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正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企业是主体,更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大发展(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承载了技术创新75%。发明专利65%的贡献率, 它是品牌企业的摇篮,又是国家安定、安全的基础,更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和强化中小企业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在今年8月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举办的“资本市场与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研讨会上指出,为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资本市场责无旁贷。尽快推出适应市场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的创业板是资本市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这是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精神.以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全社会创新.争当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9.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柱,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中心环节,是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为加快我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进一步落实《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引导和支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组织实施2008年工程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1.
创新文化是创新的灵魂,是创新赖以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尤其需要以创新文化建设作支撑。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创新文化的内容、重要作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财税政策激励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点,也是我国全部科技工作的核心。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纲要以及“纲要配套政策”明确把激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放到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首要位置。国家财税政策强调激励、引导和协调,在宏观调控和协调社会资源流向、体现政府战略意图上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深入理解纲要配套政策中有关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是确保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深入实施的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务院国资委披露的人事任免公告,手工整理2009—2019年央企集团高管职务任免数据库,以央企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简称“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央企集团高管变更对控股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央企集团高管变更通过抑制过度投资行为显著提升控股公司投资效率,并且这种提升作用在高管职务变更类型为晋升和降职的央企集团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央企集团高管变更主要通过发挥威慑效应弱化代理动机和激励效应强化内部监督进而优化控股公司的投资决策。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控股公司行业竞争程度较高、高管权力较大以及央企集团持股比例较低的情况下,央企集团高管变更的威慑与激励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科植大会上提出了2020年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要有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将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走跨越式发展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宇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至此,中国经济、科技发展新的战略终于拉开了序幕,“创新”将成为未来十五年中国科技、经济发展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投资》2009,(7):10-10
加快培育生物产业,是我国在新世纪把握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加快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制定本政策。  相似文献   

16.
创新型国家,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分析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性入手,研究了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柱和工业化中后期的重要先导产业和战略支柱产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条件."十一五"时期我国要以创业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突破口,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金融支持体系--创新金融体系,为加快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本文从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金融体系目标模式分析入手,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创新金融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城市兴衰高度出发.将自主创新战略确立为深圳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致力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大力培育和发展自主创新型企业.不断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新跨越。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深圳强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保持高新技术产业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于鹏 《全国商情》2007,(5):124-125
研究型大学的组织结构直接对其功能的实现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传统大学的科层组织结构、矩阵组织结构和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从虚拟组织理论角度提出了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建设虚拟学术团队、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的建设虚拟研发组织和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建设虚拟培养平台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产学研金一体化为抓手 增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同样,要全面推进创新型湖南建设进程,就必须不断增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实现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