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需求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需求根据教师、科研人员、学生有不同的特点.针对网络环境下读者信息的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在读者服务工作方面应注重对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特点的调查研究,扩大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宣传力度,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高读者获取信息的能力,开展图书馆服务创新等.  相似文献   

2.
现代网络以信息传递为目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 ,图书馆进入一个全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网络环境。在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的资源结构、收藏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印刷型出版已不是惟一的馆藏 ,电子出版物在馆藏资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而日益丰富的网上资源也已成为文献保障体系中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图书馆相对封闭的传统藏书建设已演变成开放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一、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1.图书馆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21世纪既不是单一的数字化图书馆时代 ,也不是单一的传统图书馆时代 ,而是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共存互补 ,融为一体时代 ,以上三种图书馆将根据各自的特点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在不同层次、不同区域 ,从不同角度 ,为不同的读者服务。这就决定了当前网络环境下必须坚持多载体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一体化的原则。2.读者对信息需求的变化的需要。网络环境下 ,传统的印刷型出版物仍是读者借阅利用的主要对象。但是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易获取性、跨地域性等特征 ,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都有了极大的变化 ,他们已不仅仅满足本地图书馆所提...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的服务内容与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文献信息传递、参考咨询、读者培训等方面,高校图书馆应以新的观念、新兴的信息存取技术,开创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工作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4.
目前由于网络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师生对图书信息资源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原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满足不了师生,必须进行服务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论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需求,进而从几个方面说明了实现服务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素质必须提高。围绕学校教学、科研,整合图书文献资源,利用网络技术积极开展信息服务,创新读者服务,以满足各类读者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文献信息处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图书馆已经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综合化和高效化,渴望提供信息广、内容新、技术含量高的服务,实现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的不足和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的特点,提出了创新读者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满足读者对知识的需求,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图书馆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使命。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为图书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工具和海量的信息资源条件,数字信息载体的大量涌现,网络的迅速普及,社会信息需求的日益广泛和复杂,都深刻影响着图书馆藏书的发展。如何加强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完善资源服务,使馆藏资源建设更趋于合理,为读者提供高效而优质的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高校传统型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转型,读者服务除了要利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还要提倡“人文精神”,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人性化帮助体系。为此,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倡微笑服务和文明礼貌用语,提高图书馆的教育功能;要努力提供文献资料导航服务,增加各种信息资料的透明度;应当以读者需求为中心,利用图书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开发、建立信息数据库等.从而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信息时代,以高校图书馆为龙头联合地区各类型图书馆开展合作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是未来参考咨询服务发展的必然。采取高校图书馆与省级公共图书馆及其所在城市的科研专业图书馆合作模式、高校图书馆与市级公共图书馆及地区企业图书馆(室)合作模式、高校图书馆与城乡图书馆合作模式,再加上每一层次建立的用户导航服务系统,可以给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带来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图书采访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提高馆藏建设、优化馆藏结构、提高读者服务水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读者决策采购(PDA)是以读者为中心的采购模式,它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图书采访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图书馆应结合自身特点,探讨图书馆采访的创新模式,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必须改革以往的传统服务观念,把工作重点放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加大协作力度,实现校内文献资源“重组”,校外“强强”联合。提供优质的图书信息服务、提高网络信息服务水平,建设有特色的现代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的启动和大量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做好高校图书馆留学生信息服务工作,对留学生学习及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都有重要意义.针对留学生利用图书文献资源存在的困难,提出建设适宜留学生需求的网络信息资源体系,这对提高图书馆的管理质量,提升高校留学生信息服务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馆藏数据是图书馆分析馆藏图书结构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通过图例数据分析馆藏纸质图书品种结构、复本量结构、类别结构、本校系部占有馆藏专业书比例结构,寻找图书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网络信息时代,文献类型种类繁多的情况下,图书馆传统的文献资源一纸质图书的配置的合理性和时代性,力求以有限的经费配置合理的、符合本校专业需求、读者需求的馆藏图书,建设具有专业特色、彰显综合实力的骨干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评价、选择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现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评价、选择的原则是:具备强大的计算机网络信息自动化管理功能;具备图书采购、图书编目、典藏、期刊管理、流通等高校图书期刊等基本管理功能;具有对图书馆日常业务进行统计的动态管理与服务流程自动建档功能;具备“读者——馆藏”双向互动信息查询、检索服务等功能;内部管理与查询检索服务界面友好、快捷;硬件适应信息技术未来发展,升级空间大,操作系统先进且通用性强。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使用与建设初步总结的主要优点是:(1)书目信息检索快捷方便;(2)准确方便地查阅读者个人信息;(3)实现网上快速书刊订购征询;(4)网上发布互动信息;(5)网上预约与续借;(6)提供文献和文献信息服务;(7)可实现馆际数据交换获得更多信息;(8)成型的数据库得到利用;(9)快捷、高效、准确的管理与查询功能,提高使用与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读者信息需求的特点是:信息服务的个性化;有价值的信息;深度加工的信息。鉴于此,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应在服务理念、资源建设和服务模式上进行转变。必需修正服务概念、丰富馆藏,加速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促使新世纪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快速转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1.学科馆员是指一种受过专门训练和拥有丰富学科知识的馆员,主要负责图书馆某学科专业文献的选择和评价,负责学科信息服务和书目文献的组织,它具有学科知识背景,能够组织学科信息资源,提供学科信息服务的图书馆馆员。高校学科馆员是在图书馆内既有图书情报专业学科背景,又非常熟悉某个学科的各种文献资源,能够有针对性地为所选定的教学和研究目标提供有力帮助和信息服务的、复合型人才的学科专家群体。2·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地位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用户获取信息所注重的是方法、速度和效果,对信息需求量与日俱增,对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文献采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基石。新形势下,文献采访工作不仅要选择良好的图书供应商、优秀的出版社,还要注重与读者的交流与沟通,以采集到高质量的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方针就是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同时合理地补充电子资源,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高校文献资源的服务质量取决于采访人员,采访人员的素质建设是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要以读者为中心,坚持读者主体理念。以读者为主体的思想在接受美学,需要层次理论和孔子的教育观点中都曾出现。但是以读者为主体的服务在实施的过程中在服务范围、技术领域和服务需求方面存在着问题。高校图书馆要从利用现代技术整合资源,培养工作人员提供信息服务,提倡特色服务更新服务理念等方面入手,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已由传统的文献服务向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转变。网络信息服务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网络环境给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带来的变化,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而指出高校图书馆在新的环境下应从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加电子文献资源,积极开发网络信息资源等方面改进和完善信息服务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