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计抽样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统计抽样审计的原理,旨在研究统计抽样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从而使审计人员认识到统计抽样审计是加强审计工作覆盖面及审计效率,加速内部审计工作现代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内部审计对现代企业将显得日益重要.本文主要采用总体描述和抽样研究的方法,回顾了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一般状况,重点对影响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的因素做出了深入分析.同时,本文还就我国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控制的重点做出了尝试性的探讨,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白玉林 《中国经贸》2011,(24):251-252
经济效益审计是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核心的审计活动,它的审计方法具有综合多样性、融合创新性等特点,组织实施方法、审计查证方法、审计分析方法和审计评价方法等共同组成了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体系,内控制度审计、抽样审计技术等应在经济效益审计中得到充分重视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制度与审计●张永科审计发展到现阶段,主要是运用抽样技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其审计意见是根据被检查到的审计抽样样本得出来的,因此,客观上存在着诸如没有被抽查着的经济活动有问题而带来的审计风险。如何解决抽样技术这一局限性,提高审计意见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风险导向审计是当今世界先进国家主流的审计模式,在这种审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会在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时大量采用审计抽样方法。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而且也使审计质量有了一定保证。但抽样审计毕竟不是对审计对象总体中的全部项目进行测试,因而就会出现样本性质不能反映总体性质的情况。也就是说抽样审计虽然提高了审计效率,但难免会遗漏报表中的一些重大错误和舞弊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红 《发展》2011,(12):135-135
随着现代企业规模的日益增大,会计资料和相关资料越来越多,传统的详细审计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审计的需求,审计抽样的出现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节约了审计成本。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审计抽样技术有多种抽样方法,包括抽签法、系统抽样法、  相似文献   

7.
应用CiteSpace 5.1对1990—2019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的国内外技术创新审计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外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可划分为理论研究阶段和实践应用阶段;国内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可划分为理论启发阶段、实践探索阶段和信息技术应用探索阶段.未来国内技术创新审计的研究方向可以从构建中国特色理论框架,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国际合作,深化技术创新审计在各领域实践应用,加强研究大数据时代下技术创新审计信息化建设以及建立创新审计信息平台这5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新准则的实施也为审计事业带来新的契机和发展,学习实践和运用新的《审计准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审计机关的重要课题。而新准则与审计实践适应性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磨合,矛盾与问题也在不断出现。本人就新审计准则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对策及审计风险的防范进行一些粗浅的研究,望与同行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体系是在原始的查账技术基础上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备到较完备逐步发展起来的.审计环境的变化使得审计方法由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进而又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这是审计技术发展的必然.我国发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借助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形成自己的风险评估体系;重新构建注册会计师知识体系,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审计水平;引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推进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朱曙晖 《理论观察》2006,(4):206-207
所谓风险基础审计,是指以审计风险的分析、评估为基础,规划审计工作,确定审查会计账目的重点和抽查规模,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查明会计报表是否公允真实的审计程序模式。它是在制度基础审计的基础上,产生的现代审计方法。在发达国家的审计实践中得到日益普遍的应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提出了运用风险基础审计方法的要求,但我国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却没有将这一方法普遍运用。  相似文献   

11.
陈煜明 《中国经贸》2014,(18):282-283
在审计实践过程中,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着开展工作人员少、被审计单位多、时间紧的困难,而被审计对象却又存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开展审计不仅效率较低,而且质量不高,往往很难真正做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要求。而且由于时间紧、部分审计人员经验欠缺等原因,存在发现疑点较多,而真正确认问题却较难等现象,在大量的数据中往往会漏掉一些有价值的线索。笔者所在的审计机关较早地使用了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与审计管理系统(OA)相结合的新型审计方法,较全面地运用AO各个功能模块,结合审计人员的执业经验,达到了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目标。在近年来的审计工作中查处了多起大案要案,取得了一系列的工作成绩,证明了使用该新型审计方法在当前审计人员紧缺的情况下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首先使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0)开展审计工作,大大提高审计效率,能有效解决审计机关开展审计工作人员少、时间紧的困难。而使用审计管理系统(OA),采用现场审计分析数据上传制度,将审计组在现场审计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底稿、审计疑点在AO中打包并上传给OA,供局领导审阅。局领导就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审计组的工作进度和审计实施情况,及时指导和提醒审计组关注审计疑点,突出审计重点,就能有效解决审计组在大量的数据中漏掉有价值的线索的风险。笔者在对某乡镇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采用了(AO)与(OA)相结合的新型审计方法,查处了一起大案要案,又快又好地完成了审计工作。根据审计中运用AO获得的经验编写了计算机审计实例《乡镇经济责任审计查出重大问题》获国家审计署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实例评比应用奖;《违规转让股权及分配资金审计?  相似文献   

12.
内部控制和审计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克森——罗宾斯案件(Mckesson&Robbins case)可以说是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它直接促成了注册会计师职业界对内部控制的关注。美国证监会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对此进行调查,发布了题为“审计程序的扩展”的报告,其中提到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审计中所有基本的、关键的问题被许多会计师完全随意地对待。由于在财务报告审计中,测试程序与抽样在审计案例中大量应用,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企业的内部牵制和控制系统进行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3.
张婷 《湖北经济管理》2013,(24):138-139
面对庞大的业务数据量,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开展解决了手工审计无法做到的审查功能,财政预算执行的审计领域迈进了一大步.本文结合实践对财政预算指标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审计介绍了比较全面的计算机审计思路和相应SQL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审计基本理论教学中审计案例的应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审计基本理论教学中面临的困难,阐述了应用审计案例的意义,结合教学经验列示主要审计案例,最后提出应用审计案例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丽 《中国集体经济》2014,(27):115-116
审计工作的实质是不断收集审计证据的过程,而充分的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文章就判断审计证据充分性的意义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进行了阐述,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列述了审计证据充分性判断的具体要求,揭示出目前审计证据充分性判断存在的问题,在探究其内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岳谦 《中国经贸》2013,(18):274-275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目前,国内外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精细化管理研究处在起步阶段,该项研究属于内部审计和企业质量管理两类学科的“交叉空白地带”。文章结合甘肃移动审计工作实践对目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创新提出了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进一步提高审计项目质量的方法和对策,是探索审计质量控制新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审计教科书中延伸出来,深入地挖掘审计结果、探索审计研究的过程,运用所学的知识深入思考审计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各种形势,同时学以致用。研究旨在鼓励审计师在审计实践中解放思想,鼓励审计人员在审计技术方面进行创新,鼓励审计对象深化审计工作范围,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和我国专业审计水平。  相似文献   

18.
谢银芬 《中国经贸》2012,(14):281-282
绩效审计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的运用,对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综合国力增长,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某审计机关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运用绩效审计实践取得的成效为切入点,探讨绩效审计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运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国外企业道德审计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外企业界和学术界从 2 0世纪 50年代起就开始对企业道德审计问题进行了实践和研究 ,并取得了很多的经验和成果。本文对国外企业道德审计实践与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赵玉立 《魅力中国》2010,(26):334-33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与国民经济关系巨大。金融审计在整顿金融市场秩序、规范金融运行机制和打击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等方面作用巨大。但金融审计的现实风险与潜在风险也逐渐引起关注。金融审计风险有系统评价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质量成果风险、操作程序风险、审计定性风险、信息披露风险。为了加强防范金融审计风险,要建立审计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员素质水平,正确使用判断抽样方法,提高审计技术和管理水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