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以来在企业界流行的财经管理书籍起码有三本.《基业长青》.企业创始人都希望做百年老店;《定位》,都想明白“做正确的事情”:《执行》,都困惑如何“把事情做正确”,这三本都是麦肯锡或做过CEO的美国人写的.中国的事情往往是文无定法.需要“迷踪拳”.在有章法无套路之间。  相似文献   

2.
不管我们做什么,我们的祖辈留给我们的经验是“在同一时间内,用好心思做好一件事情”。即使是选择一种做事的方法也是如此,正确的做事、做正确的事。我们大多数人目前都还达不到选择“做正确的事”这种方式来指导自己做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说法曾经风靡企业管理界,但这句话对企业中层主管人员的工作并不适用。企业高层的任务是做正确的事,而中层主管的任务是把事情做对。要把事情做对,过程很重要。那么,新任中层主管如何利用流程把事情做对?本文为你支招。  相似文献   

4.
钱圣盈  吴维  王燕 《上海质量》2009,(12):42-46
“零缺陷质量管理”特别强调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即要预防差错,而建立防错系统对于高效地实施防错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介绍了什么是防错系统,并以门内饰板项目为例介绍了如何应用各种防错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实行一个“75%正确”的政策和坐等一个100%政策出现之间进行选择,做点事情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无论别人如何评价,陈春花始终认为自己是平凡的。就像她常常引用的六祖的回答:“吃饭是吃饭,睡觉是睡觉。”只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罢了……  相似文献   

7.
罗影 《英才》2010,(4):71-71
领跑者如家:“希望他们耐心一点。” 从创业、高速扩张到上市,如家被业内公认为总是能“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在孙坚眼中,连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是机遇:“这次危机间接地救了如家,让我们在高速扩张中被动地踩了刹车。”  相似文献   

8.
效率(efficiencv)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效率讲的是把事情“做好”,而有效性讲的是要“做对”的事情。对一个决策者说来,“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加重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零缺陷”管理是重要的质量管理思想。零缺陷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经营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目标而奋斗。零缺陷管理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每个人都坚持第一次做对,不让缺陷发生或流至下道工序或其他岗位,那么工作中就可以减少很多处理缺陷和失误造成的成本,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也会显著增长。在零缺陷管理中,质量的定义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好、卓越”等描述都是主观和含糊的。  相似文献   

10.
“是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企业创新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管理问题,要想解决管理问题,首先是必须明白什么是“管理问题”。所谓“管理问题”,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现有状态”  相似文献   

11.
蕊冰 《上海质量》2009,(6):33-35
“零缺陷”质量管理方法是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在1957年提出的,他认为,我们的基本工作哲学应是预防为主,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使质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一、战略管理基本架构,企业管理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做正确的事”,二是“正确地做事”。企业战略主要解决做正确的事这个问题;企业管理机制主要是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所以,企业要成功,既要保证选择正确的事,又要按正确的方法来做事。也就是说,企业既要有正确的战略规划,又要有支持这种战略规划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金山企业管理》2010,(2):48-48,39
1.目标不确定。目标不明确,做事情会没有方向。所以在谈执行力的时候,先明确要做什么。正确定位目标后,目标可以放大,具体可将目标设定为“基本目标”、“挑战目标”和“极限目标”。有了方向和具体数量指标后,才能充分发挥执行者的作用。对于执行来讲,目标既是牵引力,也是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企业文化做的是道的工作(即做正确的事情),之后通过术把事情做正确。道的概念,是大思想家老子提出的。他在《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另,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也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金句。由此可见:天地万物都是由“道”生出来的。孝有孝之道,君臣有君臣之道,待客有待客之道,育人有育人之道,行医有行医之道,经商有经商之道,治国有治国之道,外交有外交之道……  相似文献   

15.
前几次介绍克劳士比的理论时,我们介绍过“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简称DIRFT)”这是克劳士比零缺陷理论的精髓之一。这次向大家介绍的是,如何才能做到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克劳士比先生也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这就是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对”,如何做才  相似文献   

16.
“零缺陷”管理是美国质量大师克劳士比提出的质量管理理论,其核心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它追求的标准为“零缺陷”,强调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但更注重强调的是人的意识,即所有人必须首先明确自己工作的要求是什么,而且每项工作必须符合要求,则可达到“零缺陷”管理目标。如何才能达到“零缺陷”的管理目标呢?  相似文献   

17.
人们普遍认为,我们所做的事情,有99%是正确的就很了不起了。盛行在发达国家的“六西格玛”(6σ)管理方法却不这样理解,以它的方法分析,1%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因为这个尺度的缺陷意味着:每小时丢失20000件邮包,每周作错5000例外科手  相似文献   

18.
晓庄 《中外管理》2008,(8):106-106
“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说法曾经风靡一时,但这句话对于企业的中层主管并不适用。企业高层的任务是做正确的事,而中层主管的任务是把事情做对。那么,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对?是你对下属义正辞严地说“我只要结果”就能有好结果了吗?如果主管只是发号施令,又如何体现你的价值昵?  相似文献   

19.
“零缺陷”的产品质量管理,在海外企业界的产品质量管理运动中正广泛地推行,并日益受到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所谓“零缺陷”,其内涵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国际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菲力普·克劳斯比(PhilipCrosby)早在1961年就提出质量管理的“零缺陷”观念。他明确指出,“零缺陷”是“质量绩效的唯一工作标准”,并反复强调:“改善质量的基础,在于使每个人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相似文献   

20.
“管人做事”与“管事用人”有人将管理简单概括为“管人、理事”,所以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听到“我不能把事情做好,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选”之类的借口,我们把这种“有人就能做成事”的思维方式称之为“管人做事”。在实际工作中,“管人做事”思维颇得人心。本来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