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香水界王维     
如果您对香水所知不多,就记住这么个诀窍,和您的“有品位”朋友提提JCE,他(她)保不准就会立刻紧紧握着你的手,一副“原来你也在这里”的表情。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有个熟人对我说:“我很想买保险,可是业务员一来和我谈保险,我就觉得他总是带有某种目的性地和我谈话,让我觉得不舒服。”我听了哈哈一笑,我说我不做保险业务,我也不卖保险给你,我给你介绍保险如何?他说,好的,你说我就相信。  相似文献   

3.
苏茉 《劳动月刊》2012,(8):15-15
我家小阿姨管我叫姐,管我老公叫哥。有一天她问我:“姐,哥挣的钱多不?”我说我也不知道,这大概让她震惊了,“哥不给你钱吗?”“不给..”“你跟他要他也不给吗?…‘我没跟他要过,我自己有工资。”她勉强笑了笑,看我的眼神不是佩服,是怜悯。小阿姨今年三十岁,两个孩子住在老家,她跟丈夫都在北京打工。  相似文献   

4.
《劳动月刊》2012,(7):43-45
林峰的妻子和他冷战了半个月,他只好打通我的电话求救:“刘记者,我妻子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现在我说的每一句话,她都会用她的逆向思维去分析,并得出‘我不爱她’的结论,我现在都快被她折腾疯了,希望你能帮我劝劝她!”安慰完林峰后,我给周玲打了电话,听我说明来意,她提出面谈。  相似文献   

5.
小晗在一家公司做文员,每次接到新任务,她就会觉得焦躁不安。她总想着“还有时间,明天再做”,眼看着最后期限一天天逼近,·心中虽然着急,但依然“不务正业”,将时间耗费在各种“闲事”上。小晗的拖延严重影响到了其他同事的工作进度,久而久之.大伙送她一个名字:“不拖不舒服斯基。”  相似文献   

6.
庆阿 《财会月刊》2011,(6):I0021-I0021
她和他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不到一个月就迅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虽然她的家人极力劝说。让双方再多一些了解,可她说:“遇到了心仪的男人就要赶紧抓住,不然一松手,就很有可能成为别人的。”  相似文献   

7.
销售沟通始于关键人的沟通意愿。沟通意愿主要来自关键人心里“认为”与之沟通的人员是否能够给他带来他想要的“东西”,比如信息,友情、亲情,社会关系.地位、小便宜、小礼物、权威或产品、服务本身的价值等等。不管这些“东西”具体是什么,只要某个关键人认为这个“东西”有价值,他才可能有沟通意愿。讲到沟通意愿会有不少人说是“关系”。人和人之间为什么要建立关系?人际关系的本质什么?  相似文献   

8.
情感顾问     
我和男友恋爱两年,他从不主动约会我,问他喜欢不喜欢我,他总是念“嗯”、“啊”、“哦”的三字经,就连上床这种事,他也表现得比女人还矜持,我抱怨他太闷,他只知道傻笑;我生气了,他也不知道甜言蜜语地安慰我;最后,我眼睛哭肿了,他却一副没事人的样我们的年纪都不小了,问他结婚好不好,他说好,然后就没有下文了。有时候我真想冲他大声...  相似文献   

9.
我和前妻章含之从相知相恋相伴到离婚整整23年(1949—1973),我与她的婚姻于“文革”期间破裂。  相似文献   

10.
柳青找骂 《创业史》的作者柳青,在陕西体验生活时,曾想写一个村妇骂街的场面,苦于没有真情实感。他听说村里有个妇女骂人很有“特色”,就想让她“表演”一下。 一天,这个妇女从柳青门前经过时,柳青把早已准备好的一盆水向她泼去,也不道歉,转身要回屋。那妇女一手叉腰,一手指着站在门口的柳青破口大骂,双脚跺得地面咚咚响。有了这次切身体验,柳青笔下村妇骂人的形象也就写得栩栩如生了。  相似文献   

11.
“中原中原.终有一天会完(谐音,粤语)。”当你听到这话出自地产中介名企中原集团董事长施永青之口时.你不必吃惊.因为他崇奉老子哲学,事物在他眼中全是带着周期性.在天道中起跌兴衰.道法自然。由于市场发展自有“道”,所以施永青坚信;管理企业只需“无为而治”,干预过多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企业文化》2003,(150):J001-J002
人们渴望爱情甜蜜、婚姻美满,但大多数人总是把“爱”理解成“被爱”,对他(她)们来说,爱就是如何被爱,如何惹人爱。他(她)们不会把“爱”理解为去爱别人,也不知道爱和爱的能力有关。也有人认为,爱的体验可遇不可求,一旦运气好,从此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运气不好就会痛苦不堪,甚至越陷越深。实际上,诸如此类的想法早已被证实是错误的!人们需要情感是希望情感能满足内心的需求,但维系爱情与婚姻也是需要知识与技巧的。许多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专家一致认为,爱情与婚姻需要一些知识和技巧,而这些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就像学习音乐、绘画和医学等技能那样,爱,要学的东西也很多。即便是最为相亲相爱的夫妻,同样会面对婚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期。因此,除了谨慎对待危机的态度,主动合理的调适能让夫妻双方在婚姻生活中表现得更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3.
李秉鉴 《财会月刊》2010,(1):I0016-I0016
蒲松龄早年流落苏北宝应,身无分文,只好挂牌行医糊口。 一天,他为县太爷治好了病,县太爷送了一块“药到病除,圣手时医”的匾给他表示感谢,谁知一时大意,错把“时”写成了“诗”。  相似文献   

14.
到商场购物一般总被称为“逛商场”,因为大多数顾客总会在商场里面悠闲漫步,特别是女士们经常会留连忘返;到车市看车的人则大都有一股“韧”劲,他们看了这个车市再看那个车市,同一个车市也会不厌其烦地看上好多次,好些想买车的主儿一看就是一车半载,混了个脸儿熟可就是不出手………然而,自从今年三月份以来,情况可就不同了。君不见:购物者口罩眼镜遮住脸,大步流星奔着要买东西的柜台而去,买完后头也不回马上就走!想买车的人也不再犹豫,交款提车,开车上路,于是不再坐地铁,不再坐公交。何以如此?其实,全世界人都知道,都是那个“非典”给闹的………..如若不信,请看《“非典”时期的非常变化》,说不定会让你在这防治“非典”的特殊时期放松一下心情,没准还会发出一声会心的微笑!  相似文献   

15.
笔要写的胖阿姨,名叫洪霞,今年45岁.胖墩墩的个儿,脸上整天挂着微笑,把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挤”成一条线。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随和、善良和福相,  相似文献   

16.
小敏 《上海企业》2013,(10):94-95
中国的文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或“他”字,但其中并没有男女性别区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他”字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在此前后一段时间,一些文学作品中,“伊”字被用来专指女性第三人称。例如在著名的杭州“湖畔诗人”的诗集《村的歌集》中有《怅惘》一诗,它的前半是这样写的:“伊有一串串的话儿,想挂在伊底眼角传给我。伊看看青天上的白雁儿,想请他衔了伊底心传给我。”  相似文献   

17.
其四:“给您剃头的事就包给我了!” 那时候,胡同里有不少穿街走巷的剃头匠,每当他们手里的铁制“唤头”一响,胡向里的人就知道剃头的来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虽然附近有理发馆,但是毕竟没有剃头匠上门服务方便、省钱。特别是胡同里的老人和孩子更是这些剃头匠的生意对象。  相似文献   

18.
引子 坐在我面前的黄定余总经理,中等个儿,朴实无华,除了高挺的鼻梁给人很深印象外,显得平平淡淡。然而他一开口,却让人为之振奋——他说:“做产品,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品牌!”上海宏星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宏星地板”,在黄总的打理下,就是这样一个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和“上海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的著名地板产品。  相似文献   

19.
那是我坐公共汽车去博物馆的路上,我旁边坐着母女二人,听说话知道那个女孩在读高中,她对妈妈抱怨自己长得不漂亮,身体不够修长,皮肤不够白皙。她说女孩如果不漂亮,将来就不会找到好的工作,自己这样,将来会有好的运气吗?她说现在“人造美女”很多,  相似文献   

20.
吴莹 《房地产导刊》2005,(11):42-44
当记者辗转找到“东山墅”办公楼时,见到一副颇富于生气的场景。公司里员工们都穿着休闲服、手执球拍穿梭于走廊。门口蹲着一人。手里拿着鱼竿,正从小车后备箱拿出整整两袋的鱼饵。由于知道高总喜欢钓鱼,就冒失问了一句“高总吧?”果不其然,正是其人。但良好的见面过程,并没有给采访加分。我们还是在前台大厅里坐了差不多一刻钟。等得我们心里嘀咕,这人还真“牛”。采访按部就班从项目谈起,起初波澜不惊,平谈无奇。到了后来,聊到个人的爱好,聊到钓鱼,甚至“共产主义”时才把话题扯开。这个时候,高总说,自己不大愿意接受采访,这不,下午本来公司有羽毛球赛,作为领导没出场不太好。没办法,是上面”指示”他接受采访,不然他就会把我们塞给营销总监、设计主管了。我们问,为什么这么低调啊,高回答,“我只在朋友圈子里去做事情,其他人了不了解我无所谓。圈里的朋友了解我有能力做这个事情,不用讲什么直接做事就完了,个人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不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