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北京农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2004~2012年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及释氧功能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氧气释放量总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以2008年最高,年平均氧气释放量为270.9万吨,农田生态系统中粮食作物的年均氧气释放量所占比例最高为80.1%,在粮食作物中玉米的氧气释放量所占比例最高为69.3%,单位耕地面积的氧气释放量平均为12.89 t·hm-2·a-1,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北京农田生态系统碳蓄积量总体也呈增加趋势,年递增幅度为2.8%,年平均碳蓄积量为105.82万吨,其中粮食作物的碳蓄积比例增加较为显著,且粮食作物年均碳蓄积量所占比例最大为80.4%,在粮食作物中玉米的碳蓄积比例最大为68.5%,单位耕地面积年均碳蓄积量为5.03 t·hm-2,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年递增8.3%。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的气体调节作用的生态功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温室效应、气候变暖问题。森林碳汇作为最有效、最经济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方式,为全球各国走低碳发展之路提供了选择,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汇地带,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备大面积造林绿化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通过运用"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对贵州森林碳汇贸易潜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贵州在发展森林碳汇贸易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尤其是自2004年确立"生态立省"战略目标以来,贵州森林全部碳汇量由2.43×108 t C上升到2011年的4.51×108 t C,森林碳汇贸易潜在的经济价值由34.06×108 USD增加到2011年的63.09×108 USD(按14 USD/t C计算),森林碳汇量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3.
黔中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项目的碳汇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大气碳的减排增汇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随着我国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和逐步健全,退耕还林碳汇效益的经济价值将会日益凸显。通过2000~2006年黔中清镇市红枫湖流域内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对林区内主要树种杉木、柳杉、桃树、李树、杏树、喜树、楸树7种林木的碳净贮量进行初步估算。随着时间的变化,森林的中、幼龄林碳贮量和碳密度都有上升的趋势,中、幼龄林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固碳潜力。通过对森林各树种蓄积量的预测,在所研究的7种树种中,杉木是研究区内碳汇功能强的树种,其次为柳杉,经果林的碳汇功能最弱,到2006年,其碳汇可达1.05×104kg,并根据模型估算,未来10年红枫湖流域的森林碳贮总量约为2.21×104kg,按每吨305元的价格计算,可产生7.17×106元的经济效益,固碳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4.
山西平朔煤矿造林碳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煤矿作为中国煤的主要来源,是最大的碳源。煤矿企业通过植树造林,一方面可以修复受损的矿区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森林巨大的碳汇功能缓解所释放的碳源,在清洁发展机制(CDM)等碳汇交易的机制下获得收益。文章以山西省平朔煤矿企业为研究地点,采用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计算出平朔煤矿企业通过植树造林产生的现有碳汇量为2.54万t,未来15年内的碳汇增长量为3.76万t,以80元每吨的价格计算,评估出现有碳汇的经济价值为202.94万元,未来15年内碳汇增长量的的价值为300.79万元,总碳汇价值量为505.73万元。总结得出结论:平朔煤矿企业通过植树造林所产生的碳汇有巨大的经济潜力。  相似文献   

5.
碳中和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危机的积极作为和共同追求。论文以四川省幸福里景区为研究对象,建立景区净碳排放估算体系,分析碳排放结构,提出实施路径,量化减碳量,实现景区内“零碳排”的目标。结果表明:(1)2018—2021年幸福里的净排放总量为92.53 tCO2e、116.61 tCO2e、587.85 tCO2e、625.80 tCO2e,民宿、餐饮等行业是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2018—2019年,能源活动的碳排放以车辆消耗的汽油为主,占58.49%、57.21%。2020—2021年,能源活动的碳排放结构发生转变,电力消费占主导地位,占68.73%、66.70%。(3)加大可再生能源建设,推广低碳交通、建筑节能、农业低碳、资源循环、林业碳汇等措施,预计可减少碳排放量743.64 tCO2e/a。研究结果为景区碳排放核算、减碳实施路径及低碳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计算北京市4个典型区域的容积率、污染物现状排放强度和允许排放强度限值,分析北京市典型区域开发强度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NO_x、VOCs和一次PM_(2.5)的现状排放强度分别为74~147 t/km~2·a、73~139t/km~2·a和15~31 t/km~2·a,且各选区的容积率与现状排放强度之间线性拟合程度较好,容积率均与污染物排放强度成正比。基于PM_(2.5)达标的情况下,A、B选区的NO_x、VOCs和一次PM_(2.5)的允许排放强度限值分别为23 t/km~2·a、46.87 t/km~2·a和8.11 t/km~2·a,C、D选区则分别为12.71 t/km~2·a、25.89 t/km~2·a和4.48 t/km~2·a。4个典型区域的现状污染排放强度是允许排放强度限值的2.7~7.1倍。因此,对于现有的居住和商业区,建议通过探索污染治理新技术和新政策来降低污染物排放;而对于正在开发建设的郊区新城,建议从宏观层面控制容积率、人口规模等指标,从而降低由此带来的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7.
城乡生态补偿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城乡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碳平衡角度探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生态关系,建立碳平衡的生态补偿计算方法,并以北京市为例,计算了2005~2012年城市和乡村的碳排放、碳吸收,说明了乡村地区碳吸收的生态贡献,提出了城乡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构建思路。研究指出:北京城市地区为碳源,碳赤字巨大;乡村地区为碳汇,平均每年净碳吸收量达133.6×10~4t;按照单位碳价格100CNY/t计算,乡村地区每年应获得补偿1.336亿元。研究提出应尽快完善生态补偿顶层设计,构建基于村级单元的城乡碳平衡数据库,完善生态补偿财政政策,设立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加快建立城乡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有效促进城乡生态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8.
曹俐  王莹 《海洋经济》2020,10(5):48-56
海洋渔业具有"碳源"和"碳汇"的双重属性,加速海洋渔业低碳发展是实现蓝色经济的重要通道。通过测算我国三大沿海地区2009-2017年海水养殖碳汇潜力,并构建海水养殖净碳汇与其产业经济发展的脱钩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 2017年中国三大沿海地区海水贝藻类养殖量最大的地区是环渤海地区,占全国总产量的48.4%,海水贝藻类养殖的主要品种分别是蛤和海带。(2)我国三大沿海地区海水贝藻类养殖直接碳汇量比重排序为: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3)海水贝类养殖所形成的直接碳汇量是海藻养殖碳汇量的1.5倍。牡蛎是海水贝类养殖碳汇量最大的品种,海带是海水藻类养殖碳汇量最大的品种。(4) 2009-2017年我国沿海地区整体上以"强脱钩"和"弱脱钩"状态为主,三大沿海地区的脱钩状态整体差异性较大。最后,从区域的视角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减排增汇的对策建议,从而为区域海洋环境合作治理及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指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于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8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43例。常规组采用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认知功能、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37,P<0.05);治疗后试验组HAMD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47,P<0.05);治疗后试验组持续应答数、持续错误数、总错误数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15,P<0.05;χ2=5.1079,P<0.05;χ2=22.8202,P<0.05);试验组治疗后GDNF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576,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0%,与常规组18.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01,P>0.05)。结论丹栀逍遥丸与盐酸氟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患者不良反应少,不仅能控制临床症状,改善认知功能,还可以调控神经营养因子,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海洋渔业的固碳增汇能力,因此如何科学准确地测算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并研究其空间效应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尤为重要。论文根据2007—2021年中国9个沿海省份贝藻养殖面板数据,利用“可移出碳汇”模型对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模型对其空间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时间上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空间上表现分布不均的特征。(2)莫兰指数表明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聚集程度具有不稳定性。(3)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解后得出海洋渔业养殖产量、科技投入、科技推广情况和渔业灾情直接效应为正,劳动力投入直接效应为负。从间接效应来看,海洋渔业发展水平、养殖产量、科技投入和科技推广情况间接效应为正,劳动力投入间接效应为负。因此,应综合考虑海洋渔业碳汇能力的空间关联性,为今后海洋渔业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11.
In the housing market, new properties sometimes experience delays before they are sold. Such delays reflect the preferences of buyers in respect of the homes’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for managerial purposes to identify the causes of housing sales delays. After analysing the delays in sales of housing in Beijing City, China, the principal finding of this study is that delays are largely explained by the dwellings’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tion.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particularly those related to means of reducing the delay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积极推进中国的节能减排事业,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阐述了北京市建立森林碳汇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研究公众对碳汇市场的了解程度和需求程度,提出了构建北京市森林碳汇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鲁成 《技术经济》2008,27(3):51-55
研发产业是新兴的高端服务业之一。首先阐述了研发产业的形成与特征,然后分析了北京发展研发产业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北京发展研发产业的优势、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北京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数量增加的变化和技术退步等方面。经济发展由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大等外延的发展形态转换为内涵的发展状态,即劳动力素质的改善、技术的追步以及资本集约度的上升等作为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技术经济》2015,(9):38-43
基于对高端服务业在中国经济结构及其升级转型中重要性的认识,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结合首都的发展定位,对北京市高端服务业进行了概念界定。基于经济一体化和服务全球化的发展,借鉴欧洲工业标准的分类体系并参考北京现行的行业分类标准,建立了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分类体系并明确了其产业范围。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确立了北京市高端服务业的7大重点行业,全面探析了北京市高端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两个角度研究了北京工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演变情况。研究发现北京工业在结构升级和布局优化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影响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不利于产业的分工和集群。分析了导致北京工业以上演变路径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北京工业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基于对“里昂惕夫之迷” 的合理解释而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的经济学分支,其中,企业技术创新问题一直是国外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1979年,德国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状况进行调查,把理论研究转向面向企业的应用研究,其他国家如加拿大、法国、英国、西班牙、美国、意大利、芬兰、挪威、瑞典、澳大利亚等也大都在1979-1989年间开展了企业技术创新调查。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80-2009年期间北京市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和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以及《北京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同时根据"北京大都市区"的概念和大城市郊区化的特征,对北京市郊区化过程的开始时间和发展阶段进行了探讨。北京市郊区化所涉及到的北京市的中心城区和郊区的范围应当在"北京大都市区"概念的基础上来进行划分,而不应当将北京市各区县的行政区域界线作为其划分依据。从北京大都市区的视角来分析,北京市的郊区化是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而不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北京市的郊区化已经从相对分散阶段发展到了绝对分散阶段。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建设是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通过专家咨询法,结合区域现状,建立了适用于北京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行为、生态安全、生态文化和生态社会六个方面。对北京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时间动态趋势。结果表明,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在2004年到2008年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中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安全的水平提高显著,而生态行为、生态文化和生态社会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起伏。北京市2007年以前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准备阶段,到2008年已经接近生态文明建设的中级阶段。此外,分析了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推进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道路交通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物质流和生命周期相结合的分析框架,对北京市道路交通的环境压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5年北京市道路交通活动引起的物质投入达到864万吨/年,物质产出达到854万吨/年,其中私人轿车和出租车占了81%,并且物质流主要发生在车辆运行中的燃料燃烧。根据物质流初步测算,为减少居民道路交通的环境压力,本文建议,应着重提高出租车和私人轿车的燃料效率,降低出租车的空驶率,以塑料替代私人轿车中的钢材,鼓励人们乘坐公交车和骑自行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