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0 毫秒
1.
张丽丽 《经济研究导刊》2013,(25):76-78,109
在对国内、国外殡葬业发展现状分析之后,具体对浙江省以及鲁西南地区现代殡葬的形态特征、服务模式、价值理念的具体实施状况进行分析,最后对中国现代殡葬理念在殡仪馆的实施状况进行展望。作为殡葬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殡仪馆既是现代殡葬理念的实施平台,也是现代殡葬理念的产物。随着现代殡葬理念在殡仪馆的发展,这将成为中国殡葬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2.
李保平  卢玉平 《经济论坛》2004,(11):108-109
殡葬产业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殡葬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殡葬产业化的发展,有利于推进殡葬改革,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析中国殡葬科技发展现状之后,给出科技殡葬的定义,提出了科技殡葬的主要内容,科技殡葬是全新的殡葬理念,也是当前殡葬改革的主要推动力,科技殡葬将构建一个全新的殡葬服务体系。分析当前科技殡葬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政策和保障机制比较落后,科研力量不足,不能满足城市化进程中的居民需求等问题。最后得出科技殡葬体系建立的原则、实现的途径。科技殡葬体系的建立将加速中国殡葬业与国际殡葬科技先进水平接轨,为实现和谐殡葬提供巨大的动力,对中国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殡葬行业是一个高排放、高污染的行业,但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人们对于低碳经济的研究很少涉及这一“冷僻”的行业。根据殡葬业低碳发展的路径,从行业、企业、社会、公众四个层面分析制约因素,提出“低碳殡葬”多元治理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5.
刘权 《经济论坛》2004,(21):147-148
殡葬业长期因垄断经营已经成为暴利行业,这在全国都相继有报道。因为人们在这种特殊消费上的无可选择,“殡葬经济”的暴利也就畅行无阻。垄断经营催生暴利,而只要市场足够开放,利润的平均化趋势就不可避免。打破殡葬业的垄断经营,允许民营资本介入,实行规范的行业管理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李健 《经济前沿》2012,3(2):40-47
作为转轨经济体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管制俘获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我国地方殡葬行业改革为研究利益集团俘获政府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论文将哈尔滨市殡葬行业作为馆所分离管制模式的代表进行分析,认为殡葬服务机构主要通过自身影响力干预政府管制,创造为特定部门产生高度垄断收益的政策和制度扭曲,使威胁到租金流抽取的改革遭到拒绝,并推断实行馆所分离的其他城市殡葬业也可能存在类似的管制俘获问题。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条件下殡葬服务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林 《经济研究导刊》2011,(22):200-204
在阐明中国殡葬服务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殡葬服务的法律法规、政府监管、设施建设、经营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构建法规体系、强化市场监管、加强殡葬设施建设和管理、发展殡葬职业教育、立足基本殡葬服务,逐步实现公益殡葬等方面提出了和谐社会条件下殡葬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对策,对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殡葬改革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施君 《时代经贸》2010,(20):141-142
煤化工是以煤炭为基本原料的化学工业。近年来,安阳市煤化工产业发展较快,产业领域不断扩展,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经济总量不断加大,煤化工已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根据国家和我省产业发展政策,结合当地实际,研究探索安阳地区煤化工产业科学发展走向,是谋划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煤化工是以煤炭为基本原料的化学工业.近年来,安阳市煤化工产业发展较快,产业领域不断扩展,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经济总量不断加大,煤化工已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0.
芝加哥市公墓管理在城市化过程中一度出现了公墓布局不合理、迁徙频繁、用地扩张和浪费、火葬政策推行困难等问题,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和社会矛盾激化。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这些问题在现阶段均有一定程度的显现。芝加哥市公墓管理具有西方特色的殡葬产业化特点,其公墓发展尊重文化差异与宗教需求,确保政府在公墓迁移中的主导权,这些经验对我国公墓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公墓市场化多元供给、重视墓葬规划、尊重少数民族墓葬文化等也是我国未来殡葬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安阳市是全国的著名文化旅游城市,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虽然每年都会有很多的游客前来安阳旅游,但实际上安阳市对于旅游资源的利用还没有做到足够的充分。要想发展安阳市的文化旅游产业,首先就是要扩大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接着让社会公众都能够认识和了解安阳的特色文化景点,最终达到更好地吸引游客前来旅游的目的。文章对于安阳市的文化旅游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芝加哥市公墓管理在城市化过程中一度出现了公墓布局不合理、迁徙频繁、用地扩张和浪费、火葬政策推行困难等问题,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和社会矛盾激化.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这些问题在现阶段均有一定程度的显现.芝加哥市公墓管理具有西方特色的殡葬产业化特点,其公墓发展尊重文化差异与宗教需求,确保政府在公墓迁移中的主导权,这些经验对我国公墓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公墓市场化多元供给、重视墓葬规划、尊重少数民族墓葬文化等也是我国未来殡葬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7,(10)
老龄化的日趋严重,促使近年来经营性墓地行业也在加速发展。这一需求与生命物理结束的矛盾就导致对公墓价格、使用及管理的热议。当今,正确认识、分析并解决经营性公墓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不仅关系着殡葬业的科学发展,同时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殡葬行业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到殡葬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关乎到广大民生的基本权益。连续几年殡葬行业被相关评定机构列入"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之一,巨额的殡葬费用不禁令人发起"死不起""、难过第二道鬼门关"的感叹。殡葬行业反映的是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水平,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基本权益,所以应特别关注殡葬事业的发展。从博弈论及信息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中国殡葬市场混乱的原因,并根据重复博弈、信息对称的思想提出针对性的监管建议,建立殡葬网络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5.
人总是要死的,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伴随这一自然规律而兴起的殡葬业就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公益事业。不同民族、不同时代及民俗风情的差异也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殡葬文化。 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不断发展,殡葬事业已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社会各界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在1999年10月,建立在北京房门区闫村镇公主坟村的北京静安塔式陵园──北京唯一的现代化大型塔式陵园引起了世人的闭目。 为此,我们采访了公司总经理隗合利先生。隗总还不到而立之年,毕业于中国经贸大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为人谦和友善…  相似文献   

16.
绿色殡葬蕴含着尊重自然的伦理意识、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理念、天人和合的生态理性自觉。推行绿色殡葬新模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具有关键性作用,但民众却难以接受绿色殡葬方式。究其原因是绿色殡葬实践探索未触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公民的生态意识培育。为此,要致力于强化公民的绿色殡葬意识,鼓励公民参与绿色殡葬实践、完善生态法治,从而促进生态公民的养成,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殡葬改革的初衷是不留骨灰,不占土地.但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拉动下,后火化过程异军突起,以墓地为标志的殡葬消费不断高扬,白色地甲不断蔓延,危害了土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殡葬和土地资源归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和学科,这种深刻的生态危机一直未能引起社会和学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殡葬管理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提出在两种体制并存的条件下加强对后火化过程的强干预,引导殡葬消费,弘扬入土为安的中华文明,发展生态墓地和可降解殡葬用品,探讨殡葬管理的社会福利功效,把是否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殡葬管理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8.
符剀 《生产力研究》2012,(4):179-181
文章以中国锻造之乡——山西定襄县为例进行锻造业产业发展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从而为我国锻造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纪思薇  尹辉  王嘉珊 《新经济》2014,(29):24-25
以惠州市1987~2012年轻、重工业总产值为依据,采用趋势分析法对近20年来惠州市轻重工业年产值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以年份为自变量,对惠州市三种产业的历年产值增速、各产业产值所占总产值的比例,以及各产业本地生产总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惠州市重工业发展逐渐快于轻工业;第一产业增速有所下降,而第二、三产业产值增速均比第一产业高;近些年第二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例一直高于第一、三产业;近十年间第一产业处于低平发展状态,第二、三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IT业成为当代发展最快、影响最深的热门产业。但是 ,自去年上半年以来 ,IT业泡沫纷纷破灭 ,市场持续低迷 ,产业急剧萎缩 ,产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和发展挑战。论文从IT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 ,研究了该产业泡沫破裂的原因 ,并就如何恢复产业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战略联盟。同时 ,论文就如何运用战略联盟提高企业竞争力 ,推动IT业走出困境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