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和结构仍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三农"问题依然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正规金融的发展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压力,我们必须有效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村经济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农村金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金融的创新发展、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村地区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将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吉林省通过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下沉"、创新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等多方面改革,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但金融产品匮乏、抵押资产定价难、农村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然突出。对此,吉林省应深化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优化农村物权融资体系、丰富金融产品、健全农村配套机制,解决农村金融及农业产品供需不均衡问题,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资本投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以此为背景,以吉林省为例,运用灰色关联理论,通过建立灰色模型,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其研究结论对如何建立适合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支持系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金融机构体系是否完善、运作是否协调、功能是否全面,直接决定着金融对经济发展支持的效率.吉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比较贫穷和落后,影响其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建设滞后,制度不健全,功能不完善.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加快吉林省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和创新决定着农村经济的良性运转和持久动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本文从农村金融服务基础理论和吉林省实际出发,阐述了吉林省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我们需要探讨创新路径。而创新势必会带来潜在的风险,因此我们论述了吉林省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创新进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最终提出了创新内容、注意事项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和创新决定着农村经济的良性运转和持久动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本文从农村金融服务基础理论和吉林省实际出发,阐述了吉林省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我们需要探讨创新路径。而创新势必会带来潜在的风险,因此我们论述了吉林省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创新进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最终提出了创新内容、注意事项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问题一直是影响和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九台市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启动建设,为我们探索建立与"三农"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机制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已取得斐然的成绩,然而农村金融组织创新与转型中仍存在着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缺乏有效的竞争市场、从业人员素质低以及多种风险并存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分析并深入探讨吉林省农村金融组织创新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政策措施,有助于农村金融组织突破现有瓶颈,进而促进农村金融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国内经济条件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己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吉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在多年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村金融抑制的存在,农村金融服务的严重缺失,尤其是资金的匮乏,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瓶颈,迫切需要我们对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农村金融制度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本文以湖南为例,分析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针对现有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认为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就是要对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农村信用社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强化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形成支持农业扣农村经济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目前农村巨大的资金需求缺口已成为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非正规金融的发育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资金活力,但由于得不到法律的认可和政府的保护,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很不规范,存在许多缺陷。因此,有效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使其与正规金融一起共同服务于农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金融支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金融业起到了较大的支持作用,但是,依然存在着农村资金不足、贷款难、农业保险落后等诸多问题,为此,应当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农业银行作用,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设立小额贷款组织,成立农民信用担保协会,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等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努力维护“乡村”这个人类生存系统的自我生存、自我运行能力,实现这个系统自身的一体化并保持与城市的良性、协调性对接,是现阶段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农村金融发展应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维持性金融需求为基础,以不断推动农业金融的持续发展为主导。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在中国现行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下,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发展滞后,农民贷款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已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日本和中国一样,人多地少,农业以小农户生产为单位,借鉴日本农村金融体制及其支农经验,将有利于加快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完善,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作为最重要的资金要素配置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改革应增加对"三农"的金融服务供给,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健全以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基础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发展农村社区基金和小额信贷机构,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分散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改善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等.  相似文献   

16.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边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核心在于政策性、金融性和优惠性,其决定的边界是非常模糊的。只能给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内核上界定清楚,即为农业提供基础性和开发性的贷款,而外延则十分模糊,其不断地与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及政府职能不断重合。随着农业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其外延也会不断地变化。  相似文献   

17.
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导致的弱质性产业特征以及城乡差距的悬殊,决定了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这是实现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体制保障。为此,必须加大政府农业投资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稳定增长;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结构,突出支农重点;通过制度创新化解县乡财政困难,着力培育县乡政府的支农能力;进一步完善分税制体制,充分发挥地方财政支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完善健康的农村金融体系将会对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审视了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明确了构建良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政府的视角提出了实现良好农村金融体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需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金融是构成一国宏观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自金融改制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已有了良好的基础.但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覆盖面、农村贷款情况、小额信贷情况、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等方面分析来看,可以发现,我国农村金融的困境日益凸显,农村金融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随着农村金融改革整体推进,构建完善的"三农"服务金融体系应该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金融中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财政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其管理的范畴呈逐渐扩大的趋势。二战以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思想对财政的发展影响很大,从而奠定了公共财政的基础。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财政方面的管理经验,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