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基于浙江省实地调研的农户数据,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农户入社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合作社了解与否对其入社行为影响巨大,对合作社越了解的农户,入社的可能性越大;户主文化程度以及合作社现有的社员规模等因素,也对农户入社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一要加大对合作社的宣传,加深农民对合作社的了解;二要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农户参与合作社。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田桥村200名农户的实地调研,运用二元Logistic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合作社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合作社作用效果对已入社农户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年龄、是否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经营规模对农户参与合作社行为影响显著;合作社的利润分配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降低成本提高售价的效果对已入社农户参与行为具有正向效果。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合理布局,适度经营,规范运行,提升经营能力等有效推进精准扶贫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来自13个合作社空间覆盖范围内34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使用因子分析和逻辑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意愿和行为的因素,并特别关注农户入社意愿到入社行为的转化。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低且兼业特征明显的弱势农户更愿意加入合作社;然而,农户入社行为并不完全基于其对合作社的需求意愿,更多地受到其他因素(如外部环境)的影响;真正入社的农户年龄集中在50岁左右;农户对"紧密型"合作社表现出明显偏好但并无选择余地;加强合作社知识宣传对农户的入社意愿和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项目试点的靖安、奉新、铜鼓、宜丰四县的实地调研,并建构SEM模型,探究生态林业合作社有序发展对改善金融服务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户参加林业合作社可以改善自身获得的金融服务质量;林业合作社的内外生影响因素、入社农户体验、金融服务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多阶逻辑关系;林业合作社的内生影响因素与外生影响因素互为影响,并显著影响入社农户体验,外生影响因素与入社农户体验对金融服务质量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内外生影响因素通过入社农户体验间接显著影响金融服务质量。因此,提出支持并规范生态林业合作社发展、推进林权抵押贷款试点进程、探索农林产业链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移动互联"和"大数据"完善社会信用系统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农民合作社具有“天然的”益贫特征,在精准扶贫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合作社减贫的农户收入效应及其异质性对于完善和优化合作社产业减贫政策,健全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8年云南、贵州、陕西和甘肃4省欠发达地区1 551份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M),通过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合作社对农户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及其异质性特征。[结果](1)与未入社的农户相比,入社为其家庭总收入带来了约32.26%的收入增幅。合作社对非贫困农户、高收入分位数农户、中青年农户的减贫增收作用最明显。(2)除了对贫困农户财政性收入影响不显著外,合作社对不同贫困属性农户其他不同来源的收入均有提高,对贫困农户的农业经营性收入影响最明显,对非贫困农户的财产性收入影响最明显。(3)土地面积、生产性资产值、人情往来支出、户主受教育年限、是否参加专业培训、建档立卡户、是否有合作社、主要地理环境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入社决策;学生数量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入社决策。[结论]在积极培育和发展合作社,鼓励合作社由“重数量轻质量、重服务轻规范”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同...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扬中市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创新,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效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至2016年底,全市经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305个,入社农户数6.82万个,占总农户的比重为85.2%。其中,农地股份合作社39个,入社农户1.41万户;社区股份合作社15个,入社农户数3.42万户;农民专  相似文献   

7.
早春四月,在一阵阵响亮的鞭炮声中,位于风景秀美的溧阳市戴埠镇南山竹海景区的牛场村南天竺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了。该村新加入的86户社员无不露出喜悦的笑容!至此,溧阳市累计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合作社达476家,入社农户10.16万户,农户入社率达  相似文献   

8.
沛县张庄镇潘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创办于2006年9月27日。当时,是苏北地区第一家以土地入股组建合作社的村。由于坚持了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办社原则,加之合作社的规模经营优势和产业化发展带来的土地高产出、高效益,入社农户逐年增多,入股土地规模越来越大,合作社的股份田已由建社初期的380亩扩大到4680亩;入社前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2010年已达到9100元,充分显示了合作社的优越性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重庆市垫江县在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实践探索中,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技术、设施等要素折价入股,成立农民新型股份合作社。至2012年3月,全县累计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13个,入社农户5185户,入社土地面积达到10363亩。  相似文献   

10.
上海柘林绿都农业合作社创建于2004年12月,得到了各级领导以及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合作社初建时,有425家农户入社,2066亩承包土地入股,至2006年底,入社农户增至1025户,入股土地增至4700亩。合作社的建立,改变了以前传统农业分散经营的小生产模式,实行“承包经营+集体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一种土地经营模式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农户行为视角提炼农民加入合作组织影响因素,并试图找到影响农民加入合作组织的主要因素,揭露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规律。[方法]文章分析影响农民加入合作组织的主要因素有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可得模仿机会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根据上述3个主要因素选取一系列变量,在对变量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后,建立模型分析农户行为的正负影响。[结果](1)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对农民加入合作组织是正的影响,即农民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其越愿意加入合作组织;(2)农民可得模仿机会越多,农民参加合作组织的比例越高,即通讯设备越普及、交通越发达、合作组织数越多、合作组织中成员数越多的地区,农民在合作组织中模仿学习的机会越多,农民加入合作组织的比例越高;(3)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农民加入合作组织的比例越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市场体系较为完善、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越多、农产品不存在滞销问题,农民加入合作组织的效益不高,因此农民不愿意加入合作组织。[结论]农民受教育水平和可得模仿机会对农民加入合作组织是正的影响,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民加入合作组织是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贵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近年来在贵州得到较快发展,对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化经营以及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该文通过调查贵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的产业构成、主要合作类型以及合作领域与范围,分析其组织特征与作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贵州省发展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等3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新农村建设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总结湖南农民专业组织的现状与特点,对照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发展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议:即理顺管理体制,健全内部管理,壮大规模,加大扶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是我国灌溉管理制度改革的产物,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建立改进了农村水利管理的方式,提高了灌溉管理过程中水资源的利用率。[方法]通过构建粮食主产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湖北、湖南、黑龙江等3省61家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粮食主产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绩效水平总体较好,在所调查的61家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中,27.1%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绩效为优秀,28.8%绩效良好,13.6%绩效一般,30.5%绩效较差。[结论]总体上来看,湖南、湖北等2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绩效高于黑龙江。是否有产权、农户参与率、是否民主决策、培训次数、农户满意度、单位面积灌水量和水费收取率等指标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绩效影响最大。因此,政府适当放权,选取恰当的扶持方式,提升农户的认识,推广好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模式是提高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绩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对云南省245户农户和63位林业管理者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构建的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评价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其中,满意度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借助G1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方法得到。结果表明:林合组织的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处于"一般满意稍偏高"水平。5个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管理者、未加入林合组织的农户、村委会、加入林合组织的农户、林合组织的领导。由此建议:政府加强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沟通机制;林合组织不断完善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园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地调研,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调研数据开展分析,从农户个体特征、农户心理特征、合作社特征和政府公共服务等探究影响农民合作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农民的合作意愿主要源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面临现代农业经营中难题时,农户更迫切需求合作组织的帮助。同时发现地方政府对农民的合作意愿影响很大。基于这些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寻农户参与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参与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农户有效参与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农户和地方政府的完全信息动态合作博弈模型,基于有序Probit模型,对农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农户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水平在<0.05的水平上是显著的,且回归系数为正;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地块面积以及地块数量等4个因素中仅有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表现出对参与意愿的显著影响,以1%的显著性水平通过检验,且回归系数为正;农户对已实施农地整治项目的满意程度对农户参与程度具有正向影响,其影响程度在1%的显著水平上是显著的,说明农户对已实施农地整治项目的满意程度会显著影响农户的参与程度;农村是否成立农村合作组织和地方政府部门鼓励农户参与农地整治项目的程度等因素对农户的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个因素均以1%的显著水平通过检验,说明成立农村合作组织能有效促进农户参与规划设计阶段的程度.[结论]农户参与农地整治规划设计阶段的参与程度普遍较低,主要与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农户对已实施农地整治项目的满意程度、村庄是否成立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地方政府部门是否鼓励农户参与农地整治项目等因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Historically, major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in Canada have been intimately involved in commodity policy issues. Large cooperatives were created because farmers were upset about the perceived lack of competition in buying farm inputs or selling farm outputs. Often, the resulting cooperative was the organization farmers saw as the logical organization to represent their view of commodity policy or competition policy. As cooperatives grew and diversified, the ability to represent their members coherently across policy issues was hampered. For processing cooperatives in the supply-managed sector, the requirement that the cooperative be the political arm of industry, process product, and provide maximum returns to producer members made for a complicated objective func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win objectives of providing efficient member services and performing political lobbying in a public choice framework. The results are illustrated by the recent history of a supply-managed further-processing cooperative and a diversified grain cooperative.  相似文献   

19.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我国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它作为合作金融的载体,连结市场和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民。目前,我国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外部环境中既有促进其发展的积极因素,也有阻碍其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结合我国资金互助社4年多的发展情况,对互助社发展的外部环境状况进行客观分析,以便准确找到我国资金互助社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据此提出优化促进资金互助社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引致的农业风险规避需求及其特点,提出完善和推广农业保险、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启示。方法 文章将农户农业保险需求分为5个等级,以采用生物防控和非化学生长调节技术来衡量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然后构建排序Logit模型,利用2018—2019年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的调查数据证明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和农业保险需求之间引致效应,并借助OLS、2SLS、LIML和分位数回归法检验了模型的稳健性。结果 (1)排序模型中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农户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会引致显著的农业保险需求,年龄、种植经验、合作组织、种植规模的系数也显著不为0,体现出种植规模较大、种植时间较长、参加合作组织的非老年人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较明显;(2)0.50分位数回归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系数值最大,表明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引致的农业保险需求往往处于中等水平。结论 政府政策应充分考虑和满足农户农业绿色发展模式中的风险规避需求,才能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农业保险费率标准与推广策略也需要充分考虑农户种植规模、种植经验、合作组织、农户年龄和中等水平的农业保险需求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