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一旦遭到破坏就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国家建设带来巨大灾难.矿山开采是诱发矿山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中国是矿山地质灾害多发国家之一,从事矿业工作者必须对矿山地质灾害予以高度关注.文章从多方面入手进行防治,为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2.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蒙东和东北地区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城市,被自治区政府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以煤炭为核心的煤电铝产业链条有力地支撑了全市工业经济高速发展.但是,随着矿业开发的不断深入,矿山占用破坏土地资源与地貌、 矿业开发引发地质灾害、 矿业开发对水资源的影响及破坏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愈发严重.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通辽市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建议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完善技术标准、 创新多元投入机制、 因地制宜探索多种治理方式等6个方面入手,推动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3.
目前,为了顺应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大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当矿产资源开发之后,如果没有对矿山进行合理的保护,那么其地质环境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本文首先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以及形成原因,然后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奈曼旗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制度化、规范化,对于旧采坑,"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经过采取关闭矿山,实施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矿山环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明显好转.但是,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责任重大,任重道远,为了保障矿业经济和矿山地质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机制.本人认为:绿色矿山是在新形势下对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矿业发展道路的全新思维.是促进矿业经济进步的必由之路,节能、低耗、环保和可循环是绿色矿山的基本内涵,而创新是搞好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保证.因此奈曼旗矿山环境治理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当前,只有针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危险评估工作,探讨其中涉及的专业技术问题,才能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本文简述了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的确定方法,列举了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评估标准,明确指明了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注意要素和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只有针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危险评估工作,探讨其中涉及的专业技术问题,才能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本文简述了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的确定方法,列举了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评估标准,明确指明了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注意要素和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矿山地质灾害调查与标准化防治措施展开研究。通过对矿山地质灾害的原因分析、灾害类型的研究以及标准化防治措施的探讨,旨在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促进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控制。重点探讨了矿山测量问题、地质勘察不到位和矿山工人操作不合规等原因导致的地质灾害产生,分析了地面塌陷、滑坡和冲击地压等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同时提出了加强矿山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应用以及加强灾害应急管理等标准化防治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矿山的安全管理水平和防灾能力,减少灾害对人员生命安全和矿山生产的影响,推动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浅议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魏强 《价值工程》2011,30(6):28-28
地质灾害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矿山地质灾害是广义地质灾害的一种,它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作用和社会影响正日趋严重,已不容忽视。我国是采矿大国,只有建立了全面的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护,才能减轻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的矿山地质灾害有不同的形成机制和表现形式。文章就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作简要分析,旨在帮助采矿人员针对不同矿区的地质环境特点,选择适当的矿山开采方案,并进行积极的地质灾害勘查,以达到预防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远见》2009,(2):80-80
矿业投资决策包括矿业项目技术经济评价和投资项目融资等主要内容。矿业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是指根据矿床或者矿山的已知信息,从技术、经济和社会包括法律、政策、生态环境等方面,评定该矿床的勘探与开发利用或者矿山的生产经营的经济价值。矿业投资项目融资则是指项目投资的资金构成、来源以及偿还方式的分析与确定。矿业投资特点:矿业投资是指以一定的资金或者实物直接或者间接地从事矿产资源开发并预期未来获得利  相似文献   

11.
对昆明市滇池西岸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包括对矿山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隐患的调查,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最终得出治理措施和建议。如何治理和恢复矿山,如何排除地质灾害隐患,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经调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景观被破坏,土地资源被占用、破坏,地质灾害隐患,水资源污染,废气、废渣随意排放等。对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具体的恢复治理措施,包括土地复垦、生态恢复、工程治理、建立监测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7,(1):114-115
元胞自动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用于科学研究的工具,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元胞自动机的介绍和分析,简单介绍了其基本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阐述了元胞自动机在矿山地质灾害的预测当中的实际应用方法和研究。通过复杂的科学理论,对于元胞自动机在地质灾害预测当中的使用价值进行了一定论证,总结了元胞自动机在矿山地质灾害预测当中的基本应用,着重分析了元胞自动机在针对矿山地质灾害当中的滑坡、地下水渗透以及岩爆等几项主要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3.
汪慧敏 《价值工程》2019,38(22):157-158
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出一种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矿山工程事业的发展速度自然也得到一定程度提升。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其实也存在一定矿山地质灾害。因此应当详细对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进行分析,找寻有效性比较强的措施防治矿山地质灾害,从而也就可以对我国范围内各个矿山行业的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做出一定保证,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采矿而导致的地质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安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文章首先分析了矿山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接着探讨了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具体的治理对策进行详细探究迫在眉睫。文章首先对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进行了介绍,其次对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技术及治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改善矿山地质环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山东蒙阴某废弃石灰石矿山高陡边坡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本文对恢复治理方法的选择以及实施过程进行了论述。采用阶梯台阶法对高危边坡进行削坡、覆土、绿化,恢复了矿山地貌景观,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打了造绿色矿山,也为同类废弃矿山治理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于矿产行业的特殊性,风险时刻存在,事故时有发生,这使得我国很多的矿业企业在从事矿山生产中都极为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矿业企业在矿山生产过程中还是存在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矿山安全生产缺乏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从而无形中为矿业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对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浅显的探讨,并对如何建立健全的矿业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预案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对矿山的应急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双鸭山市是一座有着60年历史的资源型城市,长期的资源开采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与此同时也产生的突出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对矿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危害和巨大损失。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在大气、水的污染和各种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应完善相关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全方位的监测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当今煤矿与非煤矿山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地下采矿所遗留的采空区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频频引发地质灾害,采空区处理是非煤地下矿山安全技术管理的难题。文章通过对非煤矿山地下开采采空区主要安全事故的问题分析,提出了矿山安全生产和管理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企业经济》2017,(6):23-28
矿产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矿产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明显地呈现正、负价值的两面性。一方面,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却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改变地形,引发地质灾害;对水、大气、土壤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系统,酿成严重的生态危机。企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参与主体,尤其是矿山企业肩负着建设"绿水青山"的重要使命。因此,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区域的矿山企业必须全面实施生态工程,全过程推进清洁生产,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全员共建绿色矿山,大力推进矿业转型与升级,形成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